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专利制度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发生在国内的专利权滥用行为也日益增加,其中跨国公司利用成熟的专利战术,滥用专利权以限制竞争,打压我国企业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为了规制专利权滥用,化解专利纠纷,本文从专利权滥用的基本概念入手,利用明确专利权滥用的性质和界限的方法,对专利权滥用的构成要件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了对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立法规制的必要性,对我国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专利权滥用 专利纠纷 法律规制 专利权
  当今,在全社会强化专利权保护的大背景下,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专利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一些专利权利人未能正确的了解自己权利的性质和边界,而盲目的行使权利,对被指控的“侵权人”的正当权益造成损害,并给专利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妨碍了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专利权滥用概述
  (一)专利权滥用的概念
  权利本质决定了任何权利都可能被滥用,专利权也不例外。从社会的角度看,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行为多少会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一定的限制与影响,但专利制度本身是一种成本高昂的激励机制,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一定的社会成本为代价来促进社会的整体技术进步,对此在原则上是予以容忍的。
  (二)权利人滥用专利权的认定
  通过考察专利权滥用的构成要件,深入研究专利权滥用的判定标准,可以对实践中的专利权滥用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一般认为,构成权利滥用有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四个要素。在专利权领域, 一般认为滥用专利权的成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即形式上的专利权人;客体是社会的、国家的、集体的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即公有领域中的现有技术;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有专利权滥用的故意,这也是认定专利权滥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专利权滥用行为必须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权利正当使用人的权益的后果;从因果关系上看专利权滥用行为必须是直接或间接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
  (三)专利权滥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并不是越强的专利权保护越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度的专利保护必然导致垄断扭曲,其结果必然是制度的崩溃。专利权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非个人权利的最大满足。
  而专利权滥用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专利权滥用,不仅损害个体的合法权益,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为防止专利权滥用,专利权的行使就要有一定的界线予以限制。因此,对专利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具有必要性。
  二、我国专利权滥用立法现状的不足
  (一)专利权滥用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
  目前我国对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专利法》、《合同法》、《反垄断法》、《民法通则》、《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中。我国的反垄断法中虽然提到了滥用知识产权,但并没有针对专利权滥用进行法律界定,有关专利权滥用概念的使用仅仅是学理上的,并且由于没有将专利权滥用进行归纳、定性,相关法律制度显得散乱、零碎,不利于对专利权滥用进行准确判断。
  (二)法律法规缺乏统一的体系
  《专利法》、《合同法》、《反垄断法》、《民法通则》、《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虽然或多或少对知识产权行使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提供了某些规制方法,但总体来说显得十分散乱,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要么失之原则要么过于灵活,在适用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难操作性。
  (三)缺乏可操作性的救济措施
  对于如何对专利权滥用进行规制,除在专利法和合同法中的少量规定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由此看来,我国现有法律对如何规制专利权滥用的规定,不利于执法、守法和维护法制的统一,不足以达到有效地规制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效果,尤其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状态,离现实需要还相差甚远,有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三、完善专利权滥用规制的法律对策
  (一)完善反垄断法在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方面的相关规定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各国自身的情况各不相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依据的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范并不一致。但反垄断法在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一样的,笔者认为,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国完善专利权滥用规制的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充分发挥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权滥用的作用。
  (二) 完善专利权立法
  笔者认为应当在专利法中增加有关专利权滥用构成要件的条款,规定专利权滥用的判断原则。实践中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参考专利权滥用的构成要件,从而对专利权的行使是否属于滥用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而避免专利权滥用的发生。专利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据专利权滥用的判断原则和构成要件,处理有关专利权滥用的有问题。
  (三) 增强现有法规的可操作性完善专利执法制度
  专利权滥用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这个特点往往会给实际认定专利权是否构成滥用增加难度。对此,专利法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设置一些具体的、可直接应用的操作办法和制度。同时加强专利权管理机构的自主调节功能,充分利用专利权管理机构的专业优势灵活的解决问题,将专利权滥用的损害降到最低。
  四、结语
  对专利权滥用行为需要采取司法与行政相结合,立法,司法,执法相结合的多种法律手段综合予以监管。对我国来说,应以反垄断法为核心,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法规限制专利权滥用行为,加强规制专利权滥用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熔炉.对建立有效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体系之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7-39.
  [2]姜绍卿.论专利权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南京:复旦大学,2009.
  [3]张冬.解析美国滥用专利权认定的发展原则[J].知识产权.2008,18(4):88-92.
  [4]李浩.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湖南:湖南大学,2009.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充分提升,我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这种消费市场的扩大也慢慢影响到我们中学生。当今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情况都比较好,很
期刊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中,出现了“体系”与“方法”的争论: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究竟是一种体系,还是一种指导研究和行动的方法?有人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创立一种哲学体系,它
李白曾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天台的美,美在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优势。建设美丽天台,自然要利用美丽山水,发展特色产业,走生态富民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改革,信息技术已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角色,积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育发展的根本
财政扶贫资金对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管好用好扶贫专项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切实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保康县财政局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结合保康县扶贫资金管理实践,就如何做好当前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作一些有益探讨。  一、保康县财政扶贫概况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是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
在当今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性变革及服务社会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恰当地导入和利用丰富的社会性商业资源,优化高校后勤保障供给工作的运作质量及服务效率,是当今高校后勤机构亟待
刚刚3岁的宝宝将首次松开父母的手,进入幼儿园,开始独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庭小环境进入相对陌生的幼儿园大环境,他们能适应吗?有的孩子,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顺利地度过入园阶段。而有个别孩子,因为平时家长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 态度,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产生过度的分离焦虑,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
中国自古尚玉.玉有多种,产自新疆和田河床上的被称为水白玉,产自北京房山的则被称作旱白玉.旱白玉自汉代起便被征为皇家御用,故又称汉白玉,被认为是石材中的“中国一号”.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