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措施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小学数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有着提升,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如教学中没有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再者,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存在不科学之处。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就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没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面对新的教学改革发展形势,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注重优化措施的落实,将数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有着积极作用。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大的发展进步。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通过情境打开学生乐学的大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为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起来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数学教学当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要能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将情境教学的方式加以科学化的应用,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的应用当中,要能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知识背景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熟悉,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生活情境来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让学生乐意学习。
  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到加减法的计算知识点的时候,为能够让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就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起来。通过为学生设置购物情境的方式,这是学生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情境,也比较实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起到积极作用。购物过程中顾客有365元钱,在买好物品的时候应当付给售货员198元,他给售货员200元,然后售货员找给这个顾客2元,此时的顾客有167元。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学生扮演售货员,教师扮演顾客,让其他的学生进行共同观看和计算,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下,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重要性就有着充分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学习当中的乐趣,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下,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学生的生活来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较关键的时期,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中,抽象性的内容比较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形象思想能力突出,而抽象能力薄弱,这就必然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影响。而为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能利用學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提供帮助,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以及实践方面进行理解数学概念和有效掌握数学教学的方法。数学教学课堂可以向着室外进行转移,让学生能从生活当中来了解数学知识。如带领学生进入到超市当中进行了解商品的价格以及标签,让学生能从生活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如在学习当中对测量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可带领学生通过测量工具的运用来让学生能够对校园中的花园以及树木等长度进行测量,通过从实践当中进行和数学的理论知识紧密的结合下就能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例如:数学教学当中在学习到新的知识点时候,长度单位的学习中,为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长度概念有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测量实物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数学知识。测量实践中可从学校中的实物作为测量的内容,如对树木的高度进行测量,就可让学生能够在测量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来找到测量树木高度的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运用各种测量工具来测量树木的高度,这样的方式就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让学生对新的知识能够及时掌握。
  综上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实际教学当中就要能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这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现。数学教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就要充分注重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绪毅.小学数学“和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8(23):1-3+11+105.
  [2]刘敏.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54.
  [3]邬海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09):36.
  [4]袁彩萍.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7(06):36.
  [5]刘健.激发学习需要,促进主动学习——小学数学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观察,2018,07(24):119-120.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在同一目标确定下,学生能够明确责任分工,实现互相帮助,一同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合学习内容,增加学习讨论环节,以此提升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策略  目前,在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下,小学课堂教学也不断创新出各种心理教学理论和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方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并在
趣味性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导,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与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学习的愉悦性,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一、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趣味性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教育心理学和对外汉语教育学。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  1.激发认知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有想要去认知一切事
期刊
"双争"活动是胜利油田党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机关部门廉政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以"双争"活动为载体,通过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分析,摸索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的教学策略,通过鉴赏的角度、鉴赏的兴趣与鉴赏的方法三方着手,致力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情操与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教学策略  一、关注鉴赏的角度  1.了
众所周知,在中考复习阶段,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给许多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复习课中的画线圈点,简单重复或者题海淹没一切,使许多学生往往身心疲惫。因此,具有创造性的复习,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所以,复习课应该在原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扩大教学成果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和掌握学习方法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基本局限于课堂与教材,记单词、背课文、做练习题是英语教师教学的三大法宝。虽然部分学生依靠勤奋能在应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与学习能力等方面难以得到充分发展,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渐渐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这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去甚远,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诉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探索
◆摘 要:学语文先从拼音识字开始,低年级语文课程的重难点也是识字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该“会认汉字”和“学会写汉字”。低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较活跃,教师应该图形结合,挖掘汉字的背后内涵,有机结合汉字和事物,通过把汉字和实物对应起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汉字,学会写大量的汉字。这篇论文,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际出发,希望与教学工作者共同切磋提升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