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政坛反腐败力度的增强,老虎、苍蝇逐渐显现,“自曝家丑”也成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新常态。与其相反,某些企业或个人仍坚守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信条,尤其对自己生产或推销的商品更是如此,表面上是“爱面子”,不想人前丢人,影响自己的形象,实际上则是怕降低了销售额,影响了经济效益。这样看来,“自曝家丑”是一种把企业和个人眼前得失置之度外的勇气,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进取精神,更是经营者自我完善的第一步。
关键词:自曝家丑;经济哲学;商品;文明诚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在今年3月9日央视的一档“文化之旅”节目中,北师大的于丹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到台湾莺歌旅行时,进了一家瓷器店,并且看中了一套茶具,旁边的一个售货员过来给她介绍产品,说他们是艺术学院的大学生,这套茶具就是他们设计的,还获得了台湾全省的金奖,但又接着说,这套茶具中的茶杯要是摆着看,外型确实很具有观赏性,要拿来盛热水喝的时候,这个杯子把会烫死人的。于是,于丹老师很佩服这个学生在营销活动中的诚实,为支持他创业,她从店里买了一把柴烧壶。
无独有偶。“美津浓”干脆在运动衣口袋里放上一张说明书,上面写着:“这件运动衣在日本是用最优秀的染料,但我们仍觉得遗憾,茶色的染色没有达到完全不褪色的程度,还是会稍微褪色的。”谦逊诚实的提示让人感到很温馨,这个品牌在服装店里到处可见,“美津浓”像丰田车一样普遍。
如今各类媒体广告铺天盖地,大肆渲染商品功用效能。正如小品《梦幻家园》中的情节,把几根葱夸成参天大树,把小水洼吹成人工湖。市场经济下的市场自发性与传媒商业性使消费者对各类商家心存芥蒂,更甚者使销售者与生产者矛盾日益激化。
事实上,真正有竞争力的商品就是有瑕龇也是无需遮掩的。众所周知,咬一口留印的是金不是铁,用专用清洁剂的是真皮大衣而不是棉布衫。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相比于欺骗消费者,还是注明更好。商家将产品缺陷公开,自曝家丑,看似对自己的商品信心不足以弱示人,实则益义颇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各种“公开”层出不穷,经济领域的商品信息公开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美菱”牌抽油烟机的质量在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被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第二天,美菱就迅速澄清有关事实,称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型号为CXW190-518,是合肥美菱小家電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与之澄清相关股权关系后,美菱电器也宣布将解除商标许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解除与小家电公司签署的《商标使用权许可协议》,要求小家电公司封存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库存产品,已售出的全部返厂重修,对已销售的问题产品进行退换货或免费维修等等。美菱电器主动查明自身问题,毫不护短,揭丑给大家看,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而它的股价也继续一路上扬,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自曝家丑”是一中勇气,无论事前、事后,它非但不是示弱,而且是一首妙棋。
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终止竞争者的蜚语。此举在问题出现前当做条件摆开,起作用相当于那句“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这将无形中有效避开商品缺陷带来的退货、质问等问题,甚至使厂家和商家在市场中的信任度与威望得到保护。如果其他有竞争关系的商家再以此“丑”攻击它,消费者就会有了心理准备,也不会显得大为吃惊,反而会验证了商品经营者说的话,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此经营者的信任程度,人们可能就会不介意这些缺点。
当然,一个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就必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我家门前恰巧有条商业街,是我出门的必经之地,不经意间发现每天都有店铺打出“吉房出租”、“开业大吉”的广告,你刚唱罢我登场,若不是天天经过,一年后,再来这条街就完全不认识了,这就是大多数商家在第一轮的“欺骗”过后,消费者丧失了对他们的信任,最终自亡其路。台湾大学生虽不怎么谙熟经营之道,但在调皮的语言里就透露着老实巴交,这就是于丹老师为什么买他的柴烧壶的最主要原因吧!“美津浓”把自己产品的缺陷告之消费者,实际上是迎合了当前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被尊重。这一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最终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从而使自己的市场真正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买卖才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自曝家丑彰显了经营者的文化。一个企业需要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台湾的大学生在介绍商品过程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传递给了于丹老师足够的购买他的产品的理由,弥补了产品的许多不足,早已达成了经营者的竞争优势。“美津浓”运动衣口袋里的说明书俨然也成了美津浓的形象和文化,甚至可成为一种品牌特色,它是无形的资产,它能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时时刻刻提醒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质量,充满了无穷地魅力和活力。
如果你是经营者,不妨说一说你的商品的缺点,丑话说在前面,透露着诚信与文明,可能会成就经营者的一段佳话,个中经营之道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郑启明.赢道:世界500强企业危机处理中化险为夷之道[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2.
