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2010年5月和8月渤海渔业调查数据,结合1959年以来渤海鱼类相关文献资料,对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演替、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动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渤海鱼类群落优
【机 构】
: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0年5月和8月渤海渔业调查数据,结合1959年以来渤海鱼类相关文献资料,对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演替、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动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渤海鱼类群落优势种由个体大、营养层次高的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优质底层鱼类逐渐被黄鲫Setipinna taty、鳀Engraulis japonicus等个体小、营养层次低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并且除黄鲫外,其他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在不断更替中。另外,生物健康度指数(BHI)分析显示,渤海鱼类群落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鱼类资源量急剧降低,尤其在5月,CPUE由1959年的186kg/h下降至目前不足1kg/h,鱼类资源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渤海湾和渤海中部,而辽东湾分布相对较少,并且鱼类资源与海蜇呈交错分布。近年来,渤海增殖放流的鱼类仅有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的资源量有小幅度回升,其他种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资源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演替和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来看,渤海鱼类群落依旧是小型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控制其能流结构。除花鲈外,其他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均不足历史最高资源量的1%,其资源量的恢复尚有很大的空间,增殖潜力很大。
其他文献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观测噪声特性复杂多变、难于准确估计的问题,基于不同测量系统的测量互补特性,提出了针对单次历元的观测噪声特性动态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预设滤波精度为
人类对于自我生存的环境有这样一个认识:世间任何一事物都具有其存在性、个体性、封闭性、复合性和可分性。我们在探讨这一认识时,进一步发现,自然界的任何事物不但具有以上特…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中
采用人工合成废水考察了SBR生物除磷工艺的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R法除磷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除磷工艺,在本试验设定的运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从溶液离子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光谱特征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光纤SPR光谱对水溶液离子成分检测的灵敏特征,基于此并应用于以矿化度为代表的水质检测中。研究通过对不同离
针对有序用电管理工作中的避峰专项预案编制展开研究。基于有序用电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公平合理性为总原则,辅以经济性要求,设计了避峰预案的编制流程,并提出了避峰预案分级分
荷兰物理学家Hendrik Casimir于1948年提出存在一种Casimir力——当计算两个互相平行的不带电导体板之间的能量时,电磁真空边界环境造成两板互相吸引。在经典物理中对两板的
目的探讨椎管内与胸腔沟通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椎管内与胸腔沟通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
电动汽车的无毒、无噪音再加上大多数城市运输都是短途运输等特点,确定了采用电动汽车的合理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