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鳝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各反应因子、引物退火温度和循环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黄鳝的最适ISSR—PCR反应体系,25ul反应体系中含2.5mmol/L Mg^2+,250umol/L dNTPs,0.25umol/L引物,1.0U Taq DNA聚合酶,30ng DNA模板。最佳反应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48—57℃复性408(随引物而确定),72℃延伸1.5min,循环次数40;72℃延伸10min。利用所建立的ISSR反应体系,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多态
其他文献
采用摇瓶培养重组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并分泌重组人bepcidin至胞外,经等电沉淀,凝胶过滤纯化,电泳检测样品纯度,通过Westernblot检测小鼠内皮细胞中hepcidin对GFP—FPNl及
旨在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KM鼠体内的抑瘤效果。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15μg/m1)、中剂量组(25μg/ml)和高剂量组(50μg/ml),观察
将连接编码甘油脱水酶的基因重组质粒pEtac-dhaB和连接编码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aldh的重组质粒pUCtac共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产3-羟基丙酸重组大肠杆菌JMl09(pUCtac-aldh,pEtac-dhaB
内容简介:本书概括了我国的动物流行病学工作者超过半个世纪的鼠疫预防与控制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工作成果。全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鼠疫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自然
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动物病原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最新进展。
以野生山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嫩叶、一年生枝韧皮部和成熟叶片为材料,分别用CTAB,改良CTAB+高盐+5%PVP和试剂盒3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测OD值、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S
黄美荣,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直辖市级人才基金等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6国出版的①hemical Reviews
07年5月12日,CMO(China Manufacturer Online)美国公司执行总裁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厂商网签定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CMO美国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全球买家采购商采购中国厂商产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