关键词:自曝家丑;经济哲学;商品;文明诚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在今年3月9日央视的一档“文化之旅”节目中,北师大的于丹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到台湾莺歌旅行时,进了一家瓷器店,并且看中了一套茶具,旁边的一个售货员过来给她介绍产品,说他们是艺术学院的大学生,这套茶具就是他们设计的,还获得了台湾全省的金奖,但又接着说,这套茶具中的茶杯要是摆着看,外型确实很具有观赏性,要拿来盛热水喝的时候,这个杯子把会烫死人的。于是,于丹老师很佩服这个学生在营销活动中的诚实,为支持他创业,她从店里买了一把柴烧壶。
无独有偶。“美津浓”干脆在运动衣口袋里放上一张说明书,上面写着:“这件运动衣在日本是用最优秀的染料,但我们仍觉得遗憾,茶色的染色没有达到完全不褪色的程度,还是会稍微褪色的。”谦逊诚实的提示让人感到很温馨,这个品牌在服装店里到处可见,“美津浓”像丰田车一样普遍。
如今各类媒体广告铺天盖地,大肆渲染商品功用效能。正如小品《梦幻家园》中的情节,把几根葱夸成参天大树,把小水洼吹成人工湖。市场经济下的市场自发性与传媒商业性使消费者对各类商家心存芥蒂,更甚者使销售者与生产者矛盾日益激化。
事实上,真正有竞争力的商品就是有瑕龇也是无需遮掩的。众所周知,咬一口留印的是金不是铁,用专用清洁剂的是真皮大衣而不是棉布衫。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相比于欺骗消费者,还是注明更好。商家将产品缺陷公开,自曝家丑,看似对自己的商品信心不足以弱示人,实则益义颇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各种“公开”层出不穷,经济领域的商品信息公开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美菱”牌抽油烟机的质量在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被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第二天,美菱就迅速澄清有关事实,称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型号为CXW190-518,是合肥美菱小家電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与之澄清相关股权关系后,美菱电器也宣布将解除商标许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解除与小家电公司签署的《商标使用权许可协议》,要求小家电公司封存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库存产品,已售出的全部返厂重修,对已销售的问题产品进行退换货或免费维修等等。美菱电器主动查明自身问题,毫不护短,揭丑给大家看,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而它的股价也继续一路上扬,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自曝家丑”是一中勇气,无论事前、事后,它非但不是示弱,而且是一首妙棋。
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终止竞争者的蜚语。此举在问题出现前当做条件摆开,起作用相当于那句“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这将无形中有效避开商品缺陷带来的退货、质问等问题,甚至使厂家和商家在市场中的信任度与威望得到保护。如果其他有竞争关系的商家再以此“丑”攻击它,消费者就会有了心理准备,也不会显得大为吃惊,反而会验证了商品经营者说的话,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此经营者的信任程度,人们可能就会不介意这些缺点。
当然,一个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就必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我家门前恰巧有条商业街,是我出门的必经之地,不经意间发现每天都有店铺打出“吉房出租”、“开业大吉”的广告,你刚唱罢我登场,若不是天天经过,一年后,再来这条街就完全不认识了,这就是大多数商家在第一轮的“欺骗”过后,消费者丧失了对他们的信任,最终自亡其路。台湾大学生虽不怎么谙熟经营之道,但在调皮的语言里就透露着老实巴交,这就是于丹老师为什么买他的柴烧壶的最主要原因吧!“美津浓”把自己产品的缺陷告之消费者,实际上是迎合了当前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被尊重。这一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最终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从而使自己的市场真正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买卖才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自曝家丑彰显了经营者的文化。一个企业需要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台湾的大学生在介绍商品过程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传递给了于丹老师足够的购买他的产品的理由,弥补了产品的许多不足,早已达成了经营者的竞争优势。“美津浓”运动衣口袋里的说明书俨然也成了美津浓的形象和文化,甚至可成为一种品牌特色,它是无形的资产,它能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时时刻刻提醒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质量,充满了无穷地魅力和活力。
如果你是经营者,不妨说一说你的商品的缺点,丑话说在前面,透露着诚信与文明,可能会成就经营者的一段佳话,个中经营之道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郑启明.赢道:世界500强企业危机处理中化险为夷之道[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