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的烦恼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瑞觉得很烦。
  “侬要抓紧啊抓紧啊。”瑞瑞妈妈一天到晚在她耳边念叨。还是生怕她不抓紧,又补充一句:“侬已经落在后面了。”这么说着说着十几年就过去了,未来还不知道要说多少年。你说,瑞瑞怎么能不觉得烦呢。
  瑞瑞是跟妈妈很贴心的女儿,晓得妈妈这么说都是为了她好。瑞瑞其实并不是不争气的孩子。瑞瑞今年23岁,在中国美院上海分院念大四。康定路上新造的大厦征选的整套CI设计都是瑞瑞做的。想想看,有那么多专业出道的人参加竞标,房产公司却选中了瑞瑞的设计,并给了她1万多块的设计费。那个时候,瑞瑞才大二。这样的小囡,放到什么人家里,都是很值得骄傲的了。可是在刘家外婆的孙辈里,瑞瑞却算不上出色的一个。
  刘家外婆一共三女两男。女儿生的是女儿,儿子生的是儿子,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到了瑞瑞这一辈,又是三女两男。瑞瑞上面两个表姐,下面两个表弟,瑞瑞正好夹在中间。瑞瑞还记得小的时候年夜饭的圆台面是怎么也坐不下的。小囝们要分开坐一桌。吃年夜饭的人一年年少下去,到了去年的那顿,瑞瑞这一辈只留下了她一个。饭桌上,外婆居然敬了瑞瑞一杯酒:“瑞瑞,明年就看你的了。”大人们都在边上笑着点头,是啊是啊,明年就该轮到送瑞瑞了。瑞瑞的妈妈笑得尤其开心,笑着笑着又担心起来,瑞瑞你要抓紧啊,你已经落在后面了。瑞瑞留在国内的一个姨妈一个舅舅马上说,什么话什么话,瑞瑞明年一定要出去的。明年说着说着就到了,瑞瑞又要去外婆家吃年夜饭了,圆台面上这个座位坐得会是多么尴尬啊,瑞瑞怎么能不烦呢?
  凭良心讲,刘家的老少其实并不是特别崇洋媚外的人。刘家外婆出身慈溪大户人家,年轻时脱离家庭来到上海办学校,是当时很有见识很前卫的女性。刘家外婆经历了战乱和文革,总结出来什么钱啊地位啊都是假的,靠不住的,只有一个人的才干和奋斗精神才是根本。刘家自瑞瑞妈妈那一代起就是在这样的家训下成长起来的。
  刘家的小囝在弄堂里是公认的相貌又好又有出息。相貌好是遗传的,有出息却是奋斗的结果。瑞瑞妈妈那一代,被文革耽误了多少年啊,但一个个最后都拿到了各色各样的文凭和职称,扬眉吐气。瑞瑞的一个姨妈和一个舅舅更是80年代头就去了澳大利亚,读博士、开公司,刘家的人到哪里都比不下去。按着瑞瑞姨妈和舅舅的脚印,刘家的下一代一个个地远渡重洋,开始的时候写信回来说的是如何如何的苦,慢慢地意气风发起来。海外的人有时回上海来探亲,每次都说上海如何如何的好。但是,吃遍了新开的饭店,买好了价廉物美的衣饰,他们又一个个义无返顾地踏上回去的班机。
  瑞瑞这一代的五个孩子,二表姐是第一个出国的。瑞瑞那个去了澳大利亚的姨妈出去了两年就把女儿接过去了。二表姐去的那年小学刚毕业,已经考上了重点初中。抱着做好两手准备的打算,先去学校注了册才上的飞机。二表姐去了澳大利亚年年都考过洋小囝,20出头就开了牙医诊所,这些年赚得满盆满钵。
  第二个“出”国的是瑞瑞的小表弟,他那个国出得再方便不过了。瑞瑞的小舅舅出国多年专心事业,40出头了才成家生子,小表弟生下来就是外国人。小表弟今年才8岁,今后有多大出息尚不得知,不过现在钢琴考级已经考得级数超过年龄了。瑞瑞小舅舅打电话来说小表弟一边弹一边哭:“我要白相啊,我要白相啊。”小舅舅说:“我就跟他说,侬要白相,过了18岁搬了出去再讲,18岁以前,只要你住在这个家里,侬就要守我的规矩。”
  第三个出国的是瑞瑞的大表姐。说到大表姐,瑞瑞忍不住要叹口气。大表姐出国出得比较晚,是98年她25岁的时候。瑞瑞衷心希望大表姐能够早上10年20年出国就好了。没有她在上海,瑞瑞就不会那么烦。
