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朗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31-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要求指出:“喜欢阅读,感到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朗读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发展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良好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正是由于年龄限制,低年级学生阅读量小,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感,更不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因此,他们的朗读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其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进而发展他们的语言。
  那么,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怎样加以矫治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范读引领,消除一字一顿。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课文,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竖起书凭眼睛扫视成篇成段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允许他们“点读”,一字一句地读,不加字,不漏字是“读正确”。因此学生的朗读只能是“一字一顿”了,但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求做到既不读错,又能读得连贯、通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可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语句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對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我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划划词,读读句子,随后让他们找找哪里是词与词连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读句子。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朗读会大有起色,也有效地克服朗读中“一字一顿”的现象。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模仿能力真的很强,越读越好。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好我们教师本身的资源,感染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二、学会朗读技巧,不能拖腔拖调。
  由于刚开始学习朗读,学生往往会将感情过分的“宣泄”出来,这就会造成“拖腔拖调”现象。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越是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越是会“拖腔拖调”。在朗读中,拖调最严重的就是助词或轻声,应该读得轻而短,但学生却拖得特别长,如:“我的苹果”,学生读成“我的——苹果”;“青青的小草”,会读成“青青的——小草”。像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先读好词语,再放到句子中,这样效果非常好。比如在教学《雨点》时,我先让学生读好词语“落进、睡觉、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跃”,读的时候告诉他们吐字要清晰,干脆利落,词与词之间要停顿。读好词后再读课文,我适时地进行范读,如“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边示范边说“里”是轻声,读的短一些,看到逗号停顿一下,后面的“在池塘里”和“睡觉”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也要稍微停顿一下,“睡觉”读得轻一些.从词语、短语到句子,再到整篇文章,逐步训练学生的朗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大有进步的。
  三、创设语言情境,读中表达情感。
  读通顺、读流畅仅仅是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还要努力改变学生朗读时语气平淡的现象,指导他们读出感情来。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句意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缺少情感体验,不能与文字产生共鸣。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要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产生切身体会,要让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使学生既在读书,也在感受生活。有时我们不必言传,可以通过图、动画、神情、手势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只有当学生把自己投入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他们的情感才能自然流露,也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朗读时才能做到抑扬顿挫,语调随着情感的变化而高低起伏。当然,低年级学生对语气语调的把握不可能很快就那么准确,教师可以先范读,再让语感比较好的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感情朗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朗读便会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四、朗读形式多样,培养浓厚兴趣。
  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要想让他们对枯燥的文字感兴趣很难做到。我们可借助学生这种模仿力强、好胜心强的优点,采用比读、挑战读、请读得好的同学领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当然,指导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指导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朗读。既可以用评议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采用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普遍性和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其他的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也可以训练骨干,培养朗读尖子,让他们去指导其他同学,以点带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还可以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与课文相匹配的音乐能唤起孩子们朗读的欲望,表现得欲望,从而提高朗读兴趣和水平。当然,适当的表扬鼓励更为重要,教师的鼓励、赞许,同学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点燃学生朗读的热情。
  我想,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重视学生朗读的耐心细致的指导,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然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适合于火力发电厂煤粉仓粉位测量的新型仪表——射线式煤粉仓粉位计,文中概述了粉位计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摘 要】 高校篮球代表队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有必要对高校篮球代表队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进行系统的审视。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代表队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中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代表队队员对于篮球运动的理解,不仅限于看球和评球,还要在参与意识上更好地体现出来。因此,根据篮球代表队自身特点,通过采取规范化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提高队员对篮球运动的认识,避免训练的盲目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理想的语文学习是读写的有效结合,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外在的语言内化,再通过说写训练,将学过的、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阅读要求以“语言表达”为重点, 这就要求表达的训练,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本文对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找准语言训练点,进行适时训练,以及进行有效的评价等方面,通过教学案例,阐述了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创设高效课堂起指导
【摘 要】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探索学生党员发展的新思路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指出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此来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2015年宁夏全区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
目的:研究探讨在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0例腹泻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RT—PCR及
【摘 要】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音乐,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幼儿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因此,为了帮助他们在艺术表现中感受和体验音乐,我在教学中尝试把丰富、新颖、多样性的图标运用于各类音乐活动中,使之成为开发幼儿音乐潜能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 图谱教学;幼儿音乐活动;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02
ICRU 39号报告提出的四个剂量当量新量值及光子能量响应转换系数,使得一些有效原子序数较低的热释光探测器的低能光子响应变得明显地欠响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索了一条加
文章叙述了测量人体下肢血流的意义和利用微机测量人体下肢血流系统的结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摘 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生活;开发;参与;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科室制定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