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散发性大肠癌中存在意义的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aprimidinic/apurinic endonuclease/redox factor-1,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筛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50例散发性大肠癌和143名健康人外周血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的基因突变或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散发性大肠癌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中共检出2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453G→T和1247A→G.453T和1247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3%和5.7%;对照人群中上述两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05%和4.55%,其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散发性大肠癌和健康人群中两位点的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PEX基因氧化还原功能区的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无关.该区多态性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种族差异。

其他文献
为了解小面积的皮肤碘酊消毒对甲状腺吸131I率是否有影响,我们对126例Graves病患者进行了实验与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吸入性损伤所致大鼠肺组织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吸入性损伤组(Ⅰ组)、单纯EGF组(E组)和吸入性损伤+EGF组(IE组),后3组分为24、48、72、120、168 h五个亚组(n=10).Ⅰ组和IE组的大鼠先造成烟雾吸入性损伤.E组和IE组(伤后立即)用特殊针头经气管喷入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