  瑞瑞的大表姐是一个不一般的小囡。她小学六年级作文课写人生理想,人家小朋友都写以后要当老师当交通警察当科学家什么的,至于怎么当得上都是模模糊糊的“我要好好学习”一句话。大表姐的理想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是她很明确地把达到理想的每一个步骤都写了下来:我小学毕业要上某某初中,我初中毕业要上某大附中,我高中毕业要上某某大学。大表姐提到的某校某校都是上海滩最好的学校。大表姐的作文不是随便写写的,这些学校她后来都上了,而且都是保送直升的。更不简单的是,大表姐的爸爸妈妈那时还在外地没有调回上海,大表姐一个人住在外婆家,完全是自己督促的结果。
  瑞瑞的大表姐大学念的是商科。大学毕业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姨妈舅舅都热情地邀请她去那里发展。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小囡出去了不会靠在亲戚身上吃干饭的,出头是迟早的事。大表姐说,谢谢,不去。大表姐眼里澳大利亚是富农住的乡下。
  大表姐大学毕业耐着性子在外资企业工作了2年。2年一满大表姐就考了GMAT申请去美国读MBA。GMAT是大表姐平生为了升学第一次考的试。有一种理论说,直升的小囝通常只是平时成绩好,逢上大考试心理素质会不稳定,考得往往还不如一般小囝。大表姐的GMAT分数充分证明这种理论是没有根据的。
  瑞瑞大表姐去念的那个常春藤大学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比大表姐一家人一辈子的积蓄都多。在筹措资金的时候,亲友们的慷慨解囊充分证明了他们对这个小囡的信心。瑞瑞的大舅舅把股票一级市场里的钱都拿出来了。大表姐临上飞机前,瑞瑞外婆摸出一个汉玉镯子塞在她手里。这个镯子外婆戴了一辈子,瑞瑞姨妈出国的时候没有拿出来,瑞瑞舅舅出国的时候没有拿出来,却给了大表姐。这就说明对大表姐的信心了。
  瑞瑞很小的时候就常常被拿来与两个表姐比,先是比相貌。严格地说,刘家第三代的女孩子都没有第二代的长得好(父亲遗传的原因)。瑞瑞妈妈姐妹们年轻的时候进出弄堂回头率是一等一的。不过,瑞瑞两个表姐跟自己妈妈比不过,跟人家小囡比,大表姐端正,二表姐秀气,还都是很出众的。瑞瑞呢,小时候被叫成“黄毛”,这个外号就充分地说明问题了。瑞瑞生下来头发就特别黄,还一卷一卷的。人家客气的就说,这个小囡长得像外国人。可是通常说人长得像外国人指的是高鼻子大眼睛,瑞瑞眉眼都长得比较平淡,头发黄像外国人实在算不上什么优点。
  瑞瑞的外婆说,长得好不好没有什么要紧。可是,外婆心里觉得要紧的事上瑞瑞也争不过一口气。瑞瑞小学初中念书的成绩都中不溜秋。瑞瑞跟大表弟同年级,瑞瑞的大表姐和二表姐比他们高6年,也是同年级。瑞瑞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表姐们考初中;瑞瑞他们考初中时,表姐们升大学。表姐们每成功一次,瑞瑞他们要背6年的压力。
  说到瑞瑞的大表弟,是家里第四个出国的小囝。对于大表弟的出国,瑞瑞是觉得很遗憾的。大表弟的成绩比瑞瑞还要差一点。而且,他是有名的稀里糊涂。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表弟高考回来大人问他感觉如何,他说非常好,估计能上清华。家里人那个开心的呀!瑞瑞的舅妈也就是大表弟的妈妈已经在给他整理行李了。等到一放榜,连上二工大的大专都是一个擦边球。大表弟念大专的三年过得那叫灰溜溜啊,每次不管谁问他期末考试成绩如何,他都不响,生怕有人嘲笑他又是能上清华对不对。瑞瑞虽然从小和大表弟吵吵闹闹,但心里其实很感激他。有了大表弟,瑞瑞好歹有了一个垫底的人。可是,就是这个大表弟,大专毕业居然不声不响考到新加坡去念计算机学位。他很沉得住气,拿到了签证才说出来。外婆出钱请全家去和平饭店吃大表弟的送行饭。吃饭桌上,瑞瑞妈妈一边跟大表弟敬酒,一边很有深意地盯着瑞瑞看。瑞瑞本来大筷子搛着水晶虾仁,给妈妈一看,心里格登一下,突然意识到这下轮到自己垫底了。
