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探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实验教学是获取和巩固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生物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事实和现象、生物概念、生物规律和原理。概念和规律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核心。然而,概念的形成要经过科学抽象,这个抽象过程一般来是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探索生物规律时,无任是从实验出发,分析概念总结规律,还是先用理论推出结论或提出假设,然后再用实验加以验证,都离不开实验教学。因此,实验是进行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无任是探索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都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两种实验都具有获得和巩固知识的功能。通过实验,既能验证我们老师讲课内容的正确性,也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有关技能的掌握。
  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能推动他们努力学习。其次,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生物学实验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思考性,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能唤起学生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积极性。所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意味着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意味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有了积极思维,就必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知识、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物功能等种种生物现象,这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加强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优良品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思想,重视实验教学,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的能力
  学生实验中,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I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I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I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又如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目的是,这两种染料易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会影响观察。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会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 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四、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要询问一下,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其他文献
无人机作为军事领域重要的勘察手段之一,能够为军方提供准确可靠的情报,为军方的下一步行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无人机已
摘 要: 创设有目的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探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身上的求学愿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由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素材,注意结合教材创设有趣的课程内容。创设平等的氛围情境,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投入到问题的情境之中,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严谨性;抽象性;激励性;创新
分析了皮带机改向滚筒窜轴的原因,介绍了改向滚筒窜轴后的维修方法、步骤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