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参照组(采取针灸治疗)和实验组(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和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89-02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腰痛?酸胀?尾骶部疼痛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伴随间歇性跛行,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并给予CT检查确诊?其中男50例,女30例,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0.5±2.5)岁;病程:5d-15年,平均病程(3.5±0.2)个月;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比较均衡(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方法
  参照组采取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取患者仰卧位,但剧烈或急性腰腿痛患者则需要取侧卧位,指导患者放松腰背肌肉,现则关元穴?大肠俞?肾愈等作为主穴?选择飞扬?委中?承山?秩边等穴位作为副穴;字腰?臀?下肢循经等选择毫针依次进针,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进行一次运针,以患者耐受程度为标准,直至患者感觉到较强的酸?麻?胀等最为适宜,针刺1次/日,1疗程为10d,结束1疗程后指导患者休息2日再给予下一疗程治疗?
  1.2.2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方法同参照组?急性期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指导患者每日进行2-3次徒手操和哑铃,同时下肢进行肌肉静力收缩和蹬足等训练,以患者无疲劳感最佳?针对恢复期患者则主要进行腰背肌训练,可指导患者进飞燕式运动,具体方法:指导患者伸直双下肢,将双手放置在两侧,但双脚保持不动姿势,抬头过程中使上身尽量向后背伸展,整体如飞燕状?30次/日;针对巩固期患者除需要进行恢复期相关锻炼,可在空旷处或走廊进行倒走,3次/日,10min/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全部消失,正常工作和学习无影响,直腿可抬高70°以上?
  好转: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有所缓解,腰部功能改善明显?
  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甚至病情不断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加以处理,采用(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予以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计数资料比较予以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 討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腰痛”等范畴,主要是因为神经根受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后,造成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根神经压迫解除,同时将炎症水肿消退,使腰部血液循环得到恢复与改善,从而实现减压止痛的治疗效果[4]?
  针灸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经活血的治疗功效,可帮助患者恢复血液畅通,促进局部血液恢复正常循环情况,且针灸治疗过程中可发挥兴奋效用的优势,不仅可以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还能使淋巴液回流得到恢复或改善,增强组织营养,消除患者常见的炎性水肿病症,使腰椎间盘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同时辅助康复训练,可显著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协调性,同时使腰背肌力和局部肌肉肌张力都得到显著增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价格低廉,近年来已在临床中得到大力推广[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和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爱莲.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央型腰椎盘突出思路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1(5):41-42.
  [2] 顾艳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14-15.
  [3] 朱金柳.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81-82.
  [4] 王铠,潘文宇,洪文等.针刺和外敷中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3,24(6):664-665.
  [5] 姜言安,陶国胜.推拿联合针灸?中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29例[J].中国临床康复,2011,5(24):91-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并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间治疗长管骨骨折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患者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在骨折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考察,观察骨折患者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问题?结果:患者的治疗较平常常规治疗效果要好,并且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只要2例患者出现关节脱位?1例患者出现神经卡压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标本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um切片,光镜观察?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用型工作液,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结果:36例DLBCL中结内占52.8%,结外占47.2%,胃DLBC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占结外淋巴瘤52.9%,无论发生于结内或结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63例麻风病患者的联合化疗效果,为麻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991年4月至2010年4月我县收治的263例麻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麻风病联合化疗的效果?结果:少菌型(PB)麻风病患者在1年内均被治愈,治愈率为100.0%,细菌阴转率为100.0%?多菌型(MB)麻风病患者治疗2年后,治愈率为64.4%,细菌阴转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反馈理论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72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月5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质量反馈理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首次排痰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首次排痰时间平均为(7.94±2
期刊
摘要:缺血性肠病是指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快速增加,缺血性肠病发病率也日益上升?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差异大,疾病早期诊断困难,目前仍然是一种威胁生命的高死亡率的疾病,本文就近几年来缺血性肠病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19例,康复效果尚可的11例,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康复效果显著的10例,康复效果尚可的12例,总有效率为6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治疗方法,观察急救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对作者所在医院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急救方法与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急救措施的作用下,绝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均得到了保障,38例患者中有37例最终治愈出院,仅1例患者因急救治疗无效发生心脏骤停死亡,患者存活率为97.3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肝功能以及甘胆酸检测对HBV携带者孕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孕妇,其中20例HBV为阳性的携带者为实验组,80例HBV为阴性的携带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肝功能以及甘胆酸的检测,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孕妇的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0%,明显大于对照组孕妇3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满意度,治疗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治疗依从性对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了 2009年 5月至 2011年 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将全部患者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 ,在患者入院后应用 12.5 mg的氢氯噻嗪以及 10 mg的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每隔 30d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 ,连续随访 20个月 ,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以及对心脑血管事件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