  瑞瑞15岁考上华山美校美术专业。考上的时候,瑞瑞和妈妈都高兴极了。
  瑞瑞高兴,是因为实在从心里喜欢画画。妈妈高兴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一点。瑞瑞妈妈很早就看出来,瑞瑞念书是追不上两个表姐的,而且以后考大学的把握也不是那么大。瑞瑞去念华山美校,可以避开正常高考,又可以练出一门技艺。瑞瑞妈妈打听过了,美校成绩好的话,以后可以上美院,拿大学文凭。瑞瑞15岁的暑假,为了以后可以不上数学课高兴得直想大喊大叫,瑞瑞妈妈则早已不动声色地买好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教材。
  瑞瑞以后的日子,一直在幸福地学画和痛苦地学英文中度过。上了大学的瑞瑞,应了“女大十八变”这一句话,一下子漂亮起来。小时候的黄毛变成了一头浓密的栗色卷发,人家女孩子花老大的价钱又染又烫,瑞瑞时髦得不费吹灰之力。
  皮肤白,身材好,连眉眼也长开了。学艺术的女孩子十个里有十个会打扮。瑞瑞跟表姐们,是很可以比一比的了。可是,她们都离开了上海,留下瑞瑞一个人,寂寞地美丽着。
  瑞瑞妈妈鼓励瑞瑞跟大表姐通E-mail,是要树立学习榜样的意思。瑞瑞写了一段话,表达自己要出国的决心。大表姐回信说出国不见得就是最好的选择,异乡的日子有得有失,得失之间的权衡因人而异。很多人忙着办出国,却忘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问问自己到底想不想出国。大表姐问瑞瑞,你真的想出国吗?瑞瑞看E-mail的时候,妈妈站在她身后,嘀咕了一声:“她自己出去了,说话就轻松起来了。”瑞瑞妈妈后来跟大表姐妈妈抱怨了几句。大表姐以后再给瑞瑞发信,口气就谨慎了许多,说的都是比萨如何好吃月亮如何又大又圆之类的话。
  还有一个问过瑞瑞你真的想出国吗的人是长脚。长脚跟瑞瑞是一种很模糊的关系。瑞瑞烦恼的时候被寝室里的同学拉到一个叫“啦啦啦”的吧里解闷。长脚在那里打鼓。长脚打鼓的时候头发一甩一甩,旁边的女生们就开始尖叫。长脚后来说他一眼就在尖叫的人堆里看见瑞瑞,那么愁眉苦脸地坐在那里,非常醒目。长脚拉过瑞瑞的手,亲过瑞瑞的脸,但是瑞瑞从来不说长脚是她的男朋友。瑞瑞要是把长脚当男朋友的话,妈妈是一定要昏过去的。瑞瑞的表姐们这时都已经要做待嫁的新娘了,她们选择的优秀伴侣及选择伴侣的过程,是瑞瑞又一个未来6年的榜样。长脚问了瑞瑞你真的想出国吗?以后还说,如果你真的一定要出国我就好好念英文,跟你一起出去。瑞瑞想到长脚去念英文是那么滑稽的一件事,就扑哧笑了出来。“I love you”长脚深情地看着瑞瑞。长脚啊,光会讲这一句英文是不行的啊。瑞瑞在心里说。
  瑞瑞慢慢地琢磨着大表姐那句瑞瑞你想出国吗的时候,寝室里的同学告诉她有英国的美术院校来校园里摆摊头招生的消息。瑞瑞和同学一起捧着作品去排队。
  几轮面试下来,招生的人看着瑞瑞的设计当场口头录取了她。瑞瑞回家的路上,激动得说不出话来。“We’d like to extend you an unconditional offer.”那句话还在耳边。无条件的录取呵。瑞瑞终于感受到被肯定的滋味了。
