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末端的风情

来源 :当代体育·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家试图给查克·内维特打电话:没接;给他发了短信:也没有回音;退役篮球运动员协会也没有这个2.26米的大个中锋的其他联系方式(不过他们倒是有关于加勒比海慈善游的信息,只需花费3625美元,就能跟马克·阿圭利、里克·巴里和安东尼·沃克一起环游加勒比海。还有一张商业导览图,列出了目前所有前NBA球员进行的投资,包括了劳伦斯·方德伯克的财务计划公司、戴夫·宾和凯文·约翰逊的市长办公室、还有马克·伊顿在犹他所拥有的正式餐厅。如果你举办下一次家庭或者公司活动时,想去拥有特里·卡明斯和瑟尔·贝利为歌手的传奇乐队,那么请拨打这个电话:(312) 913-9400。);内维特的母校北卡州大更是不可能记得这个四年大学场均贡献3分的球员;他的前经纪人基斯·格拉斯也没有继续关注他这个前客户;他的五个前东家之一——在1985年拿到总冠军时所在的湖人队也没有联系方式;于是我开始猜内维特的工作邮箱,列出了好几个可能的组合,没有系统退信,但也没有回信;我在Facebook上的留言也没回……


  1
  对于一个只能靠身高混的前NBA球员来说,我以上的这一切似乎是在做无用功,不过我仍然很想近距离了解他。内维特在江湖中的传说已经终结了很久,其中最亮的一个是登在1989年的《体育画报》上——那是内维特在NBA的第八年,由史蒂夫·伍尔夫所写的。最近内维特又出现在了《体育画报》2011年一篇边角料——一个关于2.13米以上的长人专题的一部分——文章说他“一直很友善”,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内维特主义”。
  当我跟小牛主帅里克·卡莱尔谈话时,他说我这行为更适合用另一个词来形容:荒诞。我曾经请求卡莱尔谈谈他80年代中期,在凯尔特人板凳末尾的故事。于是在12月一场对阵快艇队的比赛前,卡莱尔把我叫到了洛杉矶一家In-N-Out汉堡店。他开始说:“我不知道你该怎么推销这个,也不知道谁对这感兴趣。但我愿意跟你聊几分钟。”然后他谈到了前队友格雷格·凯特,一个顽强的,肘子非常灵活的第12人。卡莱尔称他很“强壮,掩护、防守和协防都很出色”。我想听到的就这些。从来没人为凯特说过好话,但卡莱尔分析了他的表现,将其称为“宝贵资产”。“格雷格可以在篮下完成任务。”卡莱尔说,之后继续吃他的双层汉堡。我想听到这类关于内维特的评价。
  格拉斯说:“人们贬低了查克,他的技术和对比赛的感觉都很好。也许这话听起来好像我还是他的经纪人,但我真的觉得查克可以打比赛的。”这话从You tube上现存的一个以内维特的高光片段就能看出来:1985年5月22日,西部决赛第五场。当时内维特在过去三个赛季被裁了三次。那年三月他和湖人签约,以顶替受伤的贾马尔·威尔克斯的空缺。在季后赛前,内维特一共为湖人上了11场,总共上场59分钟,盖帽15次,得了12分。这是他第二次加入湖人——湖人之前一年的9月曾经签下了他,然后在11月,赛季开始前裁掉了他。
  但格拉斯和当时的总经理杰里·韦斯特达成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协议,让内维特留在了湖人。格拉斯说:“我们达成了协议,让内维特帮湖人卖票,同时还可以和球队一起训练,在训练中和‘天勾’在篮下单打。而且如果湖人阵中有谁出了什么事,那么球队就会签他。”内维特开始了卖票——有时在本地的购物中心——和训练的生活。在罗德尼·丹泽菲尔的要求下,他还去试演了喜剧《Back to school》的一个角色。内维特在剧中被安排进了服装店里。看起来挺合理的——在1983年被火箭队裁掉后,内维特还真的在休斯敦地区一个叫King Size Company的大商场里干过这活。但内维特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这个角色。
  那场比赛在CBS由布伦特·马斯伯格和胡比·布朗解说。由于阿利克斯·英格利什几天前弄伤了右手大拇指,结果当时穿着彩虹格子球衣的掘金被虐的体无完肤:最终比分153比109。内维特上场时,湖人队已经领先30分。论坛球馆开始了喧嚣,板凳上的最后一人——也是联盟个最高的——脱下了他的金色短袖热身装跑到了场上。内维特的胡子看起来像是刚梳理过,白袜子在腿上提的很高,而短裤使得他的大腿露出了一大部分。马斯伯格提到了观众的支持以及内维特的身高。“2.26米……”他就像个在狂欢节卖猎奇表演门票的人一样喊道。布朗则更深入分析——内维特一直以来都特别瘦。布朗说:“他们让他专心增重。他增了25磅。看起来不像,但他确实增了25磅。”
  与此同时,内维特看起来特别敏感,而且一度失了神。他朝着场上的一端笔直前进,直到队友米奇·库普切克纠正了他,让他走向另一端。随后在对方的法特·利弗两次罚球时,内维特消失在了后场。布朗立即接着分析道:“他训练特别刻苦,就像帕特·莱利说的:‘他是我们的第12人。如果你想留下一个第12人,那么为什么不开发某个人呢?所以为什么不用一个态度良好的年轻人呢?’”
