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与敌人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好友对待“猪小姐”这个绰号的态度泾渭分明,甄曼每每看他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总是乐不可支。
  经过一个寒假的营养补充,甄曼由一个亭亭玉立的如花少女,变成了一枚敦实肥重的“猪小姐”。开学第一天,她如往常一样踩着铃声兴高采烈地来到教室和同学交流寒假心得,刚一落座就将同桌赵鹏鹏从自己的“座位领地”挤了出去。赵鹏鹏“哎呦”一声摔倒在地,引来同学讶异的目光。情急之中的赵鹏鹏出言不逊地埋怨道:“急着投胎吗?挤什么挤?一个寒假过去你怎么吃成了肥猪?不挤我是怕大家看不出你的面积大吗?女孩子怎么可以这样放纵自己的体重啊?猪!小!姐!”
   赵鹏鹏一番辛辣尖锐的点评,引来众人面面相觑。人人都知甄曼已和先前的窈窕淑女判若两人,但没人敢说出真相,毕竟“胖”不关己高高挂起。今天赵鹏鹏吃了枪药受了刺激,居然当着甄曼的面“口出狂言”,真乃吃了龙肝凤胆。大家都在静观,看这位曾经才华与美貌并重的“猪小姐”如何接招。
   甄曼丝毫不顾外人的眼光,优雅地俯身伸出“猪手”,将赵鹏鹏搀扶起来说:“堂堂七尺男儿,如此弱不禁风,让人情何以堪?少撒娇,赶紧起来准备上课吧。”甄曼完全没将赵鹏鹏的“出言不逊”放在心上,她掏出课本拿出水笔,准备迎接新学期第一节课的到来。
   整节语文课,甄曼都与赵鹏鹏相安无事,彼此没有“交头接耳”,更无“拳脚相向”——这些“私密通话”和“武力切磋”,都是他们以前上课时的“必修课”。
   当天下午放学,初二(1)班的潘静过来找甄曼一起回家,见面就说:“嗨,猪小姐,咱们赶紧回去吧,一会儿可能要下雨呢。”
   甄曼横眉一挑:“你叫谁猪小姐呢?咱们可是最好的朋友。”
   潘静立即捂住了嘴巴:“哎呀,这又不是什么新闻了,今天上午,你的同桌赵鹏鹏,不是刚刚给你起的绰号吗?第一节课下课就传遍整个年级了。赵鹏鹏真是才华横溢,这个绰号取得恰如其分,看看你的腰围,都胖了一圈了。”
   甄曼狠狠地瞪了一旁正在收拾书本的赵鹏鹏,只见赵鹏鹏胆战心惊地将课桌上原本一分为二的“三八线”迅速擦除,重新画了一条“边界线”,他自己只留三分之一的空间,好心好意地将更多的“领地”,留给“实际需要的人”。
   甄曼气得将书包往桌上一摔:“好啊,你们这些叛徒,明里暗里都在欺负我嘲笑我讽刺我挖苦我,等我减肥变回原来的纤细模样,看你们还有何话说!”
   甄曼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站在穿衣镜前望着肥头大耳的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区区一个寒假,如何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养成如此“丰腴富态”的境地,这究竟是自己把控不住嘴巴的恶果,还是妈妈的一流厨艺所致?撇开情感因素不谈,客观地说,“猪小姐”这个绰号安在自己身上,的确名副其实。她脱掉身上的衣衫,站在体重秤上,只是微微瞥了一下那个突破历史纪录的数字,就毛骨悚然地匆匆跑到床上蒙头哭泣。
   丢人,实在是丢人。她开始拒绝每天早上老爸的专车接送,毅然改为步行上学放学,即便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她也在所不惜。
   第二天,甄曼走到教室看着赵鹏鹏给自己留的占据课桌三分之二面积的领地,愈发坚定了减肥的决心。“猪小姐”这个绰号,任由别人叫去吧,与其强行禁止,不如用事实说话。
   “猪小姐,你的语文作业做好了吗?昨天老师布置的作文,就差你的没交了。”语文课代表过来咄咄逼人,言辞之间带着挑衅和嘲讽。
   甄曼刚刚掏出作文簿,同桌赵鹏鹏就冲语文课代表路见不平一声吼道:“以后不准你喊甄曼的绰号,我给她取的绰号我收回!”