  回到家,瑞瑞妈妈递给瑞瑞今天刚寄到的一份快件。悉尼大学录取瑞瑞念广告设计硕士专业了。瑞瑞寄申请信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了回音。妈妈忙着打电话到处报告瑞瑞被两个学校录取的好消息时,瑞瑞坐下来给大表姐发E-mail。瑞瑞有很多问题要问大表姐。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瑞瑞应该上哪个学校。英国的艺术类专业水平要高一点,可是澳洲的学费和生活费要便宜很多。瑞瑞的英文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念正规课程前要上学校规定的英文补习班。那几个月的吃住费用算下来是很可观的。瑞瑞急急地在键盘上敲打着,有时停下来查查字典。她现在和大表姐通E-mail用英文。开始写的时候吃力一点,现在越写越顺,虽然还有病句,但是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
  瑞瑞的E-mail里满是问号。那么多的问题,都等着被快快地回答掉。瑞瑞按下发信钮的时候,突然又想起大表姐那个瑞瑞你想出国吗的问题,瑞瑞一直没有回答过。不过,瑞瑞现在是来不及回答了。要确定学校,申请护照和签证,找便宜机票,这一千一万件的事情都实实在在地放在瑞瑞面前,她是来不及回头想那第一个问题了。真的来不及了。■
其他文献
梭鱼湾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礁石,有的像猛虎扑食,有的像秃鹫望月,有的像乌龟出洞,有的像饿狼下山……涨大潮的时候,海风带着起伏的涌浪蜂拥而至,同礁石展开了一次次殊死的拼杀,轰隆隆的厮杀声常常惊天动地。几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条机帆船闯进了梭鱼湾,结果触了礁,船翻了,还死了一个人。从那儿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梭鱼湾钓鱼摸蟹子了。没有人烟的梭鱼湾就显得愈发阴惨和恐怖。  有一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个男孩
期刊
那时,我对自己说:坠落吧,就这么坠落吧……  那是初三下学期。我开始穿很宽大的牛仔裤,里面的衣服比外套长。我开始跟着一帮男生去电脑房打游戏。我开始公式化地见网友,半个月一次,清一色的男生。我开始打算把头发染成黄色。  那时,我的同学都在开始为中考拼命。  坠落吧,就这么坠落吧……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愿想。我只是闭上眼睛,任由自己从很高很高的地方坠落下去。我不知道那下面是什么,也不想知道
期刊
走向站台,第一感觉是人多。男女老少如池塘里的鹅群,斜伸脖子朝车来的方向左顾右盼。  从车来的方向驶来一辆大巴,一群人忙冲向车道,像失散多年的游子见到久违的母亲,恨不得一下子投入它的怀抱。大巴先是瞬间一愣,继而仿佛发现来人并非所求,便一声长鸣像生气的女孩噘着嘴扬长而去。同一群人便如认错母亲的孩子,怯怯地重又走回站台,脸上布满怨恨。  站台上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躁动的情绪与秒俱增。有人频繁看表,有人如
期刊
我是在月亮地里泡大的。  月亮地光光,月亮地深深,月亮地远远——  像积了很多清水;像打翻了一地奶酪;像飘雪落霜,白色满了旷野、池塘与村庄。  迷迷糊糊的童年少年,头上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月儿。  我从月下走过,像一个水的孩子,在村口石头上蹭过,在路边槐树下歇过,在家后打麦场上坐过,在盛满碎银屑的南洼子里泊过。走过月亮地,走过幻想的时代。  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只小蝌蚪,游在月河中,漫无边际、漫无目的
