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再战逐梦火星

来源 :科技传播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nl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的秋天,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发射失败,随之失联的还有搭载其上的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第一颗探测器——萤火一号。"很难过。"和所有参与萤火一号载荷研制的科研人员一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究员张爱兵心里不甘却又无奈。萤火一号上的等离子体探测包,就来自他们的团队。2015年9月,这支团队重整旗鼓,承担起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载荷任务,负责研制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
其他文献
对南京湖山地区黄龙组地层剖面微相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晚石炭世下扬子地区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对恢复下扬子板块古地理、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湖山地区黄龙组的岩石以泥晶颗粒灰岩为主,其次为亮晶颗粒灰岩和泥晶灰岩。根据岩石薄片特征识别出6大类、18种岩石微相类型,再根据各种微相类型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及其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共划分出5种微相序列组合。主要微相类型及微相序列组合反映了黄龙组的沉积环境为开阔潮下带、局限潮下带、潮坪及浅滩环境。
库鲁克塔格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其中发育有大量新元古代岩浆岩,为进一步明确这些岩浆岩的成因,探讨区域地质演化过程,本文对库鲁克塔格地块西段的卡乌留克花岗闪长岩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嫦娥四号着陆区发现了许多坑缘呈破碎石块状的小型撞击坑,其直径大多在亚米级,过去对于这种小尺度撞击坑的研究大多源于Apollo、Surveyor、Ranger系列任务,然而当时获取的影像质量较低,且并未覆盖月球背面。小尺度撞击坑在月球表面分布十分广泛,与月球最表层的演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嫦娥四号任务获取的高分辨率全景影像,统计了8、9、11~15月昼影
为探讨东昆仑东段巴隆羊粪沟地区中酸性岩脉的成因和演化,对采自该区的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定年和主、微量元素测定.结果 显示,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脉和闪长玢岩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