   语文课代表惊呆了:“哎呀妈呀,绰号不就是被人叫的吗?我也有绰号叫百灵鸟,我都不介意别人这样喊我。再说甄曼都没生气,你跟着起啥哄?”
   赵鹏鹏腾地站起,欲与对方开战,甄曼慌忙拉住赵鹏鹏说:“算了算了,别人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只是代号而已,又不会掉块肉。假如我能以此出名,还要感谢你们呢。”
   面对嘲弄,甄曼云淡风轻,赵鹏鹏却云里雾里,他拿不准甄曼到底是真的毫不在意,还是心在默默滴血。
   没人知道,甄曼在心里早已做了个重大决定。
   甄曼回到家里,将她交给语文课代表的那篇题为《猪小姐历练记》的作文,投给了晚报学生版,文章第三天就刊登出来了。因为报纸上刊有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本来在全年级流传的绰号故事,现在全校、乃至全市的中学生都人尽皆知了。每个班级、每个年级以及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订阅了这份晚报,单凭一篇自嘲的作文,甄曼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人放学后慕名前来一探“猪小姐”真容,甚至还有人用手机偷拍照片乱发朋友圈炫耀的。一时之间,“猪小姐”的大名惊天地泣鬼神。名人是非多,八卦话题丛生,但是甄曼心如止水,每天照例步行上学放学,看书写字,听歌画画,跳舞弹琴,从不为俗世侵扰烦忧。
   一天,甄曼正在教室里翻看课外杂志,潘静气喘吁吁地跑来道:“猪小姐,快……快……快走,赵鹏鹏和……和别人打起来了!”
   甄曼不疾不徐:“别人打架与我何干?”
   潘静几乎跳了起来:“还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戏谑你的身材、乱叫你的绰号?赵鹏鹏看不过,就同对方動起了手脚,再不去制止事情闹大了惊动了班主任和校领导,赵鹏鹏会吃不完兜着走!”
   事情既因自己而起,甄曼岂能坐视不理?于是便跟随潘静往操场跑去。
   赵鹏鹏一对三,正显英雄豪杰本色,只是潘静未免过于夸大其词,赵鹏鹏根本就没有和人大动拳脚,“血溅沙场”更是无稽之谈,充其量只是“舌战群儒”而已。放眼望去,那三位挑事者亦非等闲之辈,口口声声“猪小姐猪小姐”,像念经一般永不停歇。见到“猪小姐”本人时,他们个个瞠目结舌话不成句,因为眼前的“猪小姐”膀大腰圆,怒目圆睁,手里还拿着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木棍,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那三人明白了敌“重”我寡后,忙不迭地连声致歉说:“我们只是开个玩笑,何必当真啊,今后我们再也不喊你猪小姐了。”    见对方也无动武之意,甄曼稍稍松口气说:“你们喜欢叫就叫,只要不带污蔑色彩就行。”
   那三个男生落荒而逃,边逃边说:“放心吧,我们再也不叫了。”
   稍作镇定的赵鹏鹏回过头来对甄曼说:“谢谢你过来救我。”
   甄曼目不斜视:“谁来救你了?我只是不想这起打架事件因我而起,因为一旦学校责怪下来,我也难辞其咎。”
   潘静不合时宜地插嘴说:“甄曼,你别减肥了,你刚才往那一站,就是千军万马,再魁梧的男生,也会惧怕三分。女生身材魁伟也是优势,至少可以保护自己嘛。”
   甄曼抡起木棍追着潘静满操场跑,誓要将这位说话不过大脑、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苗条少女碎尸万段千刀万剐。
   流言止于智者。这起由绰号引起的打架事件,在甄曼的理智处理下销声匿迹。甄曼回过头来细想,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要想彻底消除“猪小姐”这个绰号,从自身做起才是正道。所以她真心不怪任何人,并且加大了每天的运动量,还严格控制饮食。
   学校春季运动会如期举行了,甄曼报名参加了女子1000米长跑。比赛那天人山人海,其实,甄曼知道,并非这项比赛炽手可热,很多人都是来看“猪小姐”是如何被其他健步如飞的选手甩在千里之外的。潘静和赵鹏鹏也在现场呐喊助威,赵鹏鹏似有先知先觉之能,他事先写好了表扬稿,在表扬稿里空了“第几名”三个字,一旦比赛结束,不管甄曼是否取得名次,他都会第一时间将表扬稿送到广播站,真诚表扬“猪小姐”的这种体育精神。
   鸣枪一响,呐喊四起,甄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了冠军。现场等待看笑话的同学霎时之间噤若寒蝉,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直到潘静用尽全身力气拍打赵鹏鹏的肩膀时,赵鹏鹏才从“神话故事”里清醒过来。他飞速地在表扬稿上预留的空白处写上“第一名”三个字,便闪电一般跑向广播站。
   “下面播送表扬稿:初二(2)班甄曼同学,在刚刚结束的女子1000米长跑中喜获第一名佳绩,初二(2)班全体同学在此向甄曼,即大家熟知的猪小姐表示热烈祝贺!”
