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看准了21世纪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西方学术史与研究方法的传入使得中国的历史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大陆史观,开始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传承除了农耕文明外,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兴衰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自大一统的秦朝建立之后,中华文明已经从中原开始向草原和海洋扩张,东南沿海的文明进程在与农耕文明的交互影响中缓慢发展。经历两次人口迁移和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呈加速趋势,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与社会形态则构成了中国海洋文明的轮廓。与此同时,中华文明政治领域中涉及海洋的顶层架构则在农耕政权收编与控制海洋区域的进程中逐步完成。中国农耕文明的强大使得海洋文明的发展很难像欧美国家一样成为区域文明与世俗政权的主导力量,这也是中国海洋文明与欧美海洋文明发展差异所在。
  中国近代海洋文明是在西方文明侵入下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是在与农耕文明同步转型并在借鉴欧美海洋文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当代中国海洋文明演进的独特轨迹。在中国海洋文明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中,近代浙江海洋文明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作为东南沿海的主要省份,浙江的海洋文明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孕育,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演进。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困境使得浙江沿海居民纷纷下海,通过海洋资源开发与贸易拓展以获取粮食、食盐等生活与生产资料。近海与远洋贸易使得浙江沿海的城乡发展与生产活动带有明显的海洋痕迹。以港口和贸易线路为纽带,浙江的社会发展已经融入东亚海洋文明发展中。而农耕政权的强大使得古代浙江的海洋文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直到外力冲击下,近代浙江海洋文明的发展才获得国家政权力量的支持。在中外文明冲突与相互影响中,近代浙江沿海经济的转型比内地省份更加灵活和彻底。而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群体在浙江乃至全国的近代经济转型与制度重建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近代以来,中国涉及海洋制度的构建则是在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更迭中逐次完善起来的。与此同时,作为浙江海洋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各海洋经济产业的转型呈现出先后次序。浙江海洋贸易的合法发展自晚清开埠后就迅速崛起,而海洋渔业的现代转型发端于20世纪初期,受国家管控最为严格的海洋盐业则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出现实质性的改进。与经济转型的缓慢相比,浙江交通航运建设与文化交流更为迅速。新式港口的建立和现代轮船航运业的发展使得浙江沿海人口与商品的流动速度与辐射区域呈阶梯增长态势。在外来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推动下,近代浙江沿海城乡社会新陈代谢的进程明显加快,以通商口岸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文化转型也取得显著成效。
  《浙江近代海洋文明史》(全三卷)在掌握豐富史料的基础上,以海洋政策变迁、经济转型、社会重建为主线,揭示近代浙江海洋文明发展进程,具体则涵盖沿海政权更迭与军事冲突,海关与海警,渔盐产业与临港工业孕育,交通航运与海洋贸易,沿海城乡变迁与海洋灾害应对,社会结构与信仰习俗演变,外来文明影响与作用,涉海教育与科技等诸多领域,力图呈现浙江近代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丰富内涵及其在近代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变迁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是拓荒之作,本书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憾。但此书看准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现实必然召唤我们更加重视海洋历史诸问题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其筚路蓝缕之功与勇气更应该值得肯定。
  是为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耶胡达·阿米亥曾描述过这样一段时间:“由于亚达月和尼散月/之间的犹豫,一道幸福的裂缝/出现了。”亚达月是公历二三月间,而尼散月则是公历三四月间,处于它们之间的正是一段无形的春天在世界寻找形式的时刻。紧接着,诗人用一种精巧明朗的比喻,将这种活跃而晦涩的“幸福的感觉”拽入一个清明的归宿:“这世界就像我的所爱/在她的钱包里翻找/钥匙的那一刻。/纸币的沙沙响中间突然一声丁零:/在这儿!”(《春之诗》)。“
