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全反式维甲酸-缬氨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检测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4种新型稀土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和TG-DTA等技术手段测试,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L2L'·nH2O(RE:Nd3+,Eu3,La3+,Sc3+;L=全反式维甲酸;L'=L-缬氨酸).利用MTT测试法,检测了配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与稀土硝酸盐、配体全反式维甲酸和L-缬氨酸对3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三元固体配
其他文献
在红海的惯性思维里,人们一般会关注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而蓝海的眼光,则从市场需求出发,重在为买方提供价值,开创新的商机。
通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R)中的羟基与石墨烯氧化物(GO)中的羧基发生的沉淀反应来制备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然后利用溶胶-凝胶及高温热处理方法制备磷酸钒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利
壳聚糖(CTS)在N2气保护下以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AIBME)为引发剂接枝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碘乙醇溶液并与明胶溶液共混制备CTS-PVP复合碘膜。通过红外(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
以邻氨基苯甲醇为原料进行催化脱氢反应,经过对催化体系的一系列筛选,最终采用[Ru Cl2(p-cymene)]2/Ag OTf共催化体系,使邻氨基苯甲醇发生催化脱氢和芳基端炔发生交叉偶联反应,
由德阳日报社印刷厂主办、北京科雷阳光和成都印通公司协办的“彩色报纸印刷座谈会”于2008年8月15日上午在德阳市举行。来自四川各地的印刷企业负责人对德阳日报印刷厂积极
印机制造业起步晚,国企改革步伐缓慢,民企的融资渠道缺乏,我国小胶印机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0.25 mol/L Ta Cl5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钽是受扩散控制、两步骤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过
将具有温度响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到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上,制备温度响应型纤维素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g-Cell)纳米纤维水凝胶。研究接枝单体(N)与纤维
微波辅助合成了取代席夫碱铜金属卟啉.实验结果表明,取代苯甲醛与四(对氨基苯基)铜金属卟啉的缩合反应速率和产率与芳香醛取代基的种类有关,含吸电子基团的芳香醛大于含给电子
研究了3种发光材料聚芴(PF)、5,5'-双(9,9-二辛基芴)-2,2'-联噻吩(F-T-T-F)和4,7-双(5-(9,9-二丙基芴)噻吩)苯并噻二唑(3FT-BTD)的固态化学发光。将这3种材料吸附于滤纸上得到了相应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