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到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初次开放复位股骨截骨与不截骨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股骨是否截骨对18个月~3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无影响。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国内8家单位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18个月~3岁的67例DDH患儿中,股骨截骨组(41例)与股骨不截骨组(26例)的近期疗效有无差异,评估术后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率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有无差异。

结果

股骨截骨组41例,平均年龄(2.27±0.46)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5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3例。股骨不截骨组26例,平均年龄(1.99±0.38)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3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1例。其他并发症有医源性骨折1例,为截骨组患儿;髋关节僵硬1例,为股骨不截骨组患儿;跛行6例,股骨截骨组3例、不截骨组3例。两组间术前AI、年龄、性别构成及脱位程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截骨组开放复位术后复查AI平均(20.57±6.89)度,股骨不截骨组为(24.21±7.20)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年及2年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回顾性研究提示18个月~3岁DDH患儿行开放复位手术时股骨是否截骨对于术后AI的改善情况、近期AVN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18个月~3岁DDH儿童行开放复位手术时推荐不常规应用股骨截骨术以减少手术创伤,但应综合术中复位难易情况考虑。

其他文献
近年来 ,由于颈部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广泛应用 ,甲状腺癌(TC )检出率急剧增加.预估到2019年 ,TC将成为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1 ] .
日前,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本刊编委、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李校堃凭借多年来在生物制药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的辛勤耕耘而荣膺“全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炎患儿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比较3种干预方式(蛙式抱、Pavlik挽具,宽尿不湿及屈髋外展被动操)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Graf Ⅱ型患儿的疗效,探讨超声随访与X线随访的关系。方法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7个城市7家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409例Graf Ⅱ型DDH患儿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干预方式、诊治经过、影像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评估3种不同干预方式对Gr
目的:调查孕晚期妇女感染B族链球菌(GBS)耐药性以及相关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K-B纸片扩散法检测GB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再以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
流感嗜血杆菌(Hi)根据有无荚膜分为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THi)和无荚膜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其中NTHi是人呼吸道的常见共生体,但常引起婴幼儿黏膜感染 ,甚至侵入内部组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指数变化的特点,探讨DDH闭合复位的最佳干预时间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4年7月间7家医院277例DDH闭合复位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结果277例患儿中,男34例,女
目的探讨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和空心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Delbet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儿童医院,因股骨颈骨折(DelbetⅡ、Ⅲ型)接受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14
目的:探讨孕7-10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接诊的86例孕7-10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
隐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尤其在鸽粪中菌体含量很高 ,其大多由吸入途径进入呼吸道 ,引起肺内感染 ,同时具有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倾向.隐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 ,通常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