   还未退出赛场就听到了表扬稿,甄曼近乎怀疑自己是否幻听。她刚一走出赛场,赵鹏鹏就大汗淋漓地递过来一瓶矿泉水:“这下看谁还敢叫你猪小姐!”
   甄曼接过矿泉水,一边擦汗一边露出洁白的牙齿说:“刚才的表扬稿是你写的吧?表扬稿里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甄曼即大家熟知的猪小姐几个字吗?”
   赵鹏鹏抓耳挠腮,幡然顿悟:“哎呀,我的本意是让大家知道甄曼就是猪小姐,我怕只写你的大名,别人不知道是你。”
  是的,“猪小姐”的赫赫威名早已远胜于“甄曼”了,但这都不再重要。关于绰号,甄曼早已置之度外。
   甄曼以百倍的努力获得长跑第一名的事迹,并未改变她在同学心目中肥胖的印象。其实目前,她的身材已经非常苗條,但是所有的同学依然喜欢叫她“猪小姐”,尤其是潘静,每天放学都会隔着整个楼层声嘶力竭地呐喊:“猪小姐,我在楼下等你,一起回家啊!”有这样一个死党每天像播音员一般重复着这段黑历史,别人就是想忘记她的绰号都难。而“猪小姐”三个字,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初二(2)班的一种标志、一个象征。
   潘静从来不管舆论影响,每次她喊“猪小姐”,赵鹏鹏都会对其怒目圆睁,但又不好多说什么,毕竟祸端源自于他。
   两个好友对待“猪小姐”这个绰号的态度泾渭分明,甄曼每每看他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总是乐不可支。她默默地做了三件事:一是将课桌上的“三八线”均等地一分为二,不再“倚强凌弱”多占“领土”,因为她已经恢复到亭亭玉立的样子;二是她试图像往昔一样,用平和的心态与和蔼的语气,同所有同学讲话,因为黑历史已成事实,且大家都带着善意喊她的绰号,她应坦然面对并虚心接受且妥善处之;三是她在减肥期间迷上了写作,并将自己的笔名取为“猪小姐”,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
   甄曼突然特别喜欢撰写文章的“猪小姐”,因为这个作者背后,有一段难以忘记的青春故事。
   鲁安摘自《中学生博览》
其他文献
一次,有个日本学生问我怎么看日本的公共交通,我反问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她说她想当列车员,因为她的爸爸就是列车员,从小看着爸爸的背影长大,受到很大的影响,她觉得列车员都是英雄。   对她的提问,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问题问得太大,不知道哪里才是回答的入口处,于是,干脆说说我遇见的两件事。这些场面直到今天都不能忘记,对学生也许有用。   有一回,我在车站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赶路赶得过急,一下子把高跟鞋
期刊
他感觉自己唱得实在糟糕,根本不在一个调儿上,但中年男人却极为细致地听着,舍不得打断一句。  这个冬天的雪来得特别晚。吉姆斜靠在雾气腾腾的窗上,隐约听到外面嘈杂的声响。他好奇地问:“妈妈,外面一定很多人吧?他们都在玩儿什么呢?”   每年圣诞节前后,吉姆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吉姆是个盲童,从始至终都不曾看到过这个美丽的世界。母亲从狭窄的厨房里探出头来,故作从容地说:“没玩什么,他们都在街上散步呢!”
