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天津农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海上定点采样调查、等级聚类(CLUSTER)、多维排序标度(MDS)、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种方法,研究了2009年春季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1种,其中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12种,.甲壳动物4种,棘皮动物3种,脊索动物、纽形动物、蜢虫门、半索动物各1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黑龙江河蓝蛤。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1.2个/m2,平均生物量为83.06g/m2。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依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主要对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做出了阐述,主要包括情感感化,心理疏导;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
全氟烷酸类化合物(PFAA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该类化合物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长链PFAAs的生殖毒性效应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含全氟十
试验通过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结构的差异研究,基本明确了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关系,以及随种植密度增加,产量构成要素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