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探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防地下室战时起着保护室内人员和战备物质免遭敌人武器破坏的作用。文中根据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的特点, 阐述了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型, 对平战功能的转换及通风管作了论述,旨在完善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 通风 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人防地下室肩负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战备效益三大功能,是人民防空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正确、合理的设计是实现这三大功能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地摸索和完善,以确保人防地下室各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通风系统简介
  1 平时通风
  保障防空地下室平时功能的通风。
  2 战时通风
  保证防空地下室战时功能的通风。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方式。
  (1)清洁通风
  室外空气未受到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战时只要防空地下室尚未受到核、生、化武器的污染(包括次生害造成的污染),就可实施清洁式通风。
  (2)滤毒通风
  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称为滤毒通风。当防空地下室外的空气遭受敌人核、生、化武器的污染,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空气必须进行除尘滤毒处理,并将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废气靠超压排风系统排到室外。
  (3)隔绝通风
  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隔绝通风是把防空地下室内部空间与外界连通孔上的门和管道上的阀门全部关闭或封堵,利用防空地下室本身的防护能力和气密性,防止核爆炸冲击波、放射性尘埃、毒剂、生物战剂或次生害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等对掩护人员造成毁伤的一种集体防护方式。在战时外界空气污染的情况下,滤毒设备失效或更换滤毒设备时,应转入隔绝通风状况。
  战时防护通风系统的设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型
  人防地下室除了少许的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以外, 就是一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度密闭性的空间, 战时防护等级不高, 使用人员多、密度大, 出于平战结合的考虑, 一般防护体内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战时防护通风系统; 平时地下室送、排风系统; 地下室火灾时消防排烟和排烟补风系统。
  1送風系统
  (1)送风系统的设置。战时防护通风系统应具备和满足清洁式, 过滤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三种通风方式。
  清洁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未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时的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已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 但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又是专用滤毒设备可以清除时的通风方式。隔绝式通风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周围的空气被污染, 但污染情况不明或被核、生、化武器及各类武器造成的次生灾害污染过大, 超过了专用滤毒设备的清除能力等特殊情况而实施的内循环通风方式。
  (2)送风系统设备的选型。设备选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送风机, 粗过滤器, 过滤吸收器以及防爆波活门的选择计算。常用的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有DJF- 1 型和SR- 900 型两种, 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也有F270- 1 型和F270- 2 型两种。一般使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作为人防送风机。粗过滤器不仅用以平时处在清洁通风时滤除空气中较大颗粒的灰尘, 而且用以战时滤除粗颗粒爆炸残余物、毒物和放射性物质, 较常采用的是LWP 型油网滤尘器, 又分D 型和X 型两种,它们都是片式或称块式结构, 必须控制通过每块除尘器的风量,就以800 m3/ h~ 1 600 m3 / h 为宜, 实际工程中常用管式( 匣式) ,立式和人字形三种方式。防爆波活门一般由建筑专业选定后, 再由本专业校核通风量。
  2 排风系统
  (1)排风系统的设置: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消波设施、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实现清洁式、过滤式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 并在过滤式通风时, 使清洁区内形成不小于30 Pa 的超压。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 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 二等人员掩蔽所、电站控制室应保证每小时不少于40 次, 其他类型的防空地下室的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 每小时应保证不少于50 次, 而当设有两道防毒通道时, 应保证靠近出入口的一道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对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进行校核计算, 假若满足不了要求, 应通过增大过滤通风量或减少防毒通道的体积来提高换气次数,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排风系统设备的选型: 排风系统相对防护送风系统来说, 设备少, 管道简单, 设备的选型主要是防爆波活门, 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风活门的选择计算。防爆波活门的确定同送风系统, 若平时通风与战时通风合用消波设施时, 应选用门式防爆波活门, 自动排气阀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数量按滤毒通风量由下式计算:
   n= L j -L i / Lp 。