期刊
看见桂花就想写  就想见一个叫桂花的人  她站在树下叫我  叫我的小名  去了那么多的陌生的地方  只有桂花香还是那么熟悉  望不透的城市  回不去的乡村  還有那棵  老井旁够不着的桂花树
期刊
外婆转头看似随意地抱怨了一句:“我不跟你们要钱,跟你们打电话连句能说的话都没有。”我顿时心里酸涩起来。   1   外婆今天又隆重地邀请我们去做客了,家里所有人都明白,外婆大概又买了新玩意儿要在我们面前显摆。   外婆骨质疏松,腰也不好,一年前她还会站在巷子口等我们,哪怕天气不好,刮点风,下点雨,只要不太大,她都固执地等待,但自从做了手术,这个倔强的老太太也不能不服老了。同样默默改变的还有她对
期刊
一个人如果喜欢自己的居住地,他便会在一草一木之间看见他的幸福。  十八岁离开家乡以前,我所去过的最远的一个城市就是南京,那是一次比较特别的旅行,不是为了游览,不是为了探亲,当时有来自全省的数百名中学生聚集在建邺路上的党校招待所里,参加一个大规模的中学生作文竞赛,那次竞赛我名落孙山。   记得在返回苏州之前我们一大群人停留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忽然发现玄武湖就在眼前,不知是谁第一个跑到了湖边,我们纷
期刊
但成年人的想念,不必开口说得太多,更多的时候,想念是无声的,像河水一样在心里暗暗流动,穿过每一个有你的记忆。  距离今年结束已经不到100天了,如果这个冬天你赶得上,我们就可以一起吃火锅一起喝奶茶一起看烟花了,那么这个冬天一定很美好。但你没有回来,而我也只是想想而已。   有一段时间,我不敢抬头看天,总觉得天上的云都会变幻成你的样子。我跟朋友说,思念真是无处可逃的东西,你在的时候,你就是整个世界
期刊
真正的修养,是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无论是外在容貌,还是内在观念。而这种修养说得再具体些,就是不以人们的不同点作为划分人群的标准。  上大学时,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培训机构给学生上课。6点起床,早早地开始备课,然后乘远郊公交车去市区。   通常在这时候,宿舍里一个家境不太好的姑娘正懒洋洋地翻身,发出几声带着睡意的嗳气声,继续睡。看着姑娘整天睡懒觉,不去打工赚生活费,我莫名地生气。这姑娘家贫,每年都会
期刊
肇事车逃逸,他变成了植物人  母亲以泪洗面,守在医院精心照料  一个月后,医生宣布他永远无法苏醒  母亲租了一台手拖车,接他回到乡下  家里最好的床给他平躺,面向阳光和土地  母亲每天为他翻身,擦洗,按摩  把食物打成浆,用吸管流进他的胃里  母亲从农妇变成训练有素的护士  严冬的霜雪笼罩他的生命  他只是用七年做了一场噩梦——  大海翻滚、草原荒凉、街道延伸  梦中幸好有母亲陪伴身边  阳光灿烂
期刊
不要随意去打扰别人的幸福,说话之时,应该顾虑别人的感受,否则会容易破坏别人简单的幸福。  一位好朋友打电话来,说她的新房已经装修好,准备入住,让我去看看。电话那头,分明是一阵充满喜悦的声音。就算隔着电话,我也能感觉到浓浓的幸福味。   我这位好友,夫妻俩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经过多年打拼,全款买了一间90平方米的房子。见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我无比高兴。   第二天,我便欣然前往。朋友已早早
期刊
她回忆起奶奶曾问她,结婚的时候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她当时俏皮地说:“我结婚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就要您手中的这根拐杖!这就是您给我最好的嫁妆,我也要搀着奶奶出嫁……”   一   她很不幸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她之前妈妈已经接连生了三个女孩,生下她后,妈妈就经常受到亲奶奶和爸爸恶毒的辱骂,无奈之下她被送给隔壁村一直不能生育的远房亲戚。   谁知,她才到养父母家三个月,养母就怀孕了。养父母合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