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好(4)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eedt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本居太湖滨,世代皆是采茶人。常有客人光顾,问道:“茶之种种,什么是个好?”我便答道:“茶中之萃,自然要属那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体态极好,玲珑纤细,形如雀舌,银白隐翠。乍一看,便像是那害羞的田螺姑娘。
  碧螺春入水时亦是一番美景。碧螺娇嫩,既不可用开水冲泡,又不允加盖紧闷,只允先注水,后置茶。杯壶须是玻璃的,晶莹剔透,才能让冲泡碧螺春的过程变成一场美妙的演艺。用茶导将茶叶于茶荷中轻轻拨下,霎时间,绿云翻涌,仿佛惊涛挑骇浪,狂风卷疏云。碧螺春纷纷扬扬地落下,如春日飘飞的柳絮,亦如冬日鹅毛般的雪花。此情此景,像是一幅恣意挥墨的写意山水画,直叫人心旷神怡。
  碧螺春的茶汤能荡漾心脾。茶叶在壶底伏了许久,茶水便被洇绿了。茶汤的绿仿佛汲取了整个春天的力量,是那么的有生机。碧螺春叶舒展在茶汤里,仿佛春日午后的早莺慵懒地舒展翅膀,亦如勾勒着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卷慢慢展开。再看那茶汤,在玻璃茶壶的映衬下绿得更为剔透。日光照射,那茶水便同竹叶那样亮、蕉叶那样润了。光润的绿轻轻颤着,溢出的流光像要流入人心中似的。
  碧螺春浓郁的香味惹人心醉。馥郁的茶香中夹杂着些许花果味,人仿佛就置身在田园中似的。茶香不是美酒,却胜于琼浆,轻啜一口便能让人陶醉。它有唐诗宋词的意蕴,更有烟雨江南的风情。茶香飘溢,令人心驰神往。
  碧螺春形美,味香,入水之景与茶汤亦是动人。透过半盏碧螺,能品出江南的春日风光,能品出茶道之美,更能品出中华文化的丰厚意蕴。什么是个好?洞庭碧螺春便可稱作世间绝妙。
  点评
  本文取材小众,独辟蹊径,遣词造句专业水准。不卖关子不做作,“我家本居太湖滨,世代皆是采茶人”这样的文字一亮相,就知道小作者有资本可炫,有专业话语权,这是要靠实力的。果然,后面的每个文字无不彰显着小作者对碧螺春茶文化的深深自信与自豪。言语间,有央视“舌尖体”的芳香四溢,有文化散文大家的典雅风度,有超越同龄人的生活品位与格调。爱你的生活及生活赐予你的一切吧,那里才是文字与情思不竭的源泉。
  非要挑剔的话,不妨穿插普洱、龙井等其他茶种以衬托,那碧螺的好就是好上加好了。
  (祝荣泉)
其他文献
红线毯,择茧缫①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  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  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  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②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③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
露水沾湿的阳光,很绵软。  许久,只轻轻叹了口气。近日学习,似在黑暗中徘徊,迷失了方向。像阳光,翻过山丘,越过林梢,好一番曲折绕远才落在指尖。  抬眸,窗邊,灰蓝色的玻璃瓶里,植着几株向日葵,是母亲几日前捧回的,望我一举夺魁。看着,几分心酸,几许无奈。  向日葵仰着花盘,朝向阳光,花瓣金黄,是浓得化不开的晴,仿佛饱蘸着颜料细细点染而成。太阳将细碎的金粉洒在它脸上,尽显蓬勃的美好。  眼眸被这一抹明
日光渐已温和,丹桂点点如星光缀于莽莽深绿中,而你,亲爱的同学,或许还沉浸在第一单元的诗情中,一如这九月的暑气未尽消,但初初要带你去感知思辨的闪耀光芒啦。  是的,本单元我们将要一起走进几篇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其中蕴含的理性光辉、思辨光芒可以深化我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提高我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涵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人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梁启超、雨果、毕淑敏、利哈乔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山河岁月,绵绵地来,匆匆地去。什么人赶路?是我,我的道路,在三年前的梦里,已被注定是这一条了,我在顺着路,迎着风,不断地向前……  春华易逝,雨季不再来,何不迎着风,去搏击长空,也好给已入葳蕤之年的我,留个想念。于是,我理了理翼翅,纵身一跳,迎风而翔。  惠风和畅,我亦感怀不能自已,跃入那“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跃入萧红、三毛、木心、陶潜,跃入他
名师简介:栾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技法指点  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篇幅更長、内容更充实,这种写作方式就是扩写。扩写,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其次,要找准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需平均用力,而要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方方最新长篇小说《软埋》。《软埋》的故事情节跨越了五十余年,其间伤痛和宽容、失落与满足、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不可挽回的遗忘不断交错、碰撞,无论选择铭记还是遗忘,这都是一段应该了解的历史,也是每一位读者都不应错过的精彩故事。格非认为,方方在结构上改变了悬念的设置方法。原来可能会通过哥特式、恐怖等等人为的氛围来进行设置。她是通过回忆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结构,给自己制造了寫作上的极大
“藏于记忆中的时光永不流逝。”约翰·布莱德利在《阳光下的時光》里这么说。那句暖心的话,连同那些好时光,给了我独自面对现实的力量。  总是喜欢独自一人,在悠闲无事的下午,盘腿坐在地上,翻看从前的照片,追忆似水年华。阳光斜斜地洒进来,透过银杏树葱茏的枝叶,落下一片斑驳碎影。信手拈来一张,噢,是去年雪天拍的。  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下得尤为盛大。坐在教室里都能感受到窗外的纷纷扬扬,雪像无数振翅的白鸽,漫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和恰当的联想,编写一则童话故事,力求生动、有趣。  地上干旱了。小雨点听到雷声赶去集合,要到大地上去拯救庄稼。在路上,白云拦住了它,劝它不要犯傻,不要为拯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小雨点没理睬它,和伙伴们一道来到大地上。  大地严重地干旱了。  这一天,天空响起了一声春雷。无数个小雨点听到了雷声,紧急集合,准备给大地下一场雨。  有一个小雨点在集合的路上被一朵遨游蓝天的白云
鲁西西是这样的诗人:第一次接触她的诗你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读她的诗你会有评说一番的欲望;某一日第三次偶遇她的诗,你会觉得你没看错人,并对自己读诗的眼光感到满意。  记得第一次认真地读她的诗,是2008年初,在老朋友、诗人张执浩编选的一本诗歌年鉴里。我在评论中说,鲁西西是一位让人一瞥之后便难以忘怀的诗人,她一直远离诗歌圈的纷攘与喧闹,以默默的写作来彰显、充沛女性生命。今天重读《可能性》,我觉得这首
日前,阎连科凭借小说《四书》英文版入围2016年度国际布克奖长名单,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受活》也将被日本当代著名艺术家柳美和改编成舞台剧在日本上演。日本当代艺术家柳美和与阎连科日前在单向空间进行了一场的对话。柳美和在活动中透露将把阎连科的作品《受活》改编成舞台剧在日本上演。《受活》是继《丁庄梦》、演讲集《沉默与喘息——我所经历的中国与文学》等作品之后在日本发行的第4部阎连科作品。该作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