  几秒后,内维特下到球场右路。背对篮筐的内维特侧向篮筐一边,投出了人类可以想象到的最远、最无精打采的“天勾”。球从手指尖划出一道弧线,然后打了铁。但他抢下了篮板,做了个假动作,接着几乎脚不离地地完成了一记单手扣篮。整个动作看起来十分灵敏--简直就是本能和天赋的展现。格拉斯说:“我们一直开玩笑说,查克比卡里姆好,而且上场顺位应该在后者前面。”
  布朗在这一刻的评价只有“Ohhhhh yessss”,颤抖的声音夹杂着喜悦,就像一个2.26米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扣个篮真有那么惊奇一样。之后不久,内维特在底线命中了一个教科书式的转身跳投,然后特意慢跑回去。马斯伯格和布朗已经没别的可说了。内维特短短一瞬已经砍下了4分,非常酷的4分。
  2
  就在我找寻内维特去向之时,我收到了另一个前第12人给我的邮件。至于是谁,我不能说。我只能说他和内维特一样是从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早期打球的--NBA在那个时候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魔术师”、“大鸟”和“飞人”在那个时候开始让篮球往好的方向改变;孩子在那个时候才开始认真去找寻一张泽维尔·麦克丹尼尔遛着狗穿过烟雾缭绕的深渊的海报。


  这也是板凳末端开始兴旺发达的一个时代。不是因为前面那些竞技或是商业的标杆,而是因为常规轮换中的希望之星和水平不足的球员都可以保住饭碗多年了。同为凯特、埃德·纽利(10年职业生涯场均贡献2.7分)和斯图亚特·格雷(7年职业生涯场均贡献2.3分)经纪人的格拉斯说:“他们都让联盟为之自豪。真的!这比他们是不是史上最好的球员更有意义。而且他们还不是!但伙计啊,他们可真的是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查克·内维特和他的大个子同行们一起成为了黄金年代“第12人”的代表。当然了,比起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的技术水平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他们被裁,被签,被解约,被认领,不断流浪,不断跳槽,不断找工作,一直很努力。格拉斯说:“现在的‘第12人’不像那会一样一直呆在联盟了。他们会去欧洲,他们上场时间更多,他们给经纪人赚到了更多的钱。”
  圣诞节凌晨4点,这个匿名的“第12人”给我写道:“我很抱歉这么晚才回复。实际上我在问我自己该怎么回。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想法,可我又想把这段过去带进坟墓。愿你度过一个平静的假期。”
  我怀疑内维特是不是也在做着同样的思想斗争。这让我又开始怀疑,他一言不发是不是也是因为这种经历很痛苦。我在夏洛特观察者报上读过一篇差不多是内维特最后一场NBA比赛之后五年发表的文章,讲的就是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故事。他在生涯结束以后浮现出了一种失望、麻木、觉得自己很没用的感觉。我突然希望我不会让他回想起那段暗无天日的往事了。
  前爵士总经理弗兰克·雷登说:“连耶稣都因为‘12’而栽了跟头。”1977年,联盟老板开始将NBA球员名单缩减为11人。联盟声誉已经因为财政危机而下滑了,还要给一个每场上不了4分钟的人付6万美元?当然不行。于是老板要求劳资协议准许他们裁员。球员工会表示反对,他们向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提出指控,希望对方阻止老板这一行为。1977年9月20号,球员工会总法律顾问拉里·弗莱舍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我们认为联盟每队都应该有12人。老板这么做就又减少了22个岗位,因此我们以不当劳动行为为由提出了指控。”11月4号,著名仲裁官皮特·塞茨做出裁决,老板获胜。
