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条件的建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教学大纲、教材、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等几个方面的建设论述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条件的建设过程。
  【关键词】教学条件建设 理论力学 教学大纲 教材 课件 习题集 试题库
  【Abstract】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training target discusses teach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course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syllabus of teaching files, teaching materiasl construction, courseware, exercises Library, examination question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fer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ditions; Theoretical Mechanic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ing materials; courseware; exercises library; examination question library
  【中图分类号】O3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0-01
  独立学院虽与母体高校共享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但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思路。笔者所在单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其机械类专业培养思路定位于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和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石油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机械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等“生产一线”的工程师[1]。培养目标不同于其母体高校,并且此类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比较薄弱。为了不出现授课方式与听授对象拖节的问题,《理论力学》课程专门进行课程建设非常必要。
  《理论力学》是机械类等工科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它是后续各力学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2]。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能够把简单的工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应用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针对此学习要求,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探讨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条件的建设方法。
  1.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建设
  由于现行《理论力学》教材中有较多内容与《高中物理》及《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知识重叠,因此需要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的是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理论力学》。总课时定为56学时,笔者及时修订教学大纲,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章节顺序,令其更加符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此,分三部分举例说明:
  1.1静力学
  在当前学时较少的限制条件情况下,加强静力学内容的讲解与练习,对机械类专业学生都是必要的,这对后续《材料力学》的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静力学部分讲授重点放在讲解受力分析,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上。对于空间力系,花2个学时来讲解。加强学生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的能力,以及对平面任意力系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
  1.2运动学
  运动学的内容中,点的运动和刚体的简单运动与大学物理中的内容基本是重复的。因此,将这两章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重点放在讲解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上。在点的合成运动中,重点讲清楚三种运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达运动以及牵连点的概念、运动分解以及和点的合成运动的区别与联系。并将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求解方法进行比较,以便学生将运动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区分开来。
  1.3动力学
  动力学的内容重点讲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和大学物理中重合的小部分的内容少讲。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使其能熟练地选择和运用这些定理来求解质点、质点系、物体、物体系的动力学问题。
  根据教学需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文件。
  2.教材的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优先选用优秀教材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为了适应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我校实际发展情况的需要。我们采用的是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理论力学》,主编为我们项目组的侯作富老师。从2011年起推广使用,效果良好。目前看来,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基本能满足我们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确保了这门课的教学质量。
  3.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的建设
  3.1课件的建设
  多媒体课件按章节编写,重点突出,条理分明!针对不同章节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比如说,对做图多、公式推导繁琐、例题难度大的内容,宜采用多媒体PPT教学。并且PPT内容不是一版一版的展出,而是以自定义动画的形式展出。灵活,不机械。重点的部分,以红色字体标出,让学生能清楚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多用图片和FLASH动画来讲解,减少文字。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他们加深印象。而对于叙述性较强的章节,则以板书为主。任课教师不光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熟悉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习题集和试题库的建设
  习题集的编写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对理论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其对理论力学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库所选题目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型多样、覆盖面广。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对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题量和难度适中。
  4.其他参考资料的建设
  每年根据教学需要给图书馆提供一些参考书订购目录,不断丰富和力学相关的图书资料。目前看来,基本满足理论力学所需的基础资料需求。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条件建设从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教材建设、课件、习题集、试题库建设、其他参考资料的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课程的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等相关资料丰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适应工作要求,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笔者发现,通过改进教学条件,学生对此门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耿家源,梁汉优.独立学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2010年,第3期:192.
  [2]樊甜甜,胡先雄.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12,2(6):57-58.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一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
本文着重阐述了积分因子存在的条件、一般形状以及求积分因子的几种方法。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汇集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生成的主要观点,它基本上融合了儒、道二家的天道观。 《太极图说》非儒家之正统,这点对于宋代理学家陆九韶与陆九渊两兄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笔者所在医院符合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同时找出最优的方法,确保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获得质量保证。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的临床细菌检验
广播电视台接收传播节目信号,都是通过卫星接收天线,该天线能实现电磁波到高频电流再到信号之间的双向转化,所以其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系统中备受青睐。卫星接收天线种类有两种,广
物理学习差生分为“智力因素”差生,和“非智力因素”差生。而“智力因素”差生的转化工作常常被忽视,本文就此提出几项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基金项目】2015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zk150540108。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22-01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今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所谓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
【摘要】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学生在创造的实践中激发兴趣,增和知识,增强自信,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喜悦。 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学生的本身的主观因素。  【关键词】语文课 创造能力 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