  其中, L j 为过滤式通风的进风量, m3/ h; L i为规定超压下的漏风量, 按清洁区容积的4%计算, m3 / h; Lp为自动排气阀在规定超压下的排气量, m3/ h。当P = 40 Pa 时, YF-D150, YF-D200和PS-D250 型最大排气量分别为190 m3/ h, 300 m3 / h, 800 m3/ h。
  三、战时与平时通风功能转换
  战时通风方式是按照:清洁通风--隔绝通风--滤毒通风--清洁通风来转换的。临战初期,首先按战时清洁通风方式运行,室外一旦染毒,立刻进入隔绝通风状态,但是防空地下室内部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仅有几个小时。此时,必须利用空气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及时监测战时室外染毒情况,一旦室外毒剂成分及含量降到允许范围内,应及时将通风系统转换至滤毒通风方式,滤毒通风一段时间后,通过空气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对室外染毒空气的不间断监测,毒剂成分及含量降到允许范围内,可将通风系统再转换至战时清洁通风方式。
  四、设计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风管选材
  人防通风管道管材包括2~ 3mm 厚钢板和普通的镀锌铁皮。其中进风防爆活门扩散室与粗效过滤器、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到风机的吸入口之间的配管、密闭墙预埋短管及防毒通道内使用的排风管应选用2~ 3mm 厚钢板制作; 送风机出风口之后的风管应选用普通的镀锌铁皮制作。
  2密闭隔墙预埋短管
  当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 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其做法与一般通风系统的预埋管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可采用6mm 厚的钢板制作, 直径应比风管直径大200mm, 采用T42 焊条圆周满焊, 焊缝高6mm。
  3排风管路布置
  排风管路的设计应力求使简易洗消间和防毒通道内部得到充分换气。将通向简易洗消间的自动排气活门设在高处, 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的连通管设在低处, 排气出口设在高处, 并相互错开, 可使整个空间得到充分换气。平面布置时还要注意防毒通道内进排气口不要靠得太近, 应错开布置。
  3旱厕
  在《民防规范》中对旱厕在人防工事中的平面布置未给出具体的文字性规定,故有些建筑设计人员将其随意布置在人防工事内而不与简易洗消间相邻。在滤毒通风时,人防工事内无机械排风,而机械送风量是一定的,为保证旱厕内有一定的换气量,则必须为其单独另设一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及竖井,而防毒通道内又要求有一定的换气次数,这样势必导致送风系统无法同时保证二者的最小换气量要求及超压排气的要求。为此,建议首先将旱厕布置在与简易洗消间相邻位置上,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大量兴建, 且这些城市绝大多数都是1、2、3 类设防城市, 要设相应面积的人防地下室, 要求“长期坚持, 平战结合”。而通风在人防地下室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健,刘安田,金黄梅,赵梅.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J].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3(04)
  [2] 张晓伟.浅谈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J]. 山西建筑. 2010(18)
  [3] 辛远.浅谈人防地下室电气设计[J]. 山西建筑. 2007(34)
  [4] 王瑞华,米振通.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设计[J]. 甘肃科技. 2008(12)
其他文献
本文论证了特高压1000kV晋南荆工程一般线路段架线施工的流程、施工方法及要求。
文中对建筑电气进行了相应的概述,对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结构钢筋的防雷接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文章依据本人今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选型的条件,并进
土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参差不齐,而清水混凝土施工是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通过选料、配料、浇筑、养护等,才能够完成整道工序。然而在实施施工中,清水混凝土结构仍然不可避免
针对碳纤维新型导线结构本身和工艺特性,不同与普通钢芯铝绞线的特点,在架线施工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了施工中的架线安全和工艺质量,并且根据其工艺特性提出了一些施工改进
电子工业虽然从整体上看是相对低能耗的产业,但目前节能减排问题依然突出,也正因为如此,电子工业也具有很大的节能降耗的潜力。本文阐述了当前工业中电子技术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影响工程建设综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控制工程质量需要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作为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兩项重要内容,一直是我们工程管理和控制中的重点所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本文主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两大方面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
摘 要:文章主要是针对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当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同时总结了安装当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建筑;机电设备;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的问题  1.1 连接松动  螺栓螺母连接是机电设备的常用安装连接方法,当连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  失
在建筑界内出现了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堂而皇之的将低碳这个词用在自己的设计说明之中,但实际根本就没有从这个词真正的根源思考,鉴于这种情况从理论根源阐述低碳这一词
[摘 要] 一个城市需要有吸引力。在今天越来越快的城市发展速度中,居住其中的人们又越来越渴望“慢一步”的品质生活。而合肥这样一个不大而又有一定内涵的区域,如果将“慢生活”的特色加以提升和优化,会更加具备吸引力。  [关键词] 合肥;慢生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人们对“慢生活”空间需求的不断扩大,“慢城市运动(slow city mov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