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及做法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兰陵县完成了16条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小流域的治理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36 km2,完成投资7839万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组织和定位,加强效益监测,提高科技水平,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经过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80.3%,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9个百分点,水、土资源空间分配更加合理,土地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以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左坝肩边坡修复工程为例,在边坡修复工程完成2年后,对采用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生态防护技术(TBS)和种植槽护坡绿化技术(ESS)的边坡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构建的土壤综合养分评分指标体系分析了土壤养分的整体水平.结果表明,采用TBS技术修复的3个边坡样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养分指标及土壤综合养分水平均高于采用ESS技术修复的3个边坡样地,说明采用含基材客土进行修复能有效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扰动边坡的土壤环境.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普遍存在的有害生物之一,其推土造丘使草原植被盖度下降、产量降低、群落结构发生逆向演替,从而造成草原水土流失.通过对鼠丘覆压下牧草生理反应的观察和鼠丘覆压草地面积的测算,开展了相关试验,提出了“控鼠+鼠丘平复+年度封育”的高原鼢鼠危害地植被恢复模式,用以指导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