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环,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对情绪进行调节,对情操进行陶冶,还能磨炼意志,发展个性等心理功能。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和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音乐教育的目的、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挥音乐的心理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育;心理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于学生的感知、审美、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当代教育过于应试,而学校作为培育与输出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注重“授之以渔”。因此,在开展音乐教育时,需要从感知、思维、技能、创编、表现这五大板块着手,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能增强交往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可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像音乐兴趣小组、音乐比赛、合唱团、乐器表演团等,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更好地释放自我,还能让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帮助其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音乐活动能够为师生、生生提供一个信息的载体,培养音乐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交际体验,还能增加情感的感知,利用音乐可以结交兴趣相投的伙伴,还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1]。
  (二)音乐教育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有着较为沉重的课业负担,这使得学生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若长期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和过大的心理负担下,就会造成不良心理,容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若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就会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等心理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自残、自杀等情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音乐成为一种疗养方法,且在我们生活中,“音乐治疗”越来越“火”。因音乐类型不同,其所具有的心理调节作用也不同,积极向上、正能量的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感受音乐的美,放松身心。通过欣赏、学习、感受音乐,可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缓解高强度学习造成的紧张、焦虑感。对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音乐,如乔治文斯顿的音乐、神秘园的音乐、大卫兰兹的音乐等。在祖国医学中,将角、徴、宫、商、羽,这五音称为“天五行”。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古筝具有独特的魅力。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被称为“众乐之王”。通过古筝曲目,能够发挥音乐疗养作用,来帮助人们舒神静性、颐养身心。如古筝曲《紫竹调》,就比较适合养心,而古筝曲《忆江南》,能够对抑郁情绪进行调节等。
  (三)音乐教育可增加学生的适应力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符合,这就使得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社会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生活学习当在,一些学生碰到问题,遇到困难后,往往心理难以承受,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走出心理的困境,不能及时找到方法去解决问题或困境,这样较差的心理素质,较低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利用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在聆听音乐中,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加心理的正能量,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面对问题、困难,能够积极地应对,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将正能量流行音乐导入
  在音乐教材中,通常都是较为经典的中外音乐,而当前学生接触更多的都是流行音乐,这也成了学生的主流音乐。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易感到枯燥和无聊,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对音乐教学的这一情况进行改变,教师需要适当延伸教材内容。比如,《生来倔强》这首歌,其旋律铿锵有力,歌词激荡人心,再加上有着热血的MV画面,全面展示了空军军人威武不屈、冲锋陷阵的形象。很受学生喜爱。教师在对《红色娘子军》这部分内容讲解后,很多学生有了疲惫的感觉,这时教师将《生来倔强》引入课堂,通过歌词、旋律,来振奋学生的精神,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冲击,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歌词当中,“逆境中站起,走过谦卑的路途,肩并肩负重前行,大国尊严不容侵犯,每寸领土不容侵占”等,不仅能够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调节其心理,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责任感,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
  (二)引导学生合作,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人具有社会属性,在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社会参与”,对学生的实践素养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2]。新时代,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而这样的情况,会对与他人沟通、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产生影响,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对此,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互动。比如,在设计《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合唱团,在各声部之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配合,来帮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学会合作,培养沟通能力,并通过音乐,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有助于帮助学生缓解交往的压力,让学生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积累交际经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增强心理教育效果和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音乐教学需要注重課内外的结合,加强对课堂外音乐活动的扩大、延续、补充,使课内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了创设开放、自主的音乐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组建音乐小组、乐器小组等,利用音乐合唱,古筝、二胡、吉他等乐器,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加强教学指导的同时,给予学生较多展示自我的空间,从而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还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发展多种能力。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育需要予以学生更多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对音乐的重要性,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重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氛围内,受到音乐的熏陶,摆脱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婷婷.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明日风尚,2019(19):2-2.
  [2]王惠.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创新研究[J].新课程,2019(5):1-1.
  作者简介:赵晶(1999.6-),女,汉族,河南南阳,硕士(在读),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教育
其他文献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循证护理的发展要求护士具备理解科研、实施科研和实践科研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护理科研课程培养目标、培养策略并对护生科研能力培养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俯卧位手术患者全麻鼻插管后舌部的保护措施.方法 对80例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全麻鼻插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实验组舌部采用生理盐水湿纱布加压填塞,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盐水纱布组舌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俯卧位手术全麻鼻插管患者术中采取舌部保护是减少术后舌部并发症可行的手段。
临床上一次性负压采血试管主要用来采集血液标本,我们通过临床应用发现还可用来接切口引流管的引流,主要适用于一些手术切口较小,不容易引流切口,如掌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渗液等,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接负压吸引器不利于引流,由原来切口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改为接一次性采集血液试管.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可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利于切口引流液的引流。
期刊
在护理本科的健康教育学教学中,应用软系统思维方法,并通过教学设计的改革和思维方法的改良,以及成效反馈,揭示了软系统思维方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教育学的教学质量,更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发展,给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充满着未知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从单一的资本竞争扩展为技术、知识以及关键性的人才竞争。那么在新形势的引导下,地铁公司又该如何提高内部政工人员的素养,建设好政治思想工作,以满足新发展的要求、适应新发展的趋势呢?这成了地铁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介绍新时期下地铁公司政工人员素养现状并积极研究提高政工人员素养的有效
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适应证: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及刨伤性感染等。
期刊
目的 了解护生参与晨会交接班的主动性,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89.3%的护生能做到提前了解第2天的班次和主要职责;93.8%的护生把提前了解自己所护理患者的病情作为学习的常规;95.5%的护生每天提前15min到科室;11.7%的护生自诉不了解交班重点内容;16.2%的护生认为在老师交接班时自己不能重点把握患者的病情;87.4%的护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渐增多,注射各种胰岛素已经被多数人认可.但注射带来的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坚持下来.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无痛注射技巧,现介绍如下。
期刊
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引流管,根据病情需要,一些患者的引流管需要间断夹闭开放.以往我们是直接把引流管打折,用胶布缠绕固定,此方法不仅麻烦,而且胶布容易脱开.经过临床实践,我们巧用一次性三通进行引流管的夹闭与开放,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馈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4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6)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统一由经过培训的心理专科护士进行心理自助教育.分别于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最核心量表(QLO-C30)测评其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经心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