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危机与中苏关系凉暖

来源 :文史精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苏联剑走偏锋,美国迅速反击,加勒比海危机揭幕1959年春,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岛国、距美国只有140海里的古巴发生了革命,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起义军进行了武装暴动,推翻了亲美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美国一向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后院起火自然是如坐针毡。
其他文献
外交官夫人爱上中国文字1961年,28岁的瑞典姑娘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随时任外交官的丈夫来到中国。为了入乡随俗,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林西莉。55年后,笔者见到这位80多岁的老
张学思,1916年1月6日出生于奉天(今沈阳)“大帅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新中国诞生后,先后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70年5月29日在林彪和“四人帮”的迫害下含恨病逝。  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帅府  张学思从记事时起,父亲就经常
传统诉权理论暴露出深层次问题:以法律规定的实体权利架构诉权;忽略诉权当事人主体地位;把诉权视为审判权的产物。诉权是公民发动诉讼的基本权利,既不是一般实体权利,也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