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e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宁波有关新能源汽车的重磅消息十分密集,由此引来无数目光。4月底,吉利汽车集团年产30万辆中高级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在杭州湾新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高达130亿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5月25日,奉化又传来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市的消息。几天后,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成为浙江省级示范小镇,预计到2017年,小镇新能源汽车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在吉利、比亚迪抢滩进驻宁波的同时,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计划。由此看来,宁波的三大整车生产“巨头”都已强势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除了外地车企,宁波本土企业也纷纷跟进新能源汽车项目。据了解,宁波杉杉汽车有限公司已获批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杉杉将把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宁波。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已经开工或者将上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有5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是什么样的前景让这些企业纷纷大手笔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这过程中,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秘书长汪虹和宁海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集成中心总监何志刚。
  记者:眼下,新能源汽车已经从一个概念走进了市民的生活,请问,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最大的区别何在?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呢?
  汪虹: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主要类型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种。通俗地讲,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以非燃油为动力,后者以燃油为动力。
  国内传统汽车工业发展多年,虽然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某些领域还是有所欠缺。汽车行业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快速站上行业顶端?发展新能源汽车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56.4万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同比增长了102%。其中,中国的贡献率最为明显,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新能源汽车最主要市场,占全球近60%的市场份额。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助力我国快速实现赶超传统汽车制造强国,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信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有望像家电产业一样,实现中国品牌占世界半壁江山的目标。
  何志刚: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动力的提供方式不同。在新能源汽车上,传统车子的发动机和油箱不见了,换成了电动机和电池。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就是“大三电”和“小三电”的研发。“大三电”是指电池、电机、电控,小三电是指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和电动刹车。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有力地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据测算,每投入1辆知豆电动汽车,每年能减少尾气排放300千克以上,投放1000辆可减少碳排放300吨,这相当于1000个人300天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2.8万台电脑365天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记者:这样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意义重大。就我市来看,根据《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要求,到2015年,要累计推广应用5000辆新能源汽车。然而,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宁波累计正式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为4502辆。请问,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存在哪些瓶颈?
  汪虹:先来看两组数据。根据汽车协会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21.5万辆,销售新能源汽车达到了20.7万辆,同比增长了将近1.2倍。就宁波而言,今年上半年,全市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350辆,同比增长136%。
  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十分火爆,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加之国家频频出台的补贴与推广政策,那片专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似乎已指日可待。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本应该更好,那究竟是什么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呢?动力电池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存在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那动力电池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一是电池价格高。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尽管在不断降低,但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它依旧是昂贵的原材料,这也使得电动汽车本身的价格无法降下来。另外,就是电池寿命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性能必然不断衰减,就不得不面临更换电池的情况,而高昂的电池价格意味着这将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二是单位储能低。虽然锂电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与提升,但就目前而言,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单位储能还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保证续航里程,不得不通过增加电池数量来支撑。特斯拉的续航能力之所以强,就是胜在电池组数量多。像特斯拉ModelS,为了480千米的续航,其电池组的重量从一般车16%的占比提高到了26%,这样,价格自然就不言而喻。
  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今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是其发展是大势所趋,产业前景毋庸置疑。如果这些制约可以突破,其发展将会更加乐观和令人惊叹。
  记者:对于这些瓶颈制约,宁波有何破解之道?宁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如何?
  汪虹:大众、吉利和比亚迪这三家进驻宁波的汽车整车品牌,都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关键零部件企业已拥有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浙江佳贝思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普瑞均胜电子、海天驱动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企业。据保守估计,宁波3000多家汽配企业中,已经涉及电动汽车制造的至少有1000家。
  2013年,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组建了均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研究开发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为宝马i3、i8等相关车型配套提供电池管理系统。去年年底,均胜为宝马研发的第三代电池管理系统(BMS)正式投入商用。跟着宝马,均胜踏上了新能源的快车,成为宁波制造业的骄傲。   可以说,宁波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关键原材料方面进步明显,且大部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创新能力,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2013年11月宁波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到上海大众、吉利、比亚迪等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在宁波投产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宁波汽车制造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据了解,截止至去年底,宁波累计已有2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32家在甬销售机构,以及超过110种车型产品通过审核备案。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人看到的是商机,有人看到的却是危机,尤其是一些以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相关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企业,如圣龙集团和东方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他们颇感压力,近期,这两家企业已制定业务调整方案,将逐步开发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零部件生产领域。
  记者: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知豆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续航能力?
  何志刚: 电池能量密度的大小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直接相关。我们在10年前就开始涉足做锂电池的集成技术。为了寻找能量密度最大的材料,在这10年时间里,我们对锂电池的几种类型都进行了研发,经历了从磷酸铁锂到锰酸锂再到三元锂电池三个发展阶段。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是每公斤150瓦时左右,而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200瓦时左右,通过材料的替换,每公斤锂电池提升了33.3%的电量,相当于增加了33.3%的续航里程。
  在锂电池的外形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目前,锂电池的外形主要有圆柱、方形和软包这三种。刚开始,我们采用的是方形,后来发现方形能量密度比较低,又考虑了圆柱。圆柱的优点在于工艺比较成熟,但缺点是内阻大,发热量大,最终采用了具有能量密度高、内阻小的软包外形为主三元锂电池。
  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我们一直十分注重轻量化和高效化的工作。轻量化这一块,我们采用以塑代钢,在结构设计上进行轻量化的控制,把轻量化设计思路融入整车研发中,降低整车重量,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在效率这一块,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电控系统,将电机电控的效率提升至93%。
  通过一系列努力,豆2的续航里程达到充电8小时可以续航150公里以上。刚刚传来一个消息,今年7月份,豆2单一车型全国销量第一,这的确令人振奋。将于明年3月上市的豆3,其续航里程、整车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记者:来自国税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数量为27辆,仅为去年同期的37.5%。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真正走入老百姓的家?
  汪虹:上半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数量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今年地方优惠补贴政策尚未出台。宁波去年出台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对符合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宁波市财政一次性按与中央财政1:1的比例给予配套补贴。但这个政策的实施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今年的相关政策至今还没有出台。
  除此之外,由于充电桩等配备设施的限制,很多市民对新能源车仍不大“感冒”。新能源汽车想要进入老百姓的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充电。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钥匙”。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宁波将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我市正在积极编制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并计划在今年完成1500个充电桩的目标。同时,今年计划投运5条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公交线路,配套的19座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中。
  记者:看来补贴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很大。然而,据了解,从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逐步下调,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将退出。如何看待补贴将逐步退出的情况?
  汪虹:补贴的影响当然大,像知豆D2上市后的官方指导价格为15.88万元,经过国家、地方、车企的补贴和减免购置税的政策后,其最终价格降至4.98万元。如果没有政策优惠,相信很多消费者只能望洋兴叹了。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直靠政府等外界因素来推动,总会有“断奶”的一天。随着技术的成熟,研发投入的资金比例会下降,电池等成本也有很大的压缩余地,对企业来说,还是会有盈利空间。
  何志刚: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时在政策红利的呵护下成长,后来在技术红利下发展,到最后在市场红利的驱动下成熟、突破。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补贴,根据发展规律,这种补贴迟早会有退出的一天。对我们企业来说,眼下最关键的就是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技术实力,在这个阶段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