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表现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以读为主,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借助工具书自读、猜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理解文章。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0-0034-02
  
  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学生厌学,老师厌教。中学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尤甚。学生从小学就接触文言文,学习的时间并不少,然而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文言文,却还是一片茫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很多,主要还应该从文言文本身、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分析。
  首先,文言著作和文章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理应受到后人的尊重和保护。但事实上,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通用语言,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倡导白话文以来,便渐渐缩小了它的使用范围。如今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言文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交际功能。其次,教师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无从体验文言文之美。第三,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晦涩难懂和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少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意识,他们多是由于考试和教师的要求而非出于对文言文的喜爱去学习,更别提去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了,学习效果当然更无从谈起。
  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能力要求与文言文教学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字句串讲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生动起来,多变起来,真正做到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乐学,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为主,以查为辅
  
  文本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途径,处理好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文言文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教而有法,又要教无定法。
  1.以读促学。读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因此在课堂上,不妨让学生多读,以各种形式各种方法去读。我的方法是文言文四读法。
  第一、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
  第二、借助工具,学生自读。
  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离不开这一步;即使是古文大家,也经常用这一方法,以求证自己对字词句义的理解。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第三、相互合作,学生猜读。
  通过学生复述,教师可以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猜读的原则是: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上挂下联,要言之成理。猜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高潮。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了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这“推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正是阅读一切文章的重要能力。从文章的明示信息中,推断其中的隐含信息,这种“猜读”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第四、独立思考,学生默读。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词句,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主旨,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所以质疑问难与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文中的美文美句,不同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品味。相互交流,便可进入“美文共欣赏”的佳境。
  这四读之后,学生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互相讨论,然后再当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这种方法虽然用时稍多,但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很有益处。以读促学可以放在教读一篇课文的前一阶段进行,学生更容易掌握。
  2.以查促学。教师的检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这种热情会迫于一种无形的自我“压力”,可我们毋庸置疑,这种压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压力,因为这是学生的不服输的精神、自我实现的愿望在起作用。
  
  二、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当然,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学会字词句是基础,学会品味、鉴赏文言文才是更高能力的体现。所以文本教读之后,适当地对文章内容作些美的挖掘,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认识,同时也使教学文言文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1.谈古论今。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人说的“古语”,我们大可今人今看,也让学生自由说说他们学完文章后的感想。
  2.识人论世。文学批评有句术语叫"知人论世",意思就是学习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这是说的在学习作品前。那在文本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化用一下这句话,做一做“识人论世”的工作。
  3.以古论古。历史上的某个典故、某个人物有时不只出现在一篇作品中,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在其它作品中也能觅到他们的踪迹。
  文本教读是基础,是知读,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能力,为阅读课外文言文做好铺垫;拓展延伸是升华,是美读,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为他们认识传统文化精华、陶冶美好情操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旗帜下,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文言文教学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责任编辑 牛宾国】
其他文献
1 鱼病原体传播途径1.1 直接传播池塘放养的鱼中,病鱼或带病原体的鱼与健康鱼或其子代的直接接触,并将其所带的病原体直接传播给对方。
期刊
我校是冀南大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所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13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8人,中级职称教师51人。学校建有教学楼、阶梯教
本文将婚检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从政府与社会适度分权的全新视角对婚检改革进行全面地研究,认为从强制婚检到自愿婚检的转变意味着政府从婚检领域的退出.政府在婚检领域不能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出发,选取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医疗保健等因子,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手段对
生命的脚印,踩下去要深。人生的足迹,走过去要正。学校的成长,教育在左、教学在右,只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只要我们心中有梦、面
接种植物乳杆菌香肠的乳酸菌在成熟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势菌状态,其pH、挥发性盐基氮值均明显低于自然发酵香肠;接种植物乳杆菌香肠中乳酸菌数、细菌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
睡意朦胧中,仿佛听到播音员那恬美的嗓音在机舱内盘旋:还有二十分钟,本次航班将降落在莫斯科机场。机舱内一片骚动,人们从昏昏欲睡的期待中清醒,仿佛都显得很激动。
人人都有好奇心,孩童更是如此。因此许多商家都想方设法大打“新颖牌”,且屡试不爽。同样受出奇制胜的启发,山东一名青年竟然发现了一种崭新的商机——他匪夷所思地培育出一种吃
新修改的《江苏省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于2003年3月1曰起施行。3月3日下午,江苏省人大民宗侨委、省侨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委、省侨联、致公党江苏省委在南京联合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