  不过球队想的话还是可以有第12人的。到了1982年,内维特进入NBA之时,联盟23队中15支球队有第12人。76人总经理帕特·威廉姆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提出了他对“板凳中的板凳”的要求:“你要的是一个能好好坐板凳的。你不会在那儿放一个没耐心的麻烦制造机。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人都没啥用,但你要的是一个知道自己角色的。”
  威廉姆斯的“乖乖仔理论”和帕特·莱利“第12人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的声明--最好是个让人开心的高个角色--中间其实没多少余地,惟有适应一途。某些球员,比如说前印第安那大学的明星史蒂夫·阿尔福德,对这理论就不以为然。在被小牛在第二轮选中后,阿尔福德一直在坐板凳,他对此很不满,要求增加上场时间,结果他很快就离开了联盟。作为一名后卫,他在第12人这个位置也没做出什么贡献。他个子太矮了,因此没法在挡拆中做出有效掩护,而且也没法限制对方的大个子——还是在一个依赖大个子到近乎死板的联盟。
  3
  斯科特·赫斯廷斯是另一位典型的“第12人”,这名职业生涯场均贡献2.8分的球员说:“我的期望就是在NBA打出一番大名堂。”1982年,赫斯廷斯以阿肯色大学校史第二得分王的身份被尼克斯在第二轮选中。他有着后迪斯科式的浓密头发,以及看起来不是打了激素就是昏昏欲睡的眼神。赫斯廷斯在生涯第二个赛季被尼克斯队和部分现金一起被送去老鹰队,随后赫斯廷斯调整了自己的期望——他大部分情况下都在做掩护。他说:“我意识到,如果我还有得打,那么就是去打人。”
  到了1989年,赫斯廷斯和活塞队签约时,他已经结实了不少。而且在老鹰队教练的建议下,他还去参加了武术课程。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硬汉的形象。赫斯廷斯说:“我觉得是我为自己赢得了在球队的一席。”他非常适合底特律那支“坏孩子军团”。
  赫斯廷斯回忆道:“训练营第三天,比尔·兰比尔把我和大卫·格林伍德一起叫去吃晚饭。他就跟教父一样坐在桌子一边,告诉我们活塞队是怎么保护他们的后卫的。他就像是:‘如果他们敢来找我们的一个后卫,那么我们就把他们的一个后卫打回替补席。’就是那种‘他们掏出一把刀,我们掏出一把枪。他们把我们的人打进病房,我们把他们的人打进太平间。’”
  不过,为生存而打人终究还是会遭报应的。赫斯廷斯说:“我记得有一次在芝加哥体育馆,乔丹在半场盯上了乔·杜马斯。于是我做好准备,完美地将乔丹打倒在了地上。”杜马斯利用这个空当轻松跳投命中。“到了下一次,乔丹开始对乔进行全场紧逼。我想,好啊,再来一次。我要连续两次利用后掩护打爆迈克尔了!而就在他再一次冲向我之前,他突然转身,一记上勾拳准确命中了我的下体。”
  赫斯廷斯倒在了地上。乔丹向他微微一笑。“然后眨了眨眼。”赫斯廷斯停顿了下,还在回想着当时的痛苦:“我上一回合打爆了他,但是我竟然想不到他第二次会有所准备。不管怎样,我得到了两次罚球机会,而且都罚进了。我们继续比赛。”
  1983年,来自杨百翰大学,身高2.11米的中锋格雷格·凯特加入了拥有罗伯特·帕里什、拉里·伯德和凯文·麦克海尔这组豪华前场的巅峰凯尔特人。当时联盟只有23支球队,某些球队只有11名球员,因此在NBA打职业篮球的球员最少可能只有253人。“在80年代早期,甚至连进入一家球队名单都难得多。”凯特说。现在联盟有30队,某些球队有15名球员之多,因此NBA现在比那会多了差不多200名现役球员。保罗·莫克斯基在1979-1991的12年生涯中曾效力过5家球队,包括在火箭和勇士打第12人。他说:“如果你在80年代是第11或第12人,那么考虑到这个数量,你现在可以当球队里的前7轮换。但如果你现在是第12人?那么你到那会可能都找不到下家。”






  4
  凯特最终走出了第12人的泥潭。在凯尔特人队的4年,他场均可以
  上差不多8分钟。但因为他能做的就是抢篮板、犯规、在篮下和查尔斯·巴克利互殴,而且很少得分--他说:“我是个‘黄油手’--我从来没有放松到可以接住球。”--凯特对记者、粉丝和“魔术师”约翰逊的诋毁已经见怪不怪了。
