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防已甲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汉防已甲素(Tet)用于放疗增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增敏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Tet,每次40mg,每日3次,直至放疗结束,照射方法采用常规分割外放射治疗,均采用15MVX线照射,总剂量66~70Gy/33~35f,6~7周完成。对照组:单纯放疗,方法同增敏组。结果:近期有效率增敏组为69.8%,对照组为41.9%,前者近期疗效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敏组放疗期间血压、血糖、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常见放疗副反应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t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并可能减少照射剂量。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ies of Tet in rad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NSCL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3 cases in each group. Sensitization group: On the first day of radiotherapy, Tet was taken, 40mg each time, 3 times a day, until the end of radiotherapy. The irradiation method was performed with conventional split ex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all using 15MV X-ray irradiation, and the total dose was 66-70Gy/33-35f. , 6 to 7 weeks to complete. Control group: radiotherapy alone, method with sensitization group. Results: The effective sensitized group was 69.8% in the recent effective group and 4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fficacy in the near future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bloo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liver and kidney during sensitization group radiotherapy Functional and common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e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radiosensitizer, and may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
其他文献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现象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被确认,DNA错配修复(MMR)系统缺陷可能是导致MSI表型的重要原因之一.MMR系统与体内DNA代谢密切相关.但大量MSI相关研究的结论仍存在较大争议,不能排除来源于样本分子背景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差异,但检测方法的偏差可能是导致结论分歧的根源.文章就MSI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传统测序电泳放射性自显影方法存在的三种根本问题,并介绍了高通量双荧光标志MS
目的 研究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氯氮平治疗52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测定,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治疗52周后,所有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与空腹血糖、甘油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 476100 河南省商丘,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将142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72)、胺碘酮+厄贝沙坦组(n=72),治疗随访时间为18个月,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内径大于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
目的 探讨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采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5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57例穿刺造瘘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49例结石基本清除,少量碎石屑3个月内自行排出,8例留有0.5~0.8cm残留结石经1~3次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出,3例术后出现较大量出血,1例输血400ml,均保守治疗治愈.结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了解COPD患者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瘦素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COPD患者共53例,COPD急性加重期(Ⅰ组)26例,COPD缓解期(Ⅱ组)27例.正常对照组26例.测定和计算各组的多项营养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NM%)、体脂百分比(fat%)、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肩胛下皮皱厚度(S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生命网建立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为主的代谢综合征者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血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输入生命网,入网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随访.结果 2年后各指标显著性降低.结论 生命网干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
目的 测定愈后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中C肽(CP)和粪便弹性蛋白酶-1(FE1)的水平,分析胰腺内外分泌系统的功能变化.方法 随访72例AP患者,其中重型AP(SAP)20例,轻型AP(MAP)52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CP和FE1水平,同时测定40例健康人血中CP和FE1的水平.比较CP和FE1水平变化,判断胰腺内外分泌系统的功能.结果 SAP患者与MAP患者及健康者比
埃罗替尼(Tarceva)是一种口服的喹唑林类药物,又称表皮因子抑制剂,是一种新式的抗癌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该药疗效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得到相当的肯定,已被批准为标准方案无效的晚期癌肿二线、三线治疗方案[1],目前已获准在中国地区使用.对于这种新型的抗癌药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目的 探讨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3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5例,横结肠切除一期吻合加蕈状管盲肠造瘘2例,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一期吻合加蕈状管盲肠造瘘28例,左半结肠切除Hartmann手术结肠造口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1例(直肠癌).结果 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不全性梗阻2例,未出现吻合口瘘、腹盆腔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
目的 评价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 32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首次缓解并经3个周期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MAC、CEAC等,造血重建后予以大剂量IL-2生物治疗4个疗程,之后每3~4个月予以长间歇化疗1次,共维持2年,常用方案包括TA、MA、HEA 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