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成为大学中热门的选科,许多人被它的技术所吸引,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上课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消耗。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是学好这门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本文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与实践的方法,以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37-01
  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知识面广、信息量大,需要有耐心的去认真听讲,才能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因为理论多,需要背和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导致学生上课觉得枯燥无聊,出现不愿意听讲的情况。因此,本文针对这些现象,从教学的内容选材、教学课堂的上课形式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实践方法。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材理论性过多,选材不恰当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的知识,课堂的讲解又偏晦涩,对于初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太过于专业,学生很难理解教材的内容。教材中解释概念时候的举例太过复杂,涉及的知识点太多,需要花费教师很長时间做讲解,一般教师不愿意讲,教材例子选取不当的问题,是一直被教师和学生提出需要改革的地方[1]。
  (二)授课方式传统,不灵活
  对于这种理论性的知识,教师一般都是按照传统来教:按照课本把知识点都念一遍,然后解释一遍这个知识点就过了,机械式的重复,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并且课堂上缺少互动,一直是教师在讲台上赶课程的快速朗读,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课程教学形式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技术型的专业,可以有多种的展示方式,但是教师在教这种理论课时却只在PPT中放映课本中的知识,很少课外的扩展知识,内容枯燥无聊,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讲。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法
  (一)合理选材,选取贴近生活易懂的案例
  计算机组成原理虽然内容多,但对材料却可以进行筛选,尽量选择最新的最优的,最接近计算机发展的知识作为教材的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中,选择贴近人们生活的案例,这样可以与学生引起共鸣,调动课堂的氛围。同时也要注意案例涉及知识点的合理性,多选择新型的例子,注意案例的讲解时间。为促进教师的上课质量,一个案例的最佳时间为10分钟,过了10分钟,就会显得太长和太无聊了。因此,对于教材内容和教材案例,编写者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采用最恰当的内容进行编写[2]。
  (二)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创造灵活的课堂模式
  计算机科学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来调动课堂的气氛,转变授课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为同学们讲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最新现状,介绍一些行业里的名人,介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等作为开始讲课前的引子,来调动同学们上课的激情。在课前的5分钟当中,还可以对教师所介绍的知识进行提问,并请学生起来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给学生灌输文字知识,还可以利用图像模式,对知识点进行图形串联记忆的整理,使得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组成原理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认知。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展示。计算机连接着多媒体,教师可以在课上演示计算机技术,可以现场给学生进行编程的演示,并且编写出一些简单有趣的小程序,让同学们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堂交流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堂中的多媒体演示,还可以建立良好的课后网络答疑系统,学生不懂的可以在上面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为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三、结束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虽然教材内容知识点多,但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绝不会是枯燥的,在课堂中合理的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让学生上课不再无聊,教师上课不再枯燥。
  参考文献:
  [1]王婧.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软件工程,2017(7).
  [2]沈晓晶.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39-40.
  作者简介:
  王红燕(1986-),女,汉族,山西新绛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是每位幼师所必备的一项技能。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当前在幼师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转变成了一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内涵,进而提出了教学设计中的相关原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价值。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54名实习同学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4名实习同学分为两组,每组27人,A组同学实行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的临床带教模式,B组同学对其进行PACS系统结合CBL教学的带教模式,每周一个系统的同样5例常见典型病例向两组同学以各自的教学方法授课,每周日进行本周系统病例学习情况的小测试,时间
期刊
【摘要】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建设和应用是当前高校课程教学主要辅助手段之一,其建设难度低,应用较为广泛。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探讨了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重点讨论了教学资源、互动环节、题库测试等环节的建设与应用。该课程教学平台是进行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流体力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近年来《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有取舍地调整流体力学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流体力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42-01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平
期刊
【摘要】Illustrator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软件课程,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Illustrator课程也越来越被重视。通过分析高职Illustrator课程教学现状,采用项目教学法把关键技能循序渐进的介绍出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软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Illustrator 项目教学法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5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被分为临床科学学位研究生(即“学术型”研究生)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即“临床型”研究生)。临床型研究生目前已实现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增加了临床实践机会,提高了实践能力。但是,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合适的定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临
期刊
【摘要】在VUCA时代下,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由现有能力转变为学习新能力的潜力,这种学会学习的能力,即元学习能力,比现有的能力水平更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根据元学习能力的六个维度,高校可以通过将体验式教学法和目标管理学习法相结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元学习能力。  【关键词】VUCA时代 大学生 元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 目标管理学习法  【基金项目】2018年度北京吉利学院专项课题——北京吉利学院2018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结合“新工科”理念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建设,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这些举措,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工科 环境工程 人才培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期刊
【摘要】“双一流”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研讨式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改革常用的一种方法。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畜牧学科的基础,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授课效果,我院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尝试采取研讨式教学模式,通过任课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学生独立探索选题内容、小组汇报交流、任课教师综合讲评以及总结提高五个环节,促进授课质量的提升,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家畜环
期刊
【摘要】构造地质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学生野外地质实践的基础。文章根据近六年来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授课经验,总结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总结了这两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学效果 构造地质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56-01  构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