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肉鹌鹑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观察和影响发育的环境因素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区域性.指出课程的教学需要应用多媒体、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地理教学技
对1999~2000年130种人编学术期刊在执行规范中,名称、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抽样统计,并对规范中难以界定的标识进行了讨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期刊在执行规范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基于此,我们在中国地
文章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探讨了中国地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方法.指出采取更新观念,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提高学生熟悉地理图象的判读原理等措施,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指出青海是祖国十分可爱的地方,但是由于地势高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教育也相对滞后.文章还对处于经济与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青海的高等师范院校应如何上好课的问题阐
回顾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历程,通过对简要评述,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地理研究创新的主要途径.
是高校地理系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学生了解国情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文章针对师专学生学习的态度与现状,并就
该文用简要的方法导出了光纤中信号的射线方程,并用图形解释了渐变型光纤的2种不同的折射率分布所导致的自聚焦特性的差异.
文章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指出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技术已经在植物品种或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学研究和系谱分析,杂交种子遗传纯度鉴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