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美国学生守则

来源 :初中生学习·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中小学没有统一的学生守则。不要说全国、全州,全学区都没有统一的学生守则。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守则都是各班负责老师自己定的,所以,基本都是“课堂规则”(Classroom Rules)。因基本都是各个教师“自产自销”,所以内容五花八门。守则或规定,英文是 rule, 意思是规则,也有统治的意思。美国老师贴在墙上的教室规则,有的配图就是一把尺。尺的英文是ruler,当然,它也有统治者的意思。统治者靠什么统治呢,是“尺”,是规则。规则,要求比较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下面,来看看美国小学学生守则的条款例子。
  要说“请”和“谢谢你”(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要有礼貌、尊敬人(Be respectful)。
  要能帮助人(Be helpful)。
  要听从指示(Follow directions)。
  准时到达(Arrive on time)。
  出入教室要安静(Enter/Leave the classroom quietly)。
  认真听(Listen carefully)。
  说话先举手(Raise your hands to speak)。
  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合作(Cooperate with teachers and other students)。
  保持教室整洁(Keep the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学习与玩耍要注意安全(Work and play in a save manner)。
  还有的规则,可能与中国式教育大相径庭,如“要冒风险,犯错误” (Take risks and make mistakes)。它指的是,在学习中要勇于探索,不怕犯错。这让人想起一个英文小幽默。大意是:一年级老师问学生:“鸵鸟有几条腿?”有学生回答“四条腿”,有学生回答“三条腿”。在学生猜测之后,老师说,应该是两条腿。回答“三条腿”的孩子有奖品,因为最接近答案。我们会心一笑之余,不难相信,跟这位老师上课,学生一定会大大焕发积极性。犯错也是学得知识的一种途径。
  经过小学的学生规则的调教,到了中学,就不需要课堂规则了。当然,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在中学里,学生的教室是不固定的。学生是选课的,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去。但到具体的课程,还是可能有课程老师制定具体的规则,比如摄影课、烹调课等,都会有些“学生须知”。美国中学大多数课程非常重视课堂讨论,于是,“讨论指南”(Discussion Guide)便成了一种学生守則。具体内容如下:
  跟说话人要有眼光接触(Make eye contact with the speaker)。也就是说,要看着说话者。
  等别人把话说完(Wait until others finish speaking)。
  听到停顿后才开始说话(Listen for the pause then speak)。这两条都是要求不打断别人说话。
  要能“神入”到别人的想法中(Be empathic towards other’s ideas)。也就是说,要尽量不带偏见。
  恭敬地表达自己赞同或不赞同(Respectfully agree and/or disagree)。
  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Support your claims with evidence)。
  美国中学生的“讨论指南”,到了大学,到了职场,到了社会,都是基本原则,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
  美国公立学校是划区就近入学的。在黑人和墨西哥人集中的地方,学校会特别制定有关学校纪律的规则,如不可无故缺课,不可欺负同学等。私立学校的课堂纪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欺负同学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所以,私立学校也会制定这方面的规则,叫作“不可恃强凌弱规则”(No Bullying Rules),学生都得牢记,如:
  我们不恃强欺负其他同学(We will not bully others)。
  当我们得知有人被欺负,就要告诉家里或学校的成人(When we know of someone being bullied, we will tell an adult at home and at school)。
  此外,美国多数公立学校是没有校服的。所以,许多学校制定了着装规则(Dress Code),这种规则很具体,很严格。去年,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16岁的女生休斯,因上衣未能遮住锁骨,违背了学校的着装规定,不能上课,校长叫家长领她回家。休斯的母亲很气愤:“这真是荒谬可笑!”不过,在美国,规定就是规定,在没有修改或取消之前,你就得遵守。因为那是“尺”,如同中国老话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之“尺”,规定一定尺度的限制,其实也就是保障群体的最大权益。
  编辑/王剑慧
其他文献
寒冬腊月,雪花飘飘,又到玩儿雪的时候了。你喜欢玩儿雪吗?当下了一整天的鹅毛大雪终于停下的时候,院子里、屋顶上、马路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和伙伴们一起,拿着玩儿沙的铲子、小桶和小车走出家门,去痛痛快快地玩儿一场雪吧!  刚开始玩儿的时候,会觉得好冷好冷,本来热乎乎的小手会冻得像胡萝卜一样,通红通红的,就像刚从冰窖里拿出来的一样。但是等回到家休息一会儿之后,就会发现手变得很热很热,比戴着手套还要暖和呢
期刊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做事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s hěn)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
期刊
美军口粮——吃3个月就长胖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那美国大兵吃的是啥呢?现在的美军吃的不错,可要是美国独立战争那会儿,那些为美国独立而战的士兵们只能啃又干又硬的黑面团,很多人死于营养不良。  二战时期,美国研制了C、K、D、E等4个型号的军粮,分别配发给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军粮中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午餐肉。你可以把它烤着吃,可以夹在面包里吃,也可以把猪油涂上去吃。于是,无论是在瓜岛的热
期刊
“剪刀石头布”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汉代,现在这种游戏已经流传到全世界。  一招制胜:石头还是剪刀  科学家研究发现,玩“剪刀石头布”时人们最常出的第一招是“石头”!社会神经科学家利伯曼在著作中指出,新手会比较多地出“石头”,因为与剪刀和布相比,石头更加能够显示力量。  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调查加拿大多伦多“世界剪刀石头布学会”会员后则发现,男性猜拳时最常出的也是石头,接着是布,然后才是剪
期刊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  B. 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HZ~2×104HZ  C.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在20℃时约344m/s,在水中传播较慢  D. 声波是靠媒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 为探究
期刊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 冬天,湖水结冰  2. 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树的倒影  B. 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 夜
期刊
“拜客”“播客”“换客”,这些新鲜名词在校园中广为流传,作为新生力量的“创客”,也正异军突起,占领校园风云人物榜。  资深“创客”林效宇是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的学生。高高的个子、俊朗的外表、镜片后深邃的目光,无不透出他的机灵。  热情、开朗的林效宇从小酷爱无线电和科技创新,自小学起至今,已获得国内外各级奖励近50项。2012年,林效宇发明的“防臭防蚊虫排水沟盖”在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国际教学新仪器
期刊
【起源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的故乡是中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而现代足球的起源地是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的一场战争,战
期刊
出游归来的人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35岁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男爵刚与法国好友艾梅·邦普朗一起结束了长达5年之久的南美之旅,一路上他们用各种测量仪器记录下了那里的空气压力、空气质量、空气湿度和大气电,并用称具和皮尺对动物和植物进行了实际称重和丈量,二人可谓是满载而归,一共带回了40箱标本,其中包括几千种尚不知名的植物标本。为了这次长途考察,他们准备了整整6年时间,而这次旅行带回来的标本的整理工作则长达
期刊
一、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 图1所示的汽车仪表中,用来测量汽车运行速度的速度表是( ).    2. 寒冷冬天,冷风飕飕;炎热夏天,大汗淋漓.能正确描述四季天气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热量 B. 内能 C. 温度 D. 功  3. 能够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永不停息运动中的事实是( ).  A. 将一杯芝麻与一杯黄豆混合后体积只有一杯半  B. 先后向一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