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的一项措施。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规范职代会工作制度,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职代会的渠道更畅通,领域更拓宽,形势更活跃,作用更显著,就成为摆在工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创新;职代会制度
一、深入宣传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对职代会建设的思想认识
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工会工作的各种规定和论述,使广大职工群众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职代会是依靠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是企业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必须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完善和创新职代会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完善工会组织,推动职代会建设的规范化
一是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中,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和设置工会组织,坚持做到工会组织不变、机构不散、队伍不乱、活动不断;要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养使用。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素质型、能力型工会干部”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能力。要严格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推选职工代表,并通过职工代表培训、定期评议职工代表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反应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联系职工群众的能力,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实现职代会的规范化建设,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以车间职代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制度,在班组建立民管会制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职代会的建制覆盖面,努力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职代会工作体系,在制度和机制上确保职代会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三、提高工会组织权威,更好的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
在企业中,工会组织要切实找准工会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工会组织建设要与企业发展规划同步谋划、同步实施,职代会制度建设要与生产、安全、经营等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实,真正做到只要有职工群众,就有工会组织。只要有职工群众需要就有工会帮助,使工会组织的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领域,覆盖到每一位职工。要把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职代会建设的标准。要把职工所思、所想、所盼的内容,如工资分配、劳动保护、医疗保险、生活福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及时向职工公开,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此外,工会组织还应重点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民主评议这项工作。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职代会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充分发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在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职代会制度权威性等方面的作用。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上级党组织要把评议结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工会工作形式,不断拓展职代会工作渠道
(1)创新职代会提案工作。首先要把好征集关。要在职代会召开前两个月布置提案征集工作,由各代表团负责初审把关;其次把好办理关。对于征集的提案要分一般提案和重要提案两类进行处理,逐条予以提案解答,在会前复函提案人。重要提案由企业行政集体研究解决方案,通过提案工作报告向全体代表逐条进行解答;再次把好审议关。职代会的全体职工代表要对行政提案解答和落实情况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审议通过;最后把好落实关。职代会闭会期间,提案工作委员会组织其成员和职工代表对承办处室落实提案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落实情况要向职工代表回复。(2)创新工会监督检查工作。职代会闭会期间,工会要组织职工代表每半年开展对职代会提案、企业经营目标、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要及时向企业行政通报;企业行政对职工代表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予以解答,解答情况想向职代会通报。(3)创新企业厂务公开工作。要把厂务公开工作与完善职代会制度相结合,使厂务公开切实成为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个过程,成为落实职代会职权的有效形式。要把公开的内容和职代会职权相一致,公开的程序和职代会工作相统一,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方面的“重点”、涉及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方面的“热点”、“难点”以及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焦点”问题,一律进行公开。要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形成责任标准、工作目标、立项整改、跟踪监督、失职追究的“五位一体”厂务公开工作运行体系,丰富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 创新;职代会制度
一、深入宣传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对职代会建设的思想认识
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工会工作的各种规定和论述,使广大职工群众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职代会是依靠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是企业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必须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完善和创新职代会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完善工会组织,推动职代会建设的规范化
一是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中,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和设置工会组织,坚持做到工会组织不变、机构不散、队伍不乱、活动不断;要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养使用。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争做素质型、能力型工会干部”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能力。要严格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推选职工代表,并通过职工代表培训、定期评议职工代表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反应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联系职工群众的能力,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实现职代会的规范化建设,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以车间职代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制度,在班组建立民管会制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职代会的建制覆盖面,努力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职代会工作体系,在制度和机制上确保职代会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三、提高工会组织权威,更好的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
在企业中,工会组织要切实找准工会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工会组织建设要与企业发展规划同步谋划、同步实施,职代会制度建设要与生产、安全、经营等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实,真正做到只要有职工群众,就有工会组织。只要有职工群众需要就有工会帮助,使工会组织的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领域,覆盖到每一位职工。要把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职代会建设的标准。要把职工所思、所想、所盼的内容,如工资分配、劳动保护、医疗保险、生活福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及时向职工公开,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此外,工会组织还应重点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民主评议这项工作。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职代会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充分发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在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职代会制度权威性等方面的作用。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上级党组织要把评议结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工会工作形式,不断拓展职代会工作渠道
(1)创新职代会提案工作。首先要把好征集关。要在职代会召开前两个月布置提案征集工作,由各代表团负责初审把关;其次把好办理关。对于征集的提案要分一般提案和重要提案两类进行处理,逐条予以提案解答,在会前复函提案人。重要提案由企业行政集体研究解决方案,通过提案工作报告向全体代表逐条进行解答;再次把好审议关。职代会的全体职工代表要对行政提案解答和落实情况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审议通过;最后把好落实关。职代会闭会期间,提案工作委员会组织其成员和职工代表对承办处室落实提案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落实情况要向职工代表回复。(2)创新工会监督检查工作。职代会闭会期间,工会要组织职工代表每半年开展对职代会提案、企业经营目标、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要及时向企业行政通报;企业行政对职工代表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予以解答,解答情况想向职代会通报。(3)创新企业厂务公开工作。要把厂务公开工作与完善职代会制度相结合,使厂务公开切实成为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个过程,成为落实职代会职权的有效形式。要把公开的内容和职代会职权相一致,公开的程序和职代会工作相统一,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方面的“重点”、涉及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方面的“热点”、“难点”以及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焦点”问题,一律进行公开。要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形成责任标准、工作目标、立项整改、跟踪监督、失职追究的“五位一体”厂务公开工作运行体系,丰富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