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数学中如何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逆向思维,即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反过来思考问题,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是通过问题的结果联想到原因,进而提出反向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创新性解决方案是正向因果思维方式无法得到的。事实上,逆向思维已经被教学工作者广泛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并且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各地高中院校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逆向思维数学教学应用过程中,也有因方式方法不正确而阻碍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的情况,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而后提出几点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建议,希望对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前言:逆向思维讲究的是由结果思索原因,它是一种解决问题从反方向着手的思维模式。逆向思维具有创造性,可谓是数学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加强高中生的逆向思维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高中生是否具备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取决于其能否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之间自然地转换,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
  一、高中数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逆向思维向来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样也就促使了许多数学结论的出现,数学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案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运用正向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根据教材例题解题方法,按照因果关系来讲解,这种传统固化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创新,不具新鲜感的教学思维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数学课堂达不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总的来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思维模式单一,忽略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通过在高中数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的实践教学结果可以看出,逆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解题速度,他们的思维模式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逆向创新思维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再惧怕数学学科,对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逆向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为追求教学成绩而急于求成,要让逆向思维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压力负担,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平时数学课堂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加入逆向思维训练,正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当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后,数学教师再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这种思维转换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二、高中数学中如何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一)挖掘互逆因素,培养逆向思维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逆向思维,而且将逆向思维能力充分运用到数学教学之中。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除了参照教案正向思维讲解外,还应具备挖掘互逆因素的意识,从正反两方面研究教材,在正面讲解之后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通过多种思维教学,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例如,指数函数的性质“底数大于1时,函数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其反面“指数函数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时,其底数大于1也成立。在教学中挖掘互逆因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还可以采取对比式教学方式,高中数学中有许多的互逆内容,教师在挖掘出互逆因素之后,将其进行对比讲解,并与学生一同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对比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并加以应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挖掘逆向因素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二)在概念教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许多的数学概念、数学定义都是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概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以往的概念教学中,从左到右理解概念是教师和学生惯用的正向思维,在逆向思维渗透到教育教学之后,概念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理解概念的本意和常规应用,还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反面思考,以便理解概念更加深入透彻。例如:对于一个凸多边形来说,其内角中最多含有多少个锐角?学生可以很容易通过正向思维回忆起凸多边形定理,即凸多边形外角中钝角的数目最多为三,那么从逆向思维将定理进行转化,即可得到凸多边形内角中也是最多含有三个锐角。在完成学生原概念的教导任务之后,即使教学大纲并没有对于逆概念定理的讨论进行规定,教师也要主动地对逆概念定理进行探讨,在逆向思维学习方法的影响下,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现知识的存在。
  (三)在习题讲解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例1:对于满足0≤p≤4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圍。
  通常学生习惯将x作为未知数,将x2+px>4x+p-3看作是含有参数p的关于x的二次不等式来直接解题,因为有参数p存在,这道题目就变得非常困难。但是若从逆向思维思考,将参数p当做变量,x为常数,那么二次不等式则变成关于p的一次不等式,把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求解。
  分析:从正向思维思考本题,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然后再转为求有条件的最值,虽然会得出结果,但是解题过程复杂。而从逆向思维角度联想到椭圆定义,题目则可简单化。
  本道题从正面思考情况复杂,要分好几类,不易得到结果。可以从逆向思维进行思考,通过“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可得出其对立面是“三个方程都无实数解”,那么则可从三个方程都无实数解时求出a的范围,而后对该取值范围取补集,即为本题所求a的取值范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不仅是培养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逆向思维解题训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形成多元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打破正向思维常规,大胆创新,先果后因反向思考可使解题方法更加简便,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激发数学兴趣。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紧密相关,正向思维是常规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且在数学教学中更容易应用,但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数学中,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要加大逆向思维训练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国福.高中数学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7(02):12.
  [2]蒋庆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逆向思维”为主[J].科教导刊,2015(11):44.
  [3]王华梅.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4(08):13-15.
  [4]刘洪章.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逆向思维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04):44-46.
  [5]汪燕铭.帮你学好高中数学[J].中学生数学,2017(02):30-34.
  作者简介:陈怡(1983.09——),女,汉族,福建福州,学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现工作单位:福建福州格致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自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选项课”的概念,要求学生在高中体育课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将他们区分开来按项目教学。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属于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常规选项。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不少教师都将分层学习法运用到选项教学中,且取得不错的成效。本文以分层学习法在普通高中排球选项课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同时罗列出部分恰当对策,
期刊
摘 要:当前思维导图在各个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完新知识之后会很快的忘记,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和联系。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课程的基本特点合理的设计思维导图,通过科学的手段教会学生进行绘制并且有效的应用,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果,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思维导图对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有帮助,提高学生开发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普遍上升,高中生对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产生较强的畏难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夯实数学学习,辅助学生克服困难。本文分析了高中阶段数学情境创设的方式,探究情境创设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数学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设情境;数学教学;积极影响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一份高考试卷如何把抽象的地理实践力渗透其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如何在考场上显现?又如何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高考题;地理实践力;考查与提升  伴随着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落幕,上了热搜的高考地理除了让考生们叫苦不迭,也再次传递给所有一线教师一个重要信号,“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落实不再是停留在口号和文字上的要求,而是真实的教学要求和准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中学生的独特的心理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了采取何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知识,健全人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美术;教学  引言:中学美术课融合了欣赏探究、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究。从赏、评、析、践等多个角度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而这一时期的学生理性思维日趋成熟,他们使用理性逻辑思维,通过分析和
期刊
摘 要:抛锚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设定的问题背景中被激发出学习的需要,之后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钻研和实验运用等手段共同解决既定问题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应用需要参与教学的每个角色的共同努力,笔者将在本文对抛锚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引言:根据对近年来相关文献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高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展,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就是问题链教学法难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一个有效的应用。因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为研究方向,对问题鏈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构建;问题链;高中数学  引言:问题链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深耕于现实生活,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质量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议题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有更为深刻的思考,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  议题式教学通过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进行创新,为学生创设了更为贴近现实的教
期刊
摘 要:根据前期对360名理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数学焦虑产生的原因,本文我们针对数学焦虑的产生原因及分析进行探究,切实提出实际的解决建议,希望能给一些教师、学生带去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数学焦虑;产生原因;对策分析  前期我们课题组对我校360名理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做调查总结。调查结果知,有23.7%的同学因为不喜欢数学,从而没学好数学,有17%的学生害怕上数学课,有50.3%的
期刊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同时,难度系数也是非常高的。在数学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学习的基础,影响着学生在高中时期各科学习的发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方面逐渐走向成熟,思维发散的也比较活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能力的最佳时期。高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引导,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文章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深度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给教育者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