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想做的事,不是“想”出来的

来源 :悦己SELF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想找到有热情的工作,但我找不到。”
  “如果发现真正喜欢的事,我会很投入,每天早上会从床上跳起来去上班!”
  “老师,我真羡慕那些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我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
  这些话在我的谘商室经常听到,尤其是进入职场3到5年左右的年轻人,别以为他们只是混日子,工作完全不用心,其实他们多半认真勤奋,可心里却有很深的焦虑,也有很大的企图心,他们觉得,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潜能就无法百分之百发挥,那么他们多工作一年,就多输别人一年。
  这种焦虑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因为现在的电视、书籍、杂志,一直在告诉他们,各行各业的成功典范都有一个共同点: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所以很早就投人其中,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成绩。而来找我谘商的年轻人,虽然有稳定的工作,职场资历也有3到5年,可他们的焦虑感反而比刚入社会时还大,因为按现在的发展,看不到什么突出的未来。他们急着做出成绩,可总觉得才华、能力与工作热情,都比不上那些成功人士。A君对我说:“老师,这些成功人士为什么这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呢?如果我能像他们一样目标明确,就能不怕任何阻碍、勇于脱离现状了吧?”原来,我们会羡慕“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还包括了似乎这样就能自然而然拥有“勇气”这件宝物,不会患得患失,敢于脱离“现实”?
  可是,一年年过去,你会发现,“我到底想要做什么?”会变成一种类似风湿的疾病,偶尔天气不好的时候才会发作—下,渐渐也就觉得并无大碍,发作完就算了。然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加薪、找对象、买房、结婚生子”的流程上来,你会发现自己也活得好好的呀。
  印度智者克里希纳穆提说:“想要与众不同,是最平庸的欲望。”真是太毒辣,却又太真实的一句话了!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想成为不平凡的人”,所以自己就是不平凡的。其实翻开心理学就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幼儿期“自我中心”的延续而已。环顾四周,我们身边何时缺少“自命不凡”的朋友呢?
  这样说,不是在泼你冷水……好吧,我承认是在泼冷水,可是冷水可以让人冷静,不是吗?
  “我不清楚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是个假议题,想想看,一个太在乎成功与否的人,会有勇气弄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吗?有这种疑问的人,也不是没有“真的很想做某件事”的时刻,只是因为害怕失败被人嘲笑、害怕付出没有回收,或觉得没有办法立即看到回报,所以就变得焦虑、软弱,将这股冲动放过了;渐渐地就骗自己说,有一个答案叫做“我真正想做的事”,只要找到它,我就会拥有勇气与热情,就愿意不计得失去努力。
  “我真正想做的事”是很多人的救世主,他们告诉自己,只要找到袍,自己就会发光发热。其实,他们真正的问题是怯懦,而怯懦的根源竟是:既然这个命题潜在的初衷就是想讨好别人,大获成功,那又怎么会真的愿意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如果跟成功看起来无关,不就兴趣缺缺?
  当你内心有一刻,很想帮别人,是否会因为要多花时间,就视而不见?
  当你内心有一刻,很想买礼物答谢某人,是否会因为要多花钱,就一切从简?
  当你内心有一刻,很想放下一切到某个地方去,是否会因为请假会扣钱,就打消此念?
  当你内心有一刻,很想停在喜欢的地方,多感受一会儿,是否会因为可能要多消费,就拍拍屁股赶紧走人?
