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对师德的影响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说衡量一个国家人们的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无疑是核心和关键,师德是核心中的核心,家庭教育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基础,传统文化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81-01
  如果说衡量一个国家人们的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无疑是核心和关键,师德是核心中的核心,家庭教育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基础,传统文化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的教育粗略的可以分为:1.原始教育;2.专职教师教育;3.大众传媒教育。
  教育是一个集合体不是以上哪种教育采取一样就能够取得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亦原始教育,其作用和影响在师德的形成和发展中不可替代。首先家庭的建立事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而构成,中国古代所谓的: 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 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 有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千百年来, 国人极注重家庭、家族与子女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 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 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 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尊德性而道学问, 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 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 在教学中培养道德, 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儒家的教学思想一直贯穿其中。儒家教学思想的精髓不外乎仁、智、礼、义、信。家庭教育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基础,传统文化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发展。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道德目标一旦确定, 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 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师德的养成也是如此;家庭教育无疑给教师或非教师大众很早就铺就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基础从小就将这一教育贯穿到生命成长过程当中去,尤其是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很大的裨益。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的传播,家庭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血缘关系在建立情感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的家族和家庭群组的认同感和家长培育之恩的孝敬情感从孩童时期开始培养和建立最为合适和自然。这是维系家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这既符合天时。也符合地理,人和。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从教中讲师德,体现在教师的讲课、与学生谈心、作业辅导等专业行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而教师专业行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也无不体现着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在工作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或者是生活中老师去掉头顶光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做到关怀学生,帮助和鼓励学生渡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是一种博爱,在平常当中要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受教育者最起码的权利,因为我们对待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可能在学习当中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纵观中国差生难免会遭到有些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可是按智力划分来讲有些人会在某一方面的智力发展在不同年龄有差异,这个时候能够一视同仁的看待学生,并将其按照兴趣或专长的方向指引学生终会成才。真正接受了学生的贫富,漂亮与否,学习好坏都应一律平等对待,当学生在教育中看到了公平公正,那这个社会才会有正真意义上的公正,为什么,因为有公正才会有希望。师德是什么,这就是师德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教师的教更进一步体现在“智”上,术业有专攻,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扎实的学术知识是无法应对学子渴求的目光,相比较那些师德的高论笔者学疏才浅不敢妄加多言,最真实的认识就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对这个职业上不上心,在生活中物欲的横流诱惑的确很多,很多的时候是扪心自问,究其原因是心静不下,心静不下来也就很难将所学知识发挥出来,更不敢讲师德。“礼”,简单地讲礼属于道德的范畴,是社会公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确定着人们交往的准则,指导着人们的行动。这在我们教学当中比如如何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个尺度如何来把握,具体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其中感受唯有自知,相比较封建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在当下也备受关注,如果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不好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由于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知识量较以往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和关系上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不少孩子有着双重人格,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这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真确看待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时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我们应当在发展中有所保留不能一味的求快求新,教育不能全盘西方化,当前有人提出去中国化,家庭教育的功能在进一步减弱这都是要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我们需要回过头认真的审视一下当下,重新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我们对教师和师德这两者的认识,积极汲取合理成份和提高我们的素养水平。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瑾瑜,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王金生.师德的底线[J].基拙教育研究.
  [3]陈孺俊,等. 师德建设新趋势: 从强化道德规范到培养道德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9,(1 1 ).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
  [5]丁匡一.高教教师师德的培养.
其他文献
【正】 企业要获得成长,除了要决策正确与着重人才培养之外,组织内部的运做机制也不容忽视。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引用外资报告对外发表的八项指标,可供经营者运做组织时参考: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曾说:"我认为追求商业目标与追求社会与环保需求并不矛盾.我相信一个好的公司与一个伟大的公司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公司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
摘 要:针对房屋建筑学教学和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和顺序;引导学生合理选题,以达到教学目的;重视平时绘图能力的训练,尝试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学;改革课程设计的实践方式,以理论设计和实际参观相结合。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模式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绘图能力;启发式教育  一、引言  《房屋建筑学》是我校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楚剧作为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代表之一,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楚剧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好的传承了楚文化的历史使命。在楚剧发展的过程中,楚剧的身势以其独
<正> 成功品牌的塑造,理性决策是不容忽视的。正确的理性决策,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清除前进阻碍。品牌决策中多一份理性设计,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顾客为导向以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全球的趋势。MOOC的兴起为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特别在成人教育中彰显了独到的优势,但同时,MOOC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也逐步显现。本文对MOOC两种主要的课程模式C-MOOC与X-MOOC进行分析,提出了MOOC的协同教学模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C-MOOC;X-MOOC;成人教育;协同  中
针对船舶操纵模拟器视景系统中的望远镜的实现的两个重要问题,提出了利用Z缓存完成窗口裁剪具体的实现方法,并对视景系统中的LOD物体的显示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给出具体的算法。上述两种方法应用到船舶操纵模拟器视景系统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摘要: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该理论的基础是“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以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为重点。它主张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互动,在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共创教学。交往教学论所孕育的教学的交往性,对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交往教学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