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院子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里一共有三处院子,一处是二伯父的,一处是哥嫂的,一处是父亲和养母的。
  自从养母去世之后,我回老家的次数没有过去多了,一则是因为养母不在了,少了唠叨,总觉得家里空落了不少;二则是严肃倔强的父亲总是和我缺少一些共同的交流话题。重阳节前几日,去看望父亲,想和他沟通一下,叫他来我家过冬,因为父亲毕竟79岁的老人了。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拒绝了我。他说了两个理由:一是如果他去我那,老家的三处院子就都没人照看,时间久了就会失去生机,荒芜下去,我们回家就无处落脚;二是他现在身体还可以,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不想给儿女们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父亲的话提醒了我,原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去另两处院子了,于是拿着钥匙去二伯父原来的院子。13年前二伯父去世后,这所房子就没有人住,加上前几年秋季雨水较多,成了危房。去年的冬季,父亲和嫂子叫人拆了原来的房子,在院子种上了很多蔬菜和花卉,嫂子和侄子们出门之后,就很少有人来这里。打开门的一瞬间给我的感觉除了凄凉还是凄凉,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们兄妹四人在这个院子里和祖母、父亲、二伯父、生母在一起的情景仿佛就是昨日一般,院子里的角角落落依然弥漫着我童年的乐趣和影子。岁月如梭,记忆如潮,当年那个被他们叫做傻妞的我都即將知天命了。亲人们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我们,生母、祖母、二伯父、养母,如今就剩下了一天一天老去的父亲。我看着院子里的蔬菜花草就仿佛看到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二伯父一样,他老人家一生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成家,对我们兄妹四人付出了全部的爱和心血。遗憾的是,当我们的境况都慢慢地变好时,他却离开了我们。整整13年了,二伯,您在天堂还好吗?我常常想:像您那样无事无非、只知奉献的老好人一定是呆在天堂最温暖的地方。
  从二伯的院子出来后我打开哥嫂的家门,今年9月,由于最小侄子也上了大学,哥嫂的花销大,嫂子也因此出门务工了,门从此就锁了。我们看望父亲的时候,偶尔会过来打扫一下,因为过年全家人还要回来的。比较而言,哥嫂的院子除了几片落叶和一些尘土之外,倒也没有荒凉的感觉,我一边清理了院里的落叶一边思绪万千:这里再也找不到昔日亲人都在时候的那种温暖与和谐,只有一种无奈和思念。不过瞬间这种不好的感觉就消失了,因为我知道,到过年时候,这里一定会再次充满快乐和幸福!
  回到父亲居住的院子已经是中午十一点了,父亲的院落干净、整洁,充满了活力和祥和。虽然是深秋,院子里的柿子树上仍旧有一些生命力很强的叶子和果实挂在摇摇欲坠的秋风中,似乎在和秋风斗争。红彤彤的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灯笼。三所院子里就数父亲的院落最小,但是有父亲居住,如今却成了唯一让我们兄妹常来常往的地方。父亲的一生经艰难、历困苦,但他就像树上的叶子和柿子一样,依然积极乐观、勇敢坚强地面对着每一天!
  老家的院子,有儿时的回忆、有亲人的影子、有青春的梦想、有奋斗的足迹、有中年的眷恋、有真挚的思念、更有我全部的牵挂。我牵挂着老家的院子,更牵挂住在院子里的老父亲!祝愿我的老父亲平安开心,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健康幸福!
