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了常见电镀ABS的无铬电镀性能。分析了不同厂家电镀ABS粗化后表面的差异,并对比了各自的镀层结合力。随后,研究了橡胶含量、粒径和树脂基体的极性对ABS无铬电镀性能的影响。通过结合镀层拉拔力和粗化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讨论了ABS的各个组分是如何影响其无铬电镀性能的。为后续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了常见电镀ABS的无铬电镀性能。分析了不同厂家电镀ABS粗化后表面的差异,并对比了各自的镀层结合力。随后,研究了橡胶含量、粒径和树脂基体的极性对ABS无铬电镀性能的影响。通过结合镀层拉拔力和粗化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讨论了ABS的各个组分是如何影响其无铬电镀性能的。为后续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利用玻璃微珠填充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结合三层共挤、光电雾度测试仪、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制备高性能LLDPE散光膜,研究玻璃微珠对薄膜材料散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膜光学性能随着玻璃微珠粒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玻璃微珠粒径为2μm时,光学性能最理想,雾度及透光率分别为91%、95.1%,同时玻璃微珠显著改善薄膜的断裂特征,表现为显著的韧性断裂,进一步改善薄膜的力学性能。
在磷酸酯分子结构中,酯基的结构、数量和取代基类型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性能影响不同,本研究以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二苯酯(RDP)和卤代磷酸酯(TCEP)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磷酸酯/PMMA透明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不同结构磷酸酯对PMMA可见光透过性能、热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吸水性能影响。研究发现,磷酸酯/PMMA复合材料可见光(380~780 nm)透光率都在85%以上;TEP或TCEP质量分数达到20%时,PMMA达到UL94 V-0级阻燃性能,而RDP质量分数达到25%,并
一种α晶成核剂和一种β晶成核剂分别被引入到含有大量滑石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力学测试、收缩率测试、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即使滑石粉大量存在,额外添加少量成核剂仍可对复合材料的刚性、韧性、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及结晶行为产生影响。两种成核剂皆表现出较高的诱导成核能力,两者带来的效果差异在此也进行了比较。
向极性聚氯乙烯(PVC)基体中引入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溶液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善了GO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材料结构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GO的含量及层状结构对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增加了体系的模量和动态力学性能,层状结构具有多种声学性能,能有效提升体系的隔声性能。当GO质量分数为1.5%时,GO/PVC复合材料在2000 Hz处隔声量可达51.52 dB,在1000~6300 Hz范围内平均隔声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