“在常青藤院校里,编写教科书总是一件有失体面的工作。你理应花时间做‘研究’,对学术做出长久贡献。即便是更为年轻、更为贫困的教授,无论他们多么寒碜,也多少感觉到,真正的学者不应该过度关心金钱。然而,教科书又很诱人。你可以用它将知识、写作技巧和耶鲁的名号化为金钱”,文学评论家与大学行政官艾尔文·科尔南(Alvin Kernan)在学术自传中曾这样描述美国大学教授撰写教科书的困境。同样,当埃里克·方纳开
以普通塑造普通,以平凡成就平凡,以人间烟火尽显百态人生,拜读梁晓声写作的《人世间》后,我感慨万千。《人世间》将故事架构在了北方某省会的平民区——共乐区,以周氏一家为线索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弟子跌宕起伏的人生,作者用三部曲道尽了一代人的峥嵘岁月,从青涩莽撞的少年到碌碌无为的中年,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新一代。《人世间》三部曲刻画了周家周秉坤、周秉义、周蓉三兄妹的形象,用質朴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以
体育电影在当下时髦的电影类别中要么没有明确归属,要么层级偏低。我们在飞机上娱乐系统时常能看到“动作电影”或者“武侠电影”,但不会找到“体育电影”这个分类。  然而,对于体育文学、体育文艺爱好者来说,体育电影委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特殊典型电影。过去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女篮五号》《沙鸥》等影片至今让我们感慨:要看到打动人心的国产体育影片越来越难了。  近日热播的《绝杀慕尼黑》是一部引发广泛讨论的体育
我开始编著《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时,就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他们都认为,要完成一部完整的张仃研究专著难度是非常大的。张仃所处的历史时代跨度很大,该如何评说?他涉猎的艺术领域又如此宽阔,复杂的社会变革,曲折的文化艺术发展路径,以及人性与思想的交合,想要准确把握和定位是很难的,也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弄不好会得不偿失的。我一直没有对这些问题展开细说。但我心里明白,我编写这
在2015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的学术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我,首先请教的便是自己的博士导师韩兆琦先生:“纪念司马迁的意义何在?”没料到韩先生并未马上正面应对,而是向我以及在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假定汉代没有司马迁,那么中国古代文化领域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在史学发展的系统里面会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在文学发展的系统里面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面貌?……  此可谓尽得先声夺人之妙,一开口便出
长期以来,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立场,利用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全球信息传播载体和文化娱乐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虚拟统治权”(马丁·雅克语),塑造和播撒他国野蛮、愚昧落后的形象,妖魔化具有不同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国家,作为“非我族类”的中国自然是“在劫难逃”。如果不对美国媒体、好莱坞电影等建构的中国形象及隐含的意识形态偏见进行澄清和批判,将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与巩固自身的正面形
最近,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主讲的电视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在东方卫视开播,首播收视率冲上全国前三名,在网络平台上也引起热烈反响,连微信当中的文章转载量都可以轻松到达10万 。可以说,这是为传播正能量的思想类节目成功“正名”了。  担任制片人的我要负责提前向观众征集问题和节目录制前后的讨论。有不少年轻观众在谈到国际社会质疑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时
李白喜爱书画,也擅书画,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李白墨迹《上阳台帖》,而绘画作品却无法观其容颜。我们以为,他也一定也是善于丹青的高手,从他的诗中就可以观察到“诗中有画”的影子。李白的题画诗从清王琦的《李太白全集》中可搜寻到的大约20余首,与之相关的诗篇合计也就五六十首。数量并不可观。但也反映了李白对美术作品的关注和热爱。从中细细观察也可窥探李白对美术的评价与美学观。文人论画的先河也是从李白与之同时代的王
燕南园,本是北大校园内唯一的一座著名教授住宅区,学术精英荟萃之地。园内坐落灰色二层小楼一群,间以多种树木花草。往日,走进燕南园,顿感文化的厚重和环境的幽雅。风雨沧桑数十年,大师们陆续驾鹤西去,住房多已改作他用。如今,走进燕南园,不免有点苍凉、退色的感觉。2019年12月,燕南园57号被正式定名为“冯友兰故居”,并举行了落成揭牌仪式。冯先生在此居住30多年。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庭中有三松,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