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变“问题学生”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转变问题学生,一要及时深入了解;二要与学生建立互信,耐心教育;三要及时鼓励,提出希望。
  【关键词】如何;转变;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学生在校里校外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正常规范的心理正常不规范的心理情绪和品德行为,这些情绪和品行包括经常性的迟到旷课,怕学厌学,缺少自信,性格孤僻内向,时常在家长老师面前撒谎,以及长期上网,酗酒闹事。存在问题的学生不同程度地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然
  而,问题学生的存在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学校教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来帮助这种问题学生转变不良情绪和品德行为,以便他们能正常健康学习和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1及时深入了解,找出问题根源
  我认为高中学生出现所谓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存在一些不良问题,只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些问题表现得更突出罢了,这是由于上了高中后学生交往面扩大,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就会互相怂恿壮胆造成的。不管怎样,问题出现了就需要及时深入了解,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有效的解决问题。
  深入了解,着重要在“深”字上下功夫,它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时,不仅仅了解问题出现的单方面的直接的原因,更要了解问题出现的多方面间接的原因,即是要将出现问题的“点”和“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弄清情况。所谓的“点”,指的是就学生出现的某一问题而言,就事论事;所谓的“面”,指的是具体问题出现的背景,它包括有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受同学影响的因素,教师的因素等等,例如,一个有厌学情绪学生,绝不仅仅是学生本人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更不是其天生就怕读书,这其中很有可能是家长的施压,教师的冷眼等原因所致,一个学生出现夜不归宿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其一时的行为,这往往与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管教不了造成的等等。及时了解就是要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将具体问题的“点”和“面”结合起来分析,做到对症下药,以便妥善处理问题。不能等到问题扩大后再去处理,那将于事无补,因为有些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的。
  2相信学生,耐心教育
  高中生一般来说是懂道理的,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对于一般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问题,老师必须要有耐心,不防先心平气和地让学生把问题全面说说,再全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务必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动不动就先臭骂一番后,让其或写检查或请家长,或交政教处处理,或罚款了事,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有效地教育好学生,反而会给学生增加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信学生就是要与学生建立互信互耐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说到做到,从不食言,以身作则,重言教更重身教;一方面,学生出现问题,犯了错误,经过耐心教育后,要明确表示对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就会树立自信,勇于并乐于改正。
  3抓住亮点,及时鼓励,提出希望
  凡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亮点,但是,问题学生在老师面前其优点往往不易被发现,然而,事实上很多问题学生确有他们各自的长处,纵观教育史,很多发明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他们在读书其间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若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有的还是大问题,但是他们都能成才,究其原因,“人可教也”。当然,今天的问题学生不能和过去的伟人相比,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抓住学生亮点,是因为“凡人需励”,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和认可,更何况是问题学生呢?如果我们善于抓住学生亮点,抓住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给以应有的鼓励的话,那效果一定会不错,在此基础上再对他们提出一些希望,我想,他们是会不断进步的,身为人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如何面对高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就在不断探讨的教育问题,上述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还望同仁们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人们普遍认为,错别字是一个共同的概念,所谓的“改正错别字”“纠正错别字”就是这样的认识。其实不然,错字就是错字,别字就是别字,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错字是人们书写时因忘记笔画而写错的,别字则是人们书写时因忘记本字而用同音字或者谐音字代替所造成的。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  常见的错字有以下几种现象:  1多笔现象  例如:“类”字,人们往往习惯地在下部的“大”字上加一点,写成“”字。又如:“武”字
期刊
三年级孩子写作文,往往是老师、学生、家长都头疼的事。他们只是概括性地交待了事情的经过,没有重点内容,更别提细节描写。老师每天反复强调着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而到他们的笔下,只剩下“×××说”之类的,枯燥得不能再简的支架了。  3月21日的大风足有七八级,令所有人畏惧。而就是这场大风,让我找到了新的契机。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决定中午提前上课。我回到教室时,孩子们正陆陆续续地往
期刊
【摘要】现代课堂教学需要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激发现代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求学欲望的的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感受课堂的另番风趣。  【关键词】课堂改革;教学氛围;激发兴趣  在农村小学,老师没有足够的教具来丰富的学生的视野,也没有多媒体来展示自己传授给学生的抽象事物,哪我们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堂感兴趣呢?在我们现代的教学观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
期刊
【摘要】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关键词】培养兴趣;激发创造;体验快乐  1美术教学中幼儿
期刊
【摘要】教育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小学学校教育尚未考虑到教育全球化的维度。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缺失,这将成为我国教育走向世界和培养合格的国际人才的一大障碍,本文就这些作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农村;小学教育;国际人才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要靠学校培养。
期刊
【摘要】通过对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描述,阐述了现象背后一定有本质,后果的身后一定有前因,存在就是合理。  【关键词】存在;合理  一位智者看到,粗壮的松树上的松果又轻又小,而纤弱的南瓜藤上结出的果实又大又重。他对这种反常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看来上帝也有出错的时候,然后是摇头叹息。一阵风刮过,一枚松子砸在他的脑袋上,哎哟,好疼!他摸了摸砸疼的脑袋,如果当初上帝把南瓜安排长在松树上,那么现在他就…,从而他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后续动力;培养与加强  新课程实施以来,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然而,部分教师和学生就出现了新课程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有的教师说这一学期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笔者
期刊
学生自主质疑解题是一种探索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新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是对学生进行自主质疑解题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最近发展区,营造学生认知心理上的悬念,让学生在形成新旧认知矛盾冲突中激起知识的浪花,形成寻根问底的认知心理趋向,并大胆
期刊
【摘要】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学生识字量大,而学生又回生快这一特点,我大胆的做了一些尝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识字,如猜字谜、摘果子、开火车、换偏旁,编儿歌等多种识字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同时对识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的也比较牢固。除此之外,我还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让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如从电视、大街上的广告牌、家用电器、日常用品、衣服品牌等都是他们识字的舞台。通过多年的实践
期刊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