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名医生在疾控中心明确告知其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需隔离观察的情况下,故意隐瞒病情,导致家人、邻居、同事等100多人因密切接触而隔离。在举国上下为抗击疫情并肩作战之际,有一些人刻意隐瞒自己的接触史,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社会风气中,“诚信”品质被一些人遗忘。诸多恶劣失信事件的发生,败坏了社会风气,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敲响了社会加强诚信教育的警钟:诚信教育要从儿童抓起。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学校作为树立儿童、青少年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应承担起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价值引导的重任,履行社会使命,培植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为儿童的成长奠基,为国家的未来领航。
当前学校诚信教育融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在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诚信教育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渗透性。教学手段单一,内容空洞,与现实脱节,忽视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与转化。除此之外,學校也未构建起完善的诚信教育机制。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奠基作用,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创设诚信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与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密不可分。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如张贴相关名人名言、以诚信为主题创办校园文化墙、让学生参与拍摄有关诚信的微视频并加以宣传……通过创设健康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环境,感染、教育、激励学生。
开设诚信教育课程,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学校可以单独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并形成诚信教育大纲和体系,在各科中进行诚信教育价值渗透。学校既可以在诚信教育课堂融入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资源,也可以创新诚信教育时代内涵。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与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帮助学生把握诚信内容,将其内化于生活和学习中。
采取多元教育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创新诚信教育教学方式,深化诚信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如采取辩论的方式,课前,教师基于班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引出相关案例;学生自由分组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中展开辩论;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德育教育情景,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深化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等方式培植学生的诚信品质。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来加强诚信教育,在网络上延伸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维护诚信网络环境。
构建诚信教育机制。首先,学校可以建立诚信制度体系。专业人士协同制定,明确诚信定义。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分发“诚信手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制定学校诚信教育手册,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随时记录,并将其纳入学生最终考核中。其次,学校可以建立诚信评价体系,明确诚信品质的评价指标,并采取“自评+他评”的方式。另外,还可以建立诚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失信学生进行教化,对屡教不改、教唆他人做出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戒,对诚实守信的学生给予表彰,充分发挥同辈影响的作用。
完善诚信教育监督机制。培植学生诚信品质,规范学生诚信行为需要完善学校监督机制。除了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监督学生的诚信行为并进行及时引导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加强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学校作为树立儿童、青少年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应承担起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价值引导的重任,履行社会使命,培植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为儿童的成长奠基,为国家的未来领航。
当前学校诚信教育融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在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诚信教育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渗透性。教学手段单一,内容空洞,与现实脱节,忽视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与转化。除此之外,學校也未构建起完善的诚信教育机制。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奠基作用,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创设诚信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与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密不可分。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如张贴相关名人名言、以诚信为主题创办校园文化墙、让学生参与拍摄有关诚信的微视频并加以宣传……通过创设健康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环境,感染、教育、激励学生。
开设诚信教育课程,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学校可以单独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并形成诚信教育大纲和体系,在各科中进行诚信教育价值渗透。学校既可以在诚信教育课堂融入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资源,也可以创新诚信教育时代内涵。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与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帮助学生把握诚信内容,将其内化于生活和学习中。
采取多元教育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创新诚信教育教学方式,深化诚信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如采取辩论的方式,课前,教师基于班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引出相关案例;学生自由分组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中展开辩论;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德育教育情景,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深化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等方式培植学生的诚信品质。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来加强诚信教育,在网络上延伸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维护诚信网络环境。
构建诚信教育机制。首先,学校可以建立诚信制度体系。专业人士协同制定,明确诚信定义。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分发“诚信手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制定学校诚信教育手册,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随时记录,并将其纳入学生最终考核中。其次,学校可以建立诚信评价体系,明确诚信品质的评价指标,并采取“自评+他评”的方式。另外,还可以建立诚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失信学生进行教化,对屡教不改、教唆他人做出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戒,对诚实守信的学生给予表彰,充分发挥同辈影响的作用。
完善诚信教育监督机制。培植学生诚信品质,规范学生诚信行为需要完善学校监督机制。除了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监督学生的诚信行为并进行及时引导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加强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