  1985年NBA总决赛第1场,凯尔特人队以148比114大胜。赛后约翰逊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如果你看到格雷格·凯特左手勾手进了,那么别放心上。”
  两年后的总决赛第三场对阵湖人队,凯尔特人队取得了一场急需的胜利。赛后迈阿密先驱报的鲍勃·鲁宾写了篇815字,题为“笑话在22分钟后变成英雄”的专栏。文章大肆贬低了凯特,把他说成了可能是在一场篮球赛中有过重大影响的球员当中,基本功最差的一个。但在经过大量的铺垫之后,鲁宾却把话锋一转,称赞了凯特:“他没有变身成迈克尔·乔丹。他利用5次犯规机会推搡、攻击、敲打着别人。他死死地紧盯着‘天勾’。但如果不是他上场那22分钟,凯尔特人可能就赢不了。如果他们没赢,那么他们就没戏了。观众认识到了他的贡献,向他致敬。格雷格·凯特——救世主。场面疯狂、有趣、不可思议,但很精彩。”


  鲁宾写的这些凯特都知道了--一个黄金年代的“第12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凯特说:“看我打球?这画面可不美。我每晚都能贡献6次犯规,而且得全部用完,你明白吗?”
  就像内维特、赫斯廷斯和莫克斯基一样,凯特生涯很持久。他11年换了7家球队。1990年,凯特加入了建队第二年的魔术。那年他全部82场都是首发(但场均还是不到5分钟)。上场时间更多了,但他的责任没怎么变。而且因为还是得分不能,所以他照样得背负“第12人”这个污名。
  不过凯特的标签也给他带来过喜悦。他笑着回忆道:“我在奥兰多曾经和罗尼·塞克利打过一架。于是我们下一次造访迈阿密时,他们那个吉祥物挂了一幅我的画像,然后被一堆人围在楼厅上,挥着一个穿着我球衣的假人。”
  凯特仍然记得2万人的嘘声带来的荣光。一个完美第12人的悖论:任何给你的噪声都是愉悦的。
  “观众啊。”凯特说,“观众为我而疯狂了。”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篮球联赛,从成立至今NBA的球衣样式可以说是很少发生变化。比如在NBA成立的早期,联盟便规定所有球员都必须身着紧身球衣,且球裤的长度都不能超过膝盖。这是因为当时短裤是时尚的主流,那些短到大腿根的裤子穿起来让人觉得十分舒服,而且穿短裤不会妨碍到球员们做动作。同时,贴身的球衣也更能突显出球员们健硕的身材。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了40年之久,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Hip-Hop文
现在CBA的季后赛激战正酣,有意外,有惋惜。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新意和期待。迎来回归的易建联,广东依旧实力强劲,而卫冕冠军北京队,却略显疲态。但是通常给我们留下印象的都还是拼搏的过程,像刚刚结束的常规赛就有很多给人留下印象极深的东西,其中有好有坏。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篮球联赛,CBA还有很多不足,不论是裁判的执法能力和规范程度,还是运动品牌赞助,以及对于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方法等等,都还显得很稚嫩。不过,值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随机分为4组:溶剂组(DMSO)、对照组(10 mmol·L-1西罗莫司)和低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参与效率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教育问题.因为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借助课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