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哲学与伦理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企业经营者把所谓的经营“技巧”看得重于一切,而忽略了基本哲学与伦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上的“聪明”可谓无所不能,但却缺乏对智慧、信仰、道德、人性等的尊崇、敬畏和笃行。失去哲学之光指引和道德星光照耀的商业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失去良知和底线,导致伦理危机乃至社会危机。这不能不引起一切有良知企业的忧虑和警醒。
  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只重视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作用,轻视或否认哲学与道德的作用,认为哲学、道德不过是些空洞的东西。这与企业发展规律相去甚远。IBM的开拓者、伟大的企业家小托马斯·沃森说过:“一个企业的基本哲学对成就所起的作用,是远远超过技术或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发明创新和时机选择等因素所能起的作用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强调企业要把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人为什么活着?”“作为人,何为正确?”“以善恶,不以得失来作判断” 等作为基本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经营之舵不偏离正确航向。
  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干脆以哲学不能直接赚钱为由,相信哲学无用论。事实上,哲学的“不用之用”或者大用之处在于:它不是宗教,却给人以信仰;它不是艺术,却给人以美感;它不是科学,却给人以真理;它不是知识,却给人以智慧;它不是技术,却给人以力量;它不是谋略,却给人以大格局;它不是工具,却给人以方法论。它通过反思与追问,寻求世界的本质、人的意义与价值。这是哲学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哲学、伦理赋予企业经营以灵魂。人若没有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企业如果缺少灵魂,也不会焕发生机。正确的经营哲学和伦理是企业健康发展和长寿的必要条件。
  为了加深对企业经营与哲学、伦理的理解,读读下面这组文章将是有益的。
其他文献
一  战国时期,七雄相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用武力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随后又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巩固中央专制集权的严厉措施,废分封制,设立郡县,整齐官制;统一道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专任刑法,轻罪重罚。中国历史经由秦王嬴政之手,出现了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重大转折。  大秦王朝建立不久,很快就露出了它的虎狼本性。尽管如此,文人们仍对嬴政怀着一定的幻想,他们承袭战国“处士
忧患感(或危机感)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品质。孟子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笔者不信奉孔孟之道,但这段话内涵深刻,值得警醒。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