  可所谓“真正想做的事”,就是生活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内心一刻”,透过你每次的跟随,一点一滴酝酿出来的。如果你问那些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你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不断跟随自己的心,渐渐酝酿、感触出来的。
  当你在各个领域,面对朋友、面对家人、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现状……而不只是面对小我的需求时,你的心都能保持温热、保持敏感,我保证你会在最快时间内找到“最想做的事”,然后你就会一往情深地为它披荆斩棘、开创一条路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的努力,你会看得更深、更广自然酝酿出下一阶段自己“最想做的事”,这样,你人生的成就与层次,就会—直不断地往上提升。
  道理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你最想做的事”本来就是你的计算,当然很容易胆怯,看不到回报就想放弃。可如果“你最想做的事”,来自于“爱”,来自对周遭人事物的深入观察,来自于自己的责任与别人的需求,那么你就会清楚,无论成败,你都必须这样做,人生才更有意义。
  所以,别在这个小小的自己身上拼命找“真正想做的事”了。当你内心有爱,就会激发出热情,看到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吸引你目光、让你特别想投入的领域,往往就是你的天赋所在;天人合一,配合得刚刚好。
其他文献
多屏时代,捌门被“蓝光”包围了,除了日光,它也是让皮肤变老变粗糙的隐形杀手。肌肤防晒、修护不偷懒,才能肤白貌美。  防晒不能只追指数  不做防晒,光老化会很快找上门。但是,防晒不能一味追求SPF值。日常工作生活,用SPF30值的防晒霜已足够应对室内、室外光。室外活动时,用SPF50的防晒霜,防晒指数到SPF70,已是峰值。
期刊
家里一直是老公管账,OK吗?陪闺密相亲,却一不小心抢了戏,到底该不该从“女二号”进阶“女一号”?  亲爱的,别着急,赶紧写信给《悦己SELF》,请大名鼎鼎的“王姑妈”帮你支出麻辣妙招,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王伟忠,你平时可约不到哦。  Q:我和男友是相亲认识的,一开始,我没太看好他,可他对我很殷勤,现在我们交往3个月了,他妈妈听说我爸妈离7婚,马上对我另眼看待(没想到,之前媒人对这点只字未提!我好
期刊
长久以来,女胜护肤保养领域对于对抗肌肤老化和衰退的探索从未停止,针对抵御老化的护肤产品层出不穷。陪伴女胜生活各个方面逾20年的香奈儿,一直致力于发现外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女性美之间的关联性,正是因为这种理念,使得其研发部门在保持肌肤青春健康领域上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肌肤乐活,用积极主动的护肤方式保持肌肤年轻和健康状态。  这种与传统“对抗老化”截然不同的护肤方式,灵感来源于地球的“蓝色乐活区
期刊
没时间锻炼?这些方法可以止你在10分钟内达到锻炼效果,再没有理由不运动啦,快来收。  你再也不能把“没时间”当不锻炼的理由啦,好莱坞名人健身教练Juliet Kaska和他的小伙伴们,推荐了很多10分钟就能帮你变瘦的好方法,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你都能每天练习。  的确,让你每天花1小时运动,不太容易实现,但每天锻炼10分钟,对你来说并不难……而且这些方法真的个个都很有效,无论是超模Karlie
期刊
感受到来势汹汹的装饰主义风潮了吗?在包袋或鞋履上,镶嵌上糖果般的宝石,这样的春天才夠华丽。
期刊
總在寻觅一款最贴心的精华?没错!好的精华就要像男朋友一样,宠你,呵护你,帮你摆平一切肌肤问题。
期刊
腮红画得好,颜值秒升。想在2月浪漫的季节“害羞”得更美腻,让潮款不出错腮红来帮你吧。我们还特别为你请来中日韩三位潮妆达人,分享她们最心水的腮红心得,照着画,保你得遇金桃花!  优里娜腮红小课堂  “选一个最适合你的腮红颜色,胜过最流行!”  初级班:作为化妆小白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颜色?最日常百搭的就是元气珊瑚色,橘中有粉,粉中带橘,一般亚洲人都能hold住,呈现好气色。  中级班:根据自己肌肤的冷
期刊
情人节,关于“情侣装”的话题,总会被列入选题清单。简单粗暴地穿同款,除了看上去像双胞胎,并不能提高般配指数。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着装默契?我们采访了三对超有品的情侣,有设计师、模特,还有热衷复古首饰的时尚达人。虽然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他们的回答却殊途同归——尊重个体灵魂的审美趣味,保持心灵的交流,才能穿出浑然天成的时髦默契。  窦誉笙&刘清扬  平面设计师&时装设计师  “穿衣不默契,我们不会走到一
期刊
饰演过无数令人记忆犹新的角色,以演技征服观众的梅婷,无论何时,都以美丽的不老容颜出现,仿佛时间也爱上了她年轻的容颜,难道真是老天偏心?  资深大美女梅婷用事实告诉我们,想让岁月温柔以待,更要严于律己。  美人档案  梅婷  星座 金牛座  身高 167cm  毕业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激情年代》《父母爱情》《红色恋人》《推拿》  美貌与演技并存,事业和家庭双收,在竞争激烈的
期刊
书/电影音乐/艺术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作者:加藤谛三【日】  这是哈佛心理导师开给每个女人的自信处方,帮女人脱下层层铠甲,喜欢上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从此告别纠结别扭的人生,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每一篇文章都从你真正关心的问题出发、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为什么缺乏自信,言语虽简单,却总能戳中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最大的希望就是当你读了这本书后,能真正喜欢上自己。当别人再问“你快乐吗”时,能坚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