其他文献
喜欢花开的绚烂,花落的浪漫。總觉得生活中有了这抹生动曼妙的倩影点缀,才不至单调乏味。花儿轻而易举地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柔软。  车子行驶在公路上,我眼前忽然一亮,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之中。我目光如炬的盯着车窗外,在心里默默感叹自然的伟大,嘴里却不由得念叨起:“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路边上两排垂柳映入眼帘,嫩绿的芽儿随着柳条儿垂下来,一条条绿丝带伴着徐徐春风摆动着各自的翠绿裙衫
期刊
丝路大书从这里翻开  关中是陕西的白菜心心。当年,秦朝从渭河东岸的咸阳东扩,新城延伸到辽阔的渭河南岸。可惜,河北主城区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秦只修了离宫,就灭亡了。死缠硬磨的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消耗了项羽的实力。西汉建立后,在秦离宫所在地龙首原,修建了未央宫。从这个推理来说,汉长安城是在秦咸阳离宫基础上修建的,长安和咸阳原来就是一体。  汉长安城遗址区的西南角,就是著名的未央宫了。未央二字,最先出现在
期刊
鳳阳寨,是凤凰山南面的一个小镇。凤凰山乃泰山山脉的一个分支;相传,远古有凤凰曾经在此栖落而名。凤阳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镇,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作物,只有一个染织厂,不大;小镇安静,村民淳朴。我在凤阳寨生活了19个年头,那里留下了我无数的印迹和欢乐。如今我在乡镇支教,童年的点点滴滴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棵枣树  西墙根一个麦秸垛,南墙根一个麦秸垛。麦秸垛里也有玉米秸,豆秸,地瓜秧。上
期刊
儿子今年刚过十二岁,上初中一年级。他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三岁多就能帮着我给楼上搬煤球,五歲多就搬着凳子,踩在上面给我熬稀饭,我生病了他会第一时间给他爸打电话,求助该给我吃什么药,我干家务的时候他就像个小尾巴一样在后面要求帮我干这干那。不过,他也有淘气不听话的时候,我就抱怨说有个女孩子多好,那可是我贴心的小棉袄。每每这时,儿子就很不服气的说:她才是你的小棉袄,而我是你的羽绒服,这个比小棉袄暖和的
期刊
山路盘旋而上,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苍松翠柏,身后蜿蜒的公路像一条银丝带,在这绿色海洋中飘舞着。山势越来越高,险峻中巍峨挺拔。  终于到了山顶,顾不上颠簸带来的眩晕,拉开车门,张开双臂,与扑面而来的缭绕云雾来个拥抱。此刻山天一色,山尖上的庙宇在飘来渺去的云雾中更增添了几份仙气与神秘。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高低错落,层林尽染,烂漫山花点缀在苍郁的林海之中,眼前一副绝妙的水墨画。  云雾中的自己有了飘飘欲仙的
期刊
小奇从小失去母亲,一直和父亲生活,因自闭症休学在家。父亲发现小奇特别喜欢奇石,就带他去河边捡石头,小奇会举着漂亮的石头说:看,我的石头!听着儿子高兴的声音,父亲的心也笑了。这以后父亲经常带他去河边捡石头,一去就是大半天,小奇只要有奇石作伴就觉得快乐充实。可是父亲实在太忙了,小奇就自己去捡石头。  最近父亲发现小奇每次回来都不说话,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一天,他对小奇说:明天开始爸爸陪你捡石头。小
期刊
想去西藏是多年的梦想,这次的执着成就了此次的远行。  选择乘火车进藏是为了更好地浏览沿途的风光,更贴切地感受天路的神奇,更能循序渐进地适应高原的缺氧。从西安北站乘动车沿高铁西行,第一次感受时间的穿越。离弦的箭速,浓缩了绵长的西府川道,模糊了千绿万景,体会了“一晃而过”的真实含义。  列车过了宝鸡站,西部的大山便突兀了起来。连绵的大山如绿色的屏障,顺躺横卧在路途,铁路有时不得不在山的夹缝中蜿蜒曲行,
期刊
(一)  那年冬天,他为正在读大二的女儿买了到A城的机票。  原本他的妻主张女儿坐火车回来,毕竟春运期间,一张飞机票动辄就要一千多块,这对他们的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由于火车卧铺票太难买到,在女儿频繁的催促下,一直拖到女儿临近放假的那几天,他才终于咬了咬牙,从工头那里预支了一千多块钱,为女儿买了到A城的机票。妻在电话那头责备他:“又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上的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还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期刊
儿时,母亲给我们做的早餐最多的就是玉米糁子粥。  玉米糁子粥又叫玉米榛子粥,也可叫玉米渣粥,它是北方农家早饭桌上常见的主食,也是我打小就喜欢吃的粥。它虽然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粥,但要吃出它的美味来,吃法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做玉米糁子粥,首先讲究的是锅,铁锅熬出的玉米糁子粥味道就比铝锅,不锈钢锅熬出来的味道香,特别是用农家土灶锅熬出来的玉米糁子粥味道是最美的。  母親夏天熬玉米糁子粥,常常熬得比较稀,
期刊
放了学生,整理了校园,大家访便开始了。  领了表册,带上手机、笔,一切准备就绪。我便和同伴上路了。好在天公作美,早上备好的雨伞暂放学校,毕竟来来回回要折返,我也就轻装上阵了。  出了校门,满眼的生机,你瞧,庄前屋后,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多新鲜啊!农家人也学会了物尽其用,巴掌大的空地,竟然都利用上了,路旁少了野草的踪迹,倒是这黄瓜、豇豆惹得人眼馋。偶尔也有爱花人,栽种些花花草草在门前,倒也是一道不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