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9例患者的资料,应用彩超评估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根据术后3个月的彩超结果分为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 mm,n=43)和无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 mm,n=16),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自由门静脉压力、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射血分数、一秒率、行部分脾切除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

结果

本组59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有43例存在明显侧支,术后6个月有53例存在明显侧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5)。明显侧支循环组的脾脏长径(t=2.092)、一秒率(t=2.233)显著高于无明显侧支循环组(均P<0.05);2组患者的性别(χ2=0.092)、年龄(t=-1.254)、疾病类型(χ2=1.565)、Child-Pugh分级(Z=-1.821)、自由门静脉压力(t=0.912)、门静脉主干内径(t=0.008)、脾静脉主干内径(t=-0.485)、脾动脉主干内径(t=0.397)、射血分数(t=-0.852)、是否行部分脾切除(χ2=0.002)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χ2=1.731)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门静脉高压患者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脾肺间可形成明显侧支循环,其建立情况与脾脏长径及一秒率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Ⅱ期结肠癌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状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而未接受辅助化疗的120例Ⅱ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的MSI表达状态,分析MSI与患者预后及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120例Ⅱ期结肠癌患者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发生率为20.8%。MSI状态与肿瘤的分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和分析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收治的26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4组:择期LC组(A组):98例,经药物保守治疗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急诊LC组(B组):102例,急诊行LC; PTGD+LC组(C组):36例,先行彩超定位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
期刊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腔内技术治疗的32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资料,通过直接封闭破口技术、假腔栓塞技术及多层裸支架技术共治疗各型破口40例次。结果一期技术成功率100%,Ⅰ型破口即刻闭合率80%(4/5),Ⅱ型破口即刻闭合率5.9%(1/17),Ⅲ型破口即刻闭合率83.3%(15/18)。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Ⅰ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6年3月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治疗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30例患者均为外伤性脾破裂,无其他严重的复合伤。其中Ⅱ级损伤2例(6.7%),Ⅲ级损伤17例(56.7%),Ⅳ级损伤10例(33.3%),Ⅴ级损伤1例(3.3%)。均成功完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