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学生为中心;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4-0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内容,高等学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一、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思想上,理论教学为主要部分,实践教学则处于辅助地位;重视课程实验,轻视开放实验,从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甚至在课程的评定上忽视了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条件简陋,管理制度不规范
随着招生规模、专业数量等大幅增加。但与之相配套的办学条件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实践教学条件距离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甚远。另外,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没有形成独立的约束机制,从而影响了正常运转。
(三)产学研分离,教学形式陈旧
许多高校存在着生产、教学、科研“三不靠”的问题,教学与科研分离,教学没有创新,科研没有激情,学生缺少实践。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知识创新的要求,学生对实践教学失去兴趣。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学生为中心,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实践课程的连贯性。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学习了《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后,增开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养护、结构试验这一综合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就在实际工作的现场,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二)破旧立新,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为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四层次、三结合,四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1.四层次
(1)基础实践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课程实验和初步的工程训练为主要形式。课程实验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技术性或技能性实验,使其树立初步的工程意识,为专业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适筋梁的强度实验等基础实践。
(2)综合实践
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的综合性试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综合实践。
(3)创新实践
将科研、教改等转化实践教学中,从实践中创新,实现实践内容、方式、目标多元化。通过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自行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更大的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自主精神。同时,为创新实践教学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在探索开放实验室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采取计划学时外的预约开放模式。
(4)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主要通过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工程师联合培养指导,学生深入施工现场,接触实际工程,深入的了解施工工艺过程,巩固加深所学有关专业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包括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
2.三结合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按照专业教学方向分为“三结合”,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队伍、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3.四保障
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安全保障,管理保障以及考评保障。
(三)加强条件建设,加大开放力度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解决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活动不正规的问题,建设一批质量可靠、管理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起到实习应有的效果,同时与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单位,开展合作教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对接关系。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规范管理,并且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开放共享,加大实验开放力度。
(四)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
将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方法或成果引入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实验的实验,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将工程问题、生产问题等纳入教学之中,或让学生参与到工程一线的生产活动,提高其实战能力。与企业紧密联系,承接生产中的应用课题,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并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康君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4月第 26 卷,第4期.
[2]朱辉,侯倩倩.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343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新教育时代,2014年12月,第34期.
[3]侯倩倩,高红.浅谈高职高专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革[J].结构工程师增刊,2011年1月第27卷.
[4]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5]于海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2期.
[6]熊建新,彭保发,陈端吕,王亚力.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内容优化——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武陵学刊,2014年7月,第39卷第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学生为中心;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4-0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内容,高等学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一、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思想上,理论教学为主要部分,实践教学则处于辅助地位;重视课程实验,轻视开放实验,从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甚至在课程的评定上忽视了实践教学。
(二)实践教学条件简陋,管理制度不规范
随着招生规模、专业数量等大幅增加。但与之相配套的办学条件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实践教学条件距离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甚远。另外,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没有形成独立的约束机制,从而影响了正常运转。
(三)产学研分离,教学形式陈旧
许多高校存在着生产、教学、科研“三不靠”的问题,教学与科研分离,教学没有创新,科研没有激情,学生缺少实践。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知识创新的要求,学生对实践教学失去兴趣。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学生为中心,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实践课程的连贯性。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学习了《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后,增开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养护、结构试验这一综合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就在实际工作的现场,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二)破旧立新,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为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四层次、三结合,四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1.四层次
(1)基础实践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课程实验和初步的工程训练为主要形式。课程实验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技术性或技能性实验,使其树立初步的工程意识,为专业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适筋梁的强度实验等基础实践。
(2)综合实践
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的综合性试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综合实践。
(3)创新实践
将科研、教改等转化实践教学中,从实践中创新,实现实践内容、方式、目标多元化。通过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自行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更大的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自主精神。同时,为创新实践教学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在探索开放实验室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采取计划学时外的预约开放模式。
(4)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主要通过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工程师联合培养指导,学生深入施工现场,接触实际工程,深入的了解施工工艺过程,巩固加深所学有关专业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包括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
2.三结合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按照专业教学方向分为“三结合”,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队伍、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3.四保障
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安全保障,管理保障以及考评保障。
(三)加强条件建设,加大开放力度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解决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活动不正规的问题,建设一批质量可靠、管理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起到实习应有的效果,同时与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单位,开展合作教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对接关系。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规范管理,并且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开放共享,加大实验开放力度。
(四)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
将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方法或成果引入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实验的实验,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将工程问题、生产问题等纳入教学之中,或让学生参与到工程一线的生产活动,提高其实战能力。与企业紧密联系,承接生产中的应用课题,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并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康君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4月第 26 卷,第4期.
[2]朱辉,侯倩倩.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343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新教育时代,2014年12月,第34期.
[3]侯倩倩,高红.浅谈高职高专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革[J].结构工程师增刊,2011年1月第27卷.
[4]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5]于海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2期.
[6]熊建新,彭保发,陈端吕,王亚力.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内容优化——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武陵学刊,2014年7月,第3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