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入口条件下SCR脱硝系统流场优化改造技术研究

来源 :锅炉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发电厂645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靠近后墙区域喷氨支管磨损严重,管道内积灰较多,喷嘴堵塞,靠近前墙区域的顶层和第二层催化剂也磨损严重,导致脱硝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性变差,局部氨逃逸率升高,空气预热器硫酸氢铵堵塞问题加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获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SCR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对该机组脱硝系统的流场进行了技术研究,提出了氨喷射系统前置和导流板优化方案,并实施了改造。改造后测试结果表明:脱硝系统流场均匀性得到了很
其他文献
燃煤机组为实现超净排放,通常会进行除雾和除尘等设备的改造,致使烟道总阻力升高超出原引风机的工作范围。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烟道阻力进行计算并对其优化改进,结果表明:机组负荷为600 MW工况下,空气预热器出口至引风机入口烟道A侧改造后阻力可下降262.0 Pa,B侧烟道段改造后阻力可下降276.4 Pa。且在机组变工况运行时,烟道改造的降阻效果依然较为显著。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主体多元化、目标精准化、空间全域化及参与网络化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实施机制。文章通过借鉴公共管理领域众包实践的成功经验,构建一种信息共享、协同开放、高效持续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网络协同"模式,实现众包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为促进"网络协同"模式的运行,重点构建了需求驱动的
在回收利用污水生产蒸汽的场合,锅炉给水含盐量较高,同时要求锅炉出口蒸汽干度尽可能高,接近传热恶化发生的临界值。为防止换热管传热恶化从而保障锅炉安全运行,需探明工质含盐对垂直上升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基于临界热流密度(RPI)模型分别对纯水与盐水在垂直上升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RPI模型所得传热恶化临界含气率与水动力计算标准方法所得结果基本相符,二者相对偏差小于10%;在相同管内工质质量流速下与工质为纯水时相比,盐水在垂直上升管内流动沸腾的临界含气率增大,随工质盐度增大临界含气率趋于
随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垃圾焚烧电厂面临着实现超低排放的挑战。高分子非催化还原(PNCR)是一种新型炉内烟气脱硝技术,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脱硝效率较高,在垃圾焚烧电厂技术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试验,采用PN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PNCR联合脱硝工艺,可将NOx排放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80 mg/m3和60 mg/m3以下,垃圾焚烧电厂技术改造可采用SNCR+PNCR联合脱硝工
杭州九乔国际数字商贸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以创新需求为导向,对区域创新功能、企业创新活动和人才创新行为等进行剖析,借助定制化空间单元、多元化跨界组织和全周期产业服务的规划路径,构建了一个高密度交流、高效率运作、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创新区,希望其规划思路能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
电站锅炉管道系统中,三通元件有着比较广泛的运用,随着锅炉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三通元件的安全性无疑非常重要。而关于三通的强度计算方法,各个国家各个标准之间也都有差异,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强度计算方法:等面积补强法,压力面积法,以及GB/T 16507.4—2013关于热挤压三通强度计算方法等,并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压力面积法与等面积补强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而其与GB/T 16507.4—2013关于热挤压三通强度计算方法相比,又趋于保守。
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RbF:CuZnSnSe(Rb-CZTSe)的陶瓷靶材,当RbF掺杂量为0.4%(质量分数)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CZTSe陶瓷靶材微观结构、致密度、电阻率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结
回音壁模式微腔是一种高效的激光谐振腔,它可以将光囚禁在很小的微腔空间内,实现极高的光能量密度,使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得到显著增强。在众多材料中,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晶复合玻璃兼具了晶体材料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玻璃材料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回音壁模式微腔激光器增益介质。目前,关于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晶复合玻璃回音壁模式微腔激光器的报道并不多,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简述了回音壁模式微腔的基本原理及特征参数,分析归纳了现有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晶复合玻璃回音壁模式微腔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降低厂用电是提高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性能的重要方面。分析了降低无效床料存量、提高有效床料存量、维持上部快速床的流态重构的物理基础,揭示了流态重构的本质是改变床存量的颗粒粒径分布,进一步明确了流态重构不是通过排渣,而是通过提高分离器效率、循环量及床质量来实现。在75~220 t/h CFB锅炉验证的基础上,开发了560 t/h流态重构CFB锅炉,根据流态重构的要求,进行部件设计。2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锅炉运行稳定,流化质量很好,物料循环系统性能优异,实现了流态重构,送风机电耗显著减少;主要参数与设计值吻合
钢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和取向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显著影响。从钢纤维混凝土组分、拌合物流变性与施工工艺、构件形状4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散和取向的因素。分析表明:在材料成型硬化之前,纤维分布特性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工况下,各因素显著程度不同,因此改善纤维分布需要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节;依据影响因素可将纤维分散性不良的情况分为3种;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总结了改善纤维取向效果的3种方式,并结合构件形状提出了改善纤维分布的方法;最后指出了当前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