期刊
谁都不知道他究竟叫什么,只知道他是这一片林子的“主人”,于是人们都叫他“看林老人”。  他年将70,孤身一人,惟一的伴侣便是一条他几年前捡回来的狗。  捡回来时,那狗才一丁点儿大,身上带着黄色的花纹。如今,那狗也8岁了,算是老了。  其实,看林老人有过妻儿,只是多年前的一场森林大火无情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也毁了这片绿洋。  现在的树是以后栽的,栽下的树能成材成林,那是因为有了看林老人。  有人说,
期刊
深红的落日把远山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远处苍黛的低山驮着一轮斜阳,夕阳扶着远山。  玫瑰色的晚霞,梦幻般神奇的笼住了温情脉脉的草地。一头栗棕色的马拉着一架撒丁岛式的大车缓缓而行。精灵似的美丽小河静静吻着夕阳的金晖,波光闪闪。父亲总是喜欢在这时带我出来散步,或是在小河中划船,那是父亲亲手做的。  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情好像发生在昨天,直到父亲离我而去。  父亲是位作家,去过很多地方,对西部文化尤为钟爱。
期刊
自西天取经回来,唐僧师徒四人闲居无事,每日除了翻阅干巴巴的经书,就是回忆往日斩妖除魔的光辉历程。日复一日,唐僧便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徒弟三人便成了他的“出气筒”。而其中最受气的莫过于猪八戒了,想当年取经途中,八戒凭三寸不烂之舌,拍师父马屁,说师兄弟的闲话,最得师父宠爱;但如今,师父变了脸,动不动就揪住八戒的招风大耳,骂他“猪头猪脑”,直骂得八戒心里不是滋味。  有一次,唐僧正
期刊
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依亡勿西大沙漠还是沙漠,并没有变成绿洲。甚至原来不是沙漠的周边地方,因人为的乱砍滥伐,也逐渐荒漠化了。  大沙暴像不受欢迎的疯人整天喝多了酒,到处撒野。作为治沙小组的头,我跪倒在漫漫黄沙之上,在呼啸的冷风中,让风沙扑面,流不出泪来。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走出帐外,抬头看天,对月浩叹。一个荒诞的念头闪进我的脑海,我想起了远古的传说:  月亮上有一棵月桂树,触犯天规的吴刚被罚砍树。
期刊
1.大熊猫  大熊猫害怕在地球上灭绝  每天都睡不好觉    时间一长  它的眼圈  就慢慢变黑了    2.象鼻子  小象们很淘气  喜欢用鼻子拔河  拔到最后  它们的鼻子  变得又长又大    3.天 棋  太阳和月亮  是一对好朋友  每天在天空中下棋    它们把星星当做棋子  一会儿下出大熊座  一会儿下出狮子座  一会儿下出长蛇座  ……    如果哪天没有看见它们  那是它们
期刊
夏天的一场暴雨过后,无数的蚯蚓穿出了泥土,蠕动着,蠕上了那光滑的水泥地,吸着雨水,使那快要发干的身体再次膨胀起来。  太阳冲破乌云,将它的光芒射向大地,但是一会儿乌云又将它挡住了。天气凉凉爽爽的,蚯蚓们贪婪地吸着水泥地上的雨水,忽然,一阵大风将天空的乌云吹散了,阳光一下子洒满了大地,蚯蚓们被太阳光惊醒了,它们快速地蠕动着像火腿肠一样的身体,太阳光越来越强烈,强而刺眼的光芒向布满水气的大地发起了阵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