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用南瓜套种萝卜栽培技术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陇东地区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条件是籽用南瓜和高原夏菜生产的重要区域。该研究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整地起垄、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陇东地区旱塬地籽用南瓜套种萝卜栽培技术,该模式比传统的籽用南瓜单一种植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可为黄土旱塬地及类似生态区籽用南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探明我国紫苏属(Perilla Linn.)植物的染色体特点,本研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我国紫苏属的28份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紫苏属材料,染色体基数均为x=20,其中3个为四倍体,2n=80,其余25份皆为二倍体,2n=40;28份材料中均有发现至少一个随体,染色体类型包含m,sm,st 3种,核型有2A,3A,2B,3B 4个类型,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值1.50~2.80,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为10%~65%,核型不对称系数59.69%~68.52%;
为探究不同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黄土丘陵区种植推广的混播模式和混播组合,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展开试验,设置C3+C3型禾豆混播模式: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BM),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AV);C3+C4型禾豆混播模式: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ZD),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
为探讨坡向和海拔对小尺度山体植被分布格局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端日月山支脉为研究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及海拔的39个样方内土壤水分状况、植被分布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及定量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阴坡物种丰富度最高,阳坡次之,山脊最低;物种丰富度在3类样地中均为中等海拔时最高;阴坡土壤含水量最高,山脊最低,阴、阳坡土壤含水量均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山脊则变化不显著;方差分解表明,海拔对土壤含水量的贡献率最高,坡向对植被物种多度的贡献率最高;多数植被的分布更加倾向于中度海拔的阴坡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脆弱区,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遏制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退化,在2005—2017年先后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本研究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模型估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家畜存栏统计数据,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草地理论载畜量及载畜压力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三江源区理论载畜量呈现不显著降低趋势,较之前一期工程期间,二期工程实施期间理论载畜量降低了6.75%;一期工程实施期间现实载畜总量2041.
为探究毛建草(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形成珠芽的规律,本试验通过栽培观察与野外调查对毛建草形成珠芽的能力、珠芽形成过程与生根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毛建草种源及植株个体影响珠芽的形成,引种栽培的毛建草能产生珠芽表明生长环境的改变对珠芽形成有明显影响;珠芽由花后的花茎叶腋间萌发的侧枝形成,珠芽叶片呈莲座状着生在球状木质化的基部;靠近地表的珠芽在生长期内能生根,花茎
为了筛选并评价耐镉(Cadmium,Cd)性较高的优势植物物种,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m)、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和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进行不同浓度Cd胁迫处理,以0 mg·kg-1Cd处理浓度为对照(CK),探究多梯度Cd胁迫对植物的
农事管理上滥施化肥给作物生产和环境带来较多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实施化肥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在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对国内外有机
为研究豌豆(Pisum sativum)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匹配性,筛选具有应用潜力的根瘤菌,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对2种不同品种豌豆(L6:‘陇豌6号’,D8:‘定豌8号’)进行正茬、重茬种植,以接种单一菌(R1:‘ACCC15657’,R2:‘ACCC15735’,R3:‘Wa32’)和混合菌(R4:‘ACCC15657’+‘ACCC15735’,R5:‘ACCC15657’+‘Wa32’,R6:‘ACCC15735’+‘Wa32’,R7:‘ACCC15657’+‘ACCC15735’+‘Wa32’)为试验
为了解火烧对植物群落结构和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肃省皇城羊场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进行了火烧试验,并分别在2017,2018及2019年的5月(返青期)、7月(生长期)和9月(生长末期)测量了该区域火烧样地和原生样地的植被覆盖度、群落多样性和裸地百分比等指标。结果表明:2019年5月后火烧样地与原生样地间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间差异不显著;火烧后引起的植物结构变化是短暂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试验以接种根瘤菌‘Sm1021’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将土壤和生物炭按比例混合(0%,0.5%,1%,1.5%,2%),然后进行不同程度(正常土壤水分处理,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旨在研究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炭与干旱胁迫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及生长的影响,探讨生物炭多孔性特性是否能够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从而促进苜蓿生长。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光合效率和生长(P<0.05),重度干旱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