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协商系统理论的兴起与主题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的系统转向使得协商系统理论得以兴起,并成为第四代协商民主的标识.当前,协商系统理论家从功能认知、构成要素、边界区隔、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规范原则等方面对协商系统的基本主题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讨;并围绕着大规模协商与协商概念扩展、系统内部的分工与反直觉的结果、协商标准的连续统一体与协商理想、协商系统理论上的吸引力与实际运作中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争论.协商系统理论和实践将在这些学术争论中不断克服缺陷,发挥系统优势,以实现大规模协商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血浆锌浓度的方法。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聚普瑞锌颗粒单次和多次给药及进食对药物制剂影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其在健康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1、单次给药药动学研究采用三周期三交叉的试验设计,将12名志愿者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2人。按照给药方案每组受试者在不同试验周期中单次口服不同剂量(75mg、150mg、300mg)的聚普瑞锌颗粒,洗脱期为一周。每周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开始实施循环型社会建设,并依托废弃物减量化(reducing)、资源循环使用(recycling)与废弃物再生利用(reusing)(简称3R政策),成为世界上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国
利普斯基通过“工作环境-行为模式”分析框架开启了街头官僚理论研究.之后,学者以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为研究重心,应用到不同的议题领域和国家实践当中予以检验和修正,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