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趣史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市面上的食用油品种越来越多,诸如:花生油,葵花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等。面对众多油品选择的现代人,可能会好奇古人到底吃的是什么油?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
  先秦:只有动物油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的。狩猎时代的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油最开始叫“脂”或“膏”。《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油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油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关于“膏”和“脂”,还有另一种解释:凝固成固体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
  汉朝:最先榨油的是芝麻
  最早的榨油原料是芝麻。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的同時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多西域的农作物种子: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等。因芝麻是被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
  据史料记载,在西晋以前,芝麻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食物烹饪中了。而南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记载:白胡麻和八棱胡麻这两个品种,白胡麻的油要多些……从《齐民要术》这本书中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芝麻已经有不同的品种,人们在榨油过程中已经知晓了哪个品种的含油率更高。
  宋代:啥都要用油煎一遍
  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今天的山西)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亦食鱼油。”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油炸食品的热爱也是前所未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元代:详细记载油榨车
  元代王祯所著的《东鲁王氏农书》第一次记录了榨油器具。在这本书的章节里,详细记录了油榨车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文中详细的记载了器械构造以及原料的破碎、蒸炒、制饼和压榨的过程。这种榨油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某些农村地区还能够看到这种古老的制油方法。
  明代:油料作物大排名
  问世于晚明的《天工开物》中,详细的介绍了十余种油料作物的出油率、油品的性状及优劣排名:最好的是胡麻、莱菔子(萝卜籽)、黄豆、菘菜子(白菜籽);其次是苏麻、芸苔子(油菜籽);再次是茶籽、苋菜子;最差的是大麻仁。
  对于制油工艺,书中还提到了一种“水煮法”,从蓖麻和芝麻中取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水代法。用水代法制取的芝麻油,就是现如今的“小磨香油”。
其他文献
布票,也称“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其自1953年开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是国内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百姓过冬需要预备布匹和布制品,这时就要用到布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但随着它退出历史舞台,其收藏价值却逐年提升。目前国
期刊
父母的爱情犹如一出戏,演绎着酸甜苦辣。无论风里雨里,无论青丝白发,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他们都手挽手心贴心。  20世纪60年代初,父亲家一贫如洗,只好辍学在家。母亲和父亲登记结婚后,建议父亲重返学校,而19岁的母亲随我大舅去了鞍钢上班,月工资50元。母亲每月从牙缝里节省下来30元,寄给父亲做生活费。后来,母亲放弃鞍钢转正的机会,回老家与父亲完婚。我长大后曾问母亲,您继续上班,让父亲去东北,不就两全
期刊
会议
出差多日刚回家,妻子就一本正经地跟我说:“跟你商量个事,你必须全力支持和帮助.”我打趣道,难道开公司不成?妻子一笑:“还真让你说对了,跟开公司沾点边,小区门口那个我们常
期刊
在“清风老年”杯廉政主题征文活动中,我们市老干部文友会几位老同志开了一次座谈会,与会老人们的一席话,让笔者颇有感触.rn他们说,虽离退休,仍要清正廉洁,事事处处不能为自
期刊
在固体推进剂粉体组份中添加化学组份国内外均已采用,该添加剂具有防静电、防结块性能。作者用物理方法控制和消除推进剂组份在加料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方面,取得了与化学包覆方法
早就听说“北有神农架,南有神农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40公里处太行山南麓的神农山,有闻名遐迩的“华夏三绝”:一绝美人猴,二绝白松岭,三绝白皮松.
期刊
有一次,我因事走进某报社一个编辑室,部主任看见我来了,很高兴地对坐在一旁那位年轻的女编辑说:“你毕业后来报社,不是老打听庄电一吗?你看看这是谁?这就是庄电一老师!”这位女编辑立即站起来,惊喜地问:“你真是庄电一?我在兰州大学上学时,看到教材里有对你的介绍呢。”部主任半开玩笑地说:“年轻人不懂规矩。庄电一也是你能叫的?要叫老师。”我连忙说:“名字就是供人叫的嘛,没关系,怎么叫都行。”  我真的不在乎
期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