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均为手术治疗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碱剩余指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优势,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重症患者;神经外科;气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82-002
  神经外科当中的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病情发展快、神经损伤以及昏迷,临床症状涉及到呼吸困难、咳嗽反射减弱、舌根后坠、排痰困难,在抢救过程中一般需要应用气管切开术及时对气道进行开放,并维持呼吸的通畅性,所以对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会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以对比分析方式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的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均为手术治疗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1至73岁,平均年龄(58.4±3.5)岁;实验组患者年龄32至74岁,平均年龄(57.5±3.6)岁。两组患者多项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措施首要步骤是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判断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循证护理的问题涉及到有效吸痰、合理气道湿化方法、感染控制问题以及部分细节护理问题。通过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搜寻文献、咨询专家以及交流讨论最终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1)有效吸痰。由护理人员掌握吸痰的具体指征,并采用听诊器在吸痰之前对痰液的位置进行明确,吸痰时提供2分钟高浓度吸氧,吸痰过程中需要先将气管套管内部的痰液进行吸取,同时将吸痰管反折插入到气管当中,将负压打开后旋转并退出,护理人员在吸痰操作时需要保持动作轻柔,规避抽动问题;(2)气道湿化。采用灭菌用水作为湿化液,采用呼吸機湿化罐加温湿化;(3)感染预防。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强化感染预防控制的意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基础原则,并落实消毒处理方法,在必要情况下佩戴手套,采用一次性的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管道以及吸痰管等物品。对于循环使用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处理,维持病房环境,定期做好地面消毒与空气消毒,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工作。术后将无菌纱布覆盖在手术切口位置,保障切口皮肤的干燥与清洁,及时更换药物,更换操作必须做到无菌处理;(4)气管套管护理。将气管套管固定好后对套管的松紧度进行适当调整,并以颈部、带子之间能够放入一个小手指为标准,做好气管内套管的消毒处理,并在适当时间后对气囊放气,维持气管套管通畅性。
  1.3观察指标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临床指标。临床指标以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碱剩余指标为主。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碱剩余指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优势,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凶险,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都比较高,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式,促使呼吸道通畅性是决定抢救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实行气管切开术后提供气道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循证护理是1991年被提出的护理理念,其主要是围绕临床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愿望,并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让护理计划本身更加符合患者的康复需求。在本次研究中,因为患者发生并发症以及气道通气质量较差的可能性较高,所以采取了有效吸痰、气道湿化、感染预防、气管套管护理等护理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碱剩余指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气道通气功能,同时对于各类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有明显帮助,值得在临床中普及。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紊乱、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方法治疗之后,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者经过积极的有效治疗,愈合较好。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8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7
[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90例成人慢性腹泻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治疗组时间少,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是2例和6例,不良反应率分别是4.4%和13.3
目的:研究两种来源不同的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和KYSE510分裂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差异。方法:利用MTT实验和侵袭实验,在体外分别检测EC109和KYSE510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和侵袭能
三丁基锡(tributyhin,TBT)是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并且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TBT的致毒机制。从目前研究来看,TBT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包括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的体内外抗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方法:收集8名健康献血者和8名宫颈癌患者的新鲜外周血,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分离外周
目的:研究低浓度N-甲基-N′-硝基-N-亚硝胍(MNNG)诱发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形成的二聚体,干扰了EGFR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EGFR胞内域真核表达的载体,
在解题目中,如何避开题海战术,发挥题目的最大作用,是我们最希望知道和掌握的,因为这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下面就一个简单的题目,作简要分析。
当今世界科技就是生产力,科学主宰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最直接表现——创造力,体现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而创造力的出现,必须以严密的创造性思维为基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时,使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参考组,一组为使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不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显著率64.44%,总有效率为97.78%,参考组患
目的分析讨论新活素和左西孟旦应用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8 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