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在教学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存在于课程的定位、课堂教学方式、实验设备、工学结合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及建议。从而能为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近十多年来,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不再是“广厦千万间”,仅“庇天下寒士”就“俱欢颜”了。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社会对智能化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智能化专业在高职院校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而综合布线课程是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还处在摸索发展阶段,综合布线课程将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出现在建筑智能化专业中还没有一个成熟清晰的思路。所以目前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将本人的一些看法总结如下:
一、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定位不准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是借鉴早期的网络综合布线而来,而早期的网络综合布线智能化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少。但在今天综合布线已经应用到了智能领域,如智能大厦、智能物流、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要开设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原因。显然,单纯的借鉴早期综合布线的内容,已经跟不上现代综合布线发展的步伐。因而在对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定位上应该加入更多的智能化元素。首先应该让老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智能化元素在现代综合布线课程中的重要性,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有了这个思想前提,才能确保将符合现代综合布线发展的元素糅合进综合布线课程的建设中去。其次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该结合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特点,引入最新的建筑智能化方向的综合布线技术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理论、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作为我们培养的人才目标,以此来设计每次课的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实际工作需要的必要技能为重点教学内容,明确每次课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引入最新的建筑智能化的理念,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局限于课堂,老师为主角,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可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的认知。学习效果自然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有几种可行的方法:
1、现场教学法。讲授网络系统结构时带学生到校园、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公司、通讯和网络运营商等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实际操作、跟班等方式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法。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物教学法。学习布线产品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给学生展示真实布线产品,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一些容易上手的产品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技术辩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教学时,在不同产品以及几种方案的可供选择时,可以采用技术辩论的教学方法。通过技术辩论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实验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在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建设的初期,为了能够节约成本,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教学设备一般沿用的是早起综合布线实验设备。原来的教学设备无法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也无法承载建筑智能化应用的教學需求。实验设备与实际岗位应用脱节严重。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加大对综合布线实验市建设的财政支持。建设新的网络技术与布线一体化实验室,以满足新时期课程教学的需要。
四、工学结合形式简单,效果不好
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简单,内涵少,往往工学结合就是在某一学期集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从事一些简单的甚至和教学内容无关的工作。这样既没有实现“工学交替”,也没有得到锻炼价值。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加深校企合作,加强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校内外专家通过论证共同制定课程的学习计划、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现场一线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适时的安排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锻炼。在对学生考评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职业资格认定。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完成将原先陈旧的教学内容向智能综合化布线内容的转变,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从而符合现实和未来的教育、就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颜正恕 .物联网环境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立体化改革研究.职教通讯。2011年第16期
[2] 武国祥 .综合布线与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3期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DVxbfJNhyS0Yg1YJUpn0Rsl1FYCS F85FE3A2dsfoWmjW77b9B4DfOAWMZ18kWkEAtpn-hlL2MTTZyF8FSzX lK .百度百科
关键词:高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近十多年来,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不再是“广厦千万间”,仅“庇天下寒士”就“俱欢颜”了。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社会对智能化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智能化专业在高职院校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而综合布线课程是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还处在摸索发展阶段,综合布线课程将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出现在建筑智能化专业中还没有一个成熟清晰的思路。所以目前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将本人的一些看法总结如下:
一、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定位不准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是借鉴早期的网络综合布线而来,而早期的网络综合布线智能化方面涉及的内容很少。但在今天综合布线已经应用到了智能领域,如智能大厦、智能物流、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要开设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原因。显然,单纯的借鉴早期综合布线的内容,已经跟不上现代综合布线发展的步伐。因而在对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定位上应该加入更多的智能化元素。首先应该让老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智能化元素在现代综合布线课程中的重要性,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有了这个思想前提,才能确保将符合现代综合布线发展的元素糅合进综合布线课程的建设中去。其次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该结合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特点,引入最新的建筑智能化方向的综合布线技术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理论、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作为我们培养的人才目标,以此来设计每次课的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实际工作需要的必要技能为重点教学内容,明确每次课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引入最新的建筑智能化的理念,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局限于课堂,老师为主角,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可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的认知。学习效果自然差。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有几种可行的方法:
1、现场教学法。讲授网络系统结构时带学生到校园、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公司、通讯和网络运营商等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实际操作、跟班等方式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法。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物教学法。学习布线产品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给学生展示真实布线产品,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一些容易上手的产品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技术辩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教学时,在不同产品以及几种方案的可供选择时,可以采用技术辩论的教学方法。通过技术辩论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的实验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在建筑智能化专业综合布线课程建设的初期,为了能够节约成本,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教学设备一般沿用的是早起综合布线实验设备。原来的教学设备无法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也无法承载建筑智能化应用的教學需求。实验设备与实际岗位应用脱节严重。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加大对综合布线实验市建设的财政支持。建设新的网络技术与布线一体化实验室,以满足新时期课程教学的需要。
四、工学结合形式简单,效果不好
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简单,内涵少,往往工学结合就是在某一学期集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从事一些简单的甚至和教学内容无关的工作。这样既没有实现“工学交替”,也没有得到锻炼价值。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加深校企合作,加强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校内外专家通过论证共同制定课程的学习计划、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现场一线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适时的安排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锻炼。在对学生考评时,也可以引入一些职业资格认定。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完成将原先陈旧的教学内容向智能综合化布线内容的转变,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从而符合现实和未来的教育、就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颜正恕 .物联网环境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立体化改革研究.职教通讯。2011年第16期
[2] 武国祥 .综合布线与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3期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DVxbfJNhyS0Yg1YJUpn0Rsl1FYCS F85FE3A2dsfoWmjW77b9B4DfOAWMZ18kWkEAtpn-hlL2MTTZyF8FSzX lK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