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非创伤性方法更适合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引起的刺激性斑贴试验?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表皮失水(TEWL)及多普勒血流仪(LD)常被用来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且在很多研究中发现,两种检测方法有密切相关性.但有时也发现当SLS引起TEWL值增加时,LD值却无变化.该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哪一种方法更适用于检测SLS刺激引起的皮肤变化.方法:18~60岁的健康受试者30名,每位受试者背部共5排,每排包括5个Finn小室斑试器,每斑试器内分别加入浓度为0125%、025%、05%、10%及20%的SLS溶液60μL,分别在斑贴3、6、12、24及48h除去斑试器.

其他文献
面部良性皮肤病的治疗对美容有很高的要求,在可以选择的治疗中,冷冻疗法具安全、容易操作、美容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点。由于其可控性好,并选择性地作用于组织,因此适用于眼睑及其周围区域皮损的治疗。
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覆盖在肺泡表面的由磷脂及相关蛋白组成的异质性多分子复合物,有4种表面活性蛋白(SPs)A、B、C和D,它们在肺脏承担各种重要作用.最近,SP-D作为宿主防御分子和其与致病菌、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关注,但目前还未发现由该蛋白缺陷引起的人类疾病,尚未有SP-D剔除鼠表型的报道.已有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胶原性疾病间质性肺炎SP-D水平的报道,该研究以ELISA法测定系统性硬皮病血清中
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主要影响着皮肤调节机制在内的几种免疫反应。IL-10通过抑制T细胞产生IFN-γ,部分抑制辅助细胞产生IL-12,抑制抗原递呈细胞递呈抗原和促炎因子的产生;促进Th2型细胞因子模式的发展。有证据表明重组人IL-10对克隆病、移植排斥反应、银屑病有治疗作用。该实验为进一步明确IL-10的作用模式和它对皮肤免疫系统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依据。
治疗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是从A型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神经毒素。它能使肌肉麻痹。1989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疾病。1992年Carruthers等把这一新技术引进到皮肤科,用于治疗各种面部皱纹和各种多汗症。应用10余年来其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肯定。2002年4月15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皮肤除皱的适应证。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技术要求很高。为掌握这一技术并正确使用该毒素,医生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HSV-2)感染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经过初次感染后,两者均能导致人体产生抗体并持续终身。在欧洲,HSV-1在普通人群的感染率为60%~90%,HSV-2的感染率从孕妇中的8%到同性恋的50%不等。该研究的目的是对病期明确的HIV妇女,确定HSV-1和HSV-2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评估HSV-2感染妇女HIV病程和生殖器溃疡损害复发的关系。
期刊
抗UI核糖核蛋白(抗-U1RNP)抗体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但存在于局限性硬皮病(LSc)患者中未见报道.作者用免疫沉淀等方法首次发现在LSc患者中具有抗-U1RNP抗体.病例和方法:血清标本来自70例LSc患者,30例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按临床类型LSc患者分为3组;①泛发性硬斑病组(n=22);②线状硬皮病组(n=28);③硬斑病组
近来有关女性生殖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报告出现了矛盾的结果,部分研究显示CD4+T细胞多于CD8+T细胞,另外的研究则显示CD8+T细胞为主要亚群.该研究利用细胞刷宫颈取样技术比较了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各亚群在宫颈炎患者和非宫颈炎个体之间、宫颈上皮和外周血之间分布的不同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生殖泌尿科进行性病筛查及因阴道分泌物就诊的21例妇女,均用窥器检查有无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水肿、异位及
报告1例74岁的女性患者,8年前出现高血压病,有右侧躯体麻木、短暂性失语,当时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脊椎基底动脉缺血.6年前双小腿出现肿胀,5年前双侧大腿出现伴有疼痛的脂膜炎样充血,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消退.4年前患者全身泛发水肿、皮肤变硬呈桔黄色外观、伴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身体极度虚弱,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值极度升高(3960~5804U/L,正常
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为一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口腔创伤、化学物质刺激、内分泌、精神紧张或病毒感染有关。多种药物的局部或系统应用可减轻其症状或起到预防作用。大多数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可通过局部外用氨来?づ怠⑻瞧ぶ世喙檀蓟蚩股?素来治疗,但对于频繁发作或重症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局部用药无效,往往需要系统给药。皮质类固醇、秋水仙碱、氨苯砜、已酮可可碱、沙利度胺等药都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高凝状态伴发多系统疾病,可原发或继发于多种疾病。血清学标志是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皮肤表现常见且可能为首发症状,作者报告1例侵袭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