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

来源 :环境保护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国家监测的室外PM2.5质量浓度大数据,对全国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室外PM2.5污染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2.5污染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新疆西部等地域大部分城市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汾渭平原、新疆的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污染较为严重.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5个典型城市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室外PM2.53年滑动平均浓度不断降低,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负值且绝对值均大于0.829.
其他文献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兰州国控点污染监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3月15~20日发生在兰州地区的一次沙尘污染过程以及2018年12月2日的沙尘、逆温层配合的污染过程,对兰州地区沙尘污染天气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了兰州地区的2种不同类型沙尘污染天气的特点.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春季沙尘污染天气的污染组分及气象场要素,得出兰州春季沙尘颗粒物的污染起源于北部沙漠戈壁一带,污染天气的特点呈现出污染周期长,污染物成分单一的特点;冬季沙尘污染在逆温层的配合下会加重沙尘污染
水力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简单可靠、绿色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离场景,特别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诸多关注.概述了运行操作参数(进料流速、进料浓度、进料压力)、结构设计参数(溢流管插入深度、底流管直径、回流角)、旋流器构型种类(W型、抛物线型、圆柱形)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操作参数可增强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溢流管插入深度与圆柱体横截面直径比值(L0/D)为1.0时产生的流场更有利于分离;底流管直径存在最佳设计范围;旋流分离器与水源热泵联用吸入角为90°时效果最好.水力旋流器的分离作用
在低有机负荷区间(1.2~3.6 kg/(m3·d))内升降有机负荷率(OLRs),探究其对好氧颗粒污泥(AGS)的形成及污染物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提高OLRs,可促进颗粒污泥形成系统生物量增加;AGS形成过程,TP与TN去除效果逐步提高至98.75%与91.40%,且COD与NH+4-N去除率均高于95%.连续降低OLRs时,大颗粒污泥出现裂解,TP与TN去除率降低;碎片再颗粒化时,TP去除率有上升趋势,而TN去除率随OLRs降低而降低.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OLRs波动系统培养出的优势菌为P
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近年来广受关注.文章通过采样测定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附近水系中11处表层沉积物和水中PAHs,分析可见研究区域内PAHs主要存在于表层沉积物、区域内沉积物和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来自于石油源以及煤、草、木材等生物燃料的燃烧.通过生态风险水平分析,水体中PAHs的生态风险为中低风险,暂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但部分PAHs单体存在一定潜在生态风险,仍需持续监测和关注.
文章制定了包含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3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以辽河流域社河控制单元为例,建立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结果显示,2013~2018年社河控制单元水环境承载力由临界承载过渡为安全承载,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仍需要提升总氮的水环境承载力,而水资源是制约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以晋冀蒙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熵值权重法、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晋冀蒙省际交界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城镇化滞后、生态环境超前”型的“濒临协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不断转向“城镇化滞后、生态环境超前”型的“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基本上呈现低关联度关系特征.建议应加快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的潜在危害更为突出,在已建和新建的重大基础设施持续增多的背景下,可能会对各种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本文在分析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现代化监测预警体系构建、跨区域综合管控、重点区域专项监管、制度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形势,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修法,将碳中和纳入法律,依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成效显著.本文介绍了欧洲地区整体立法进展和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修法情况,梳理分析了法国、丹麦、芬兰三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历程、机制和成果,借鉴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坚持先立后破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路线图,发挥专业机构在科学立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立法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法律保障.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缓解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手段,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以改善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质综合指数为基础,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同比改善程度”双指标约束的原则,测算资金分配方法,同时选取2018年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国控断面水质数据,进行举例验证,湖南、江西、重庆、湖北、贵州等省(市)由于水质现状及改善程度较好,拟分配的资金应较多,该方法可为国家有效分配中央财政资金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环保产业园的建设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价环保产业园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园区建设,掌握园区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分析园区的技术创新系统,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支撑3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构建园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评价案例园区与对比园区技术创新水平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分析环保产业园区在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