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存在部分数学教师只知道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融入核心素养的观念,而在习题设计的过程中,仍然遵从传统设计的方法,造成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迟缓的现象发生。基于此,笔者提出“习题设计生活化”“习题设计探究化”“习题设计实践化”“习题设计思维化”等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习题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其他教师一些建议,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生活化;探究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一线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数学课程,也应当将核心素养的理念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习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环节,教师能够通过习题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将习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 习题设计生活化
  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最早的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的,而系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生活中的元素与数学教学的内容相融合,促进学生生活化数学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角度去看到生活,实现生活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进行《表内乘法》这节课的习题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与习题相融合,设计如下内容“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三种不同的鸭子,每种鸭子是6只”。在上述的习题当中,既考察了学生对《表内乘法》这节课当中的基础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对“表内乘法”等知识的应用情况,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生活化的习题设计,还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意识。显然,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习题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生活中的元素,能够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 习题设计探究化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就对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能力做出了要求,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探究性又进行了强调。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习题进行探究性的设计,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以及探究性能力的提升,实现新课程改革标准和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习题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思考并指出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发挥我们的大脑想一想,要怎样做才能够将角放大?”等习题。在进行《统计》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我们要想知道班级内同学喜欢的小动物种类都是什么,要如何做呢?”“如果要想知道一名同学收藏的邮票中哪种类型的最多,我们要怎样做呢?”等问题。不难看出,上述习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够使学生在解答上述题目的过程中,实现探究意识的形成,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观念对学生的要求。可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习题进行探究化的设计,能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观念对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 习题设计实践化
  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做题正确率高,也不是为了完成数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习题当中融入实践性的内容,使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切合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测量长度》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使用你身边有的工具,测量家庭中餐桌的长度”“使用直尺测量教材的长度”“思考如何进行教室长度的测量,并动手进行教室长度的测量”等习题,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化“长度单位”“长度的测量方法”等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以实践性的习题促进《测量长度》这节课的教学,还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學课堂构建。显而易见,在进行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将习题的内容进行实践性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四、 习题设计思维化
  数学教学是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这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意义之一。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同样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习题的类型以及解题方式的设计,引导学生在进行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从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是小明的睡觉时间,那么小明每天睡觉的时间是多长?有几种表示的方式呢?”的习题,引导学生以两种及以上的方式进行该题目的解答,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实现数学发散思维的发展。在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356 625”“125 625”“254 521”“514 321”等问题引导学生使用“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等数学知识进行解答,能够促进学生收敛性数学思维的发展。不难看出,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习题的思维化设计,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对当前小学生的要求。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给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促进教师对教学细节进行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优化设计[J].新课程(综合版),2018(5):211.
  [2]汤莉莉.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3):69.
  作者简介:
  陈泽鹏,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桥铺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题记:明溪县是福建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它不仅是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红色圣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略基地.
摘 要:幼教的目的是塑造幼儿独立的性格和完整的人格,这一教育目的的成功与否对幼儿日后生活的影响并不能用分数来衡量。但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他从幼教中所收获的性格、人格都将决定着他的一言一行,这是一份不受瞩目却饱含责任的工作。幼儿教师将“耐心”运用到对幼儿教育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这将对幼儿教育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爱;耐心;自我;完善  一份好的幼教事业
对不采取加固措施和底部用碳纤维布(CFS)进行包裹的钢筋混凝土柱分别进行了拟静力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粘碳纤维布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比箍筋更加有效,采用碳纤维布进行
期刊
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而言,消防安全对商场的运营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火灾,会带来较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大型商业综合体应对消防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商场的运行特点,
我国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使影视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影视作品井喷式出现。叙事作为影视作品艺术特性的核心特征,是保证影视作品作为艺术独立性的根本,因此关注
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作为我国皮影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雕刻工艺、操作技巧、唱腔及文学内容都代表了楚汉文化艺术的缩影。对江汉皮影艺术表演、图案纹样、传统制作手工艺的研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甚至一部分民族有其自己的语言。以彝族为例,彝文的存在使语文教学活动面临一些问题。无论是何种语言文字,都是人们在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讨论法的运用之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创设自由课堂氛围、合理划分讨论小组、科学设计探究问题、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为提升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课堂讨论法;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策略  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来讲,合理运用讨论法十分重要,其是激发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调动
摘 要: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题中之义。如今,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全面融入到高中教学管理中去,人本理念也成为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文章以人本理念为主题,就人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展开了探究、分析,希望能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要求高中班主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