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研究与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角色造型在定格动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给动画以灵魂和思想、引发观众共鸣、升华角色价值等,随后文章提出了促进角色造型在定格动画中有效设计的具体措施,包括突出艺术特性、通过动静之美提高冲击力、展现出角色的艺术风格等方面内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定格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特性
  引言:定格动画属于一种发展时间较长的动画创作方式,在创作动画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和相关的技术没有太高的要求,具有可以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多种尝试、创作周期短的特点。而动画片中的角色正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动画角色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质量,而角色造型对于角色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动画角色造型的质量会对整个动画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定格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重要性
  (一)给动画以灵魂和思想
  角色的造型设计对于创作定格动画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实现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才能将角色造型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定格动画赋有灵魂和思想。动画中的角色就相当于电影中的演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定格动画中的角色筛选和电影又有一定的区别,演员在真实的电影中可以通过对自身神态、气质和五官的合理把握来突出电影的效果,但是角色在动画中都是固定的模具,角色的语言、思想和形象都需要以剧本为基础进行人为控制,同时还要通过合理搭配动画角色和场景氛围来表达出艺术的创作效果。
  (二)引发观众共鸣
  定格动画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合理地塑造动画角色。设计定格动画的相关人员之所以能够对动画角色进行有效的把握,加深群众的情感共鸣,就是因为完美融合了拍摄手法和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动画中都使用到了生活中一些较为常见的物品和材质,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地组合与改造,从而将作者的感情充分抒发出来,为整部动画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在设计定格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时要求动画和角色要保持一致性,从设计前期的美术风格确定到中间的材料选择,再到最后的特效制作,设计者需要以剧本为核心,以情节为联系线索,实现多种动画元素的有效融合,从而为定格动画的角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升华角色价值
  定格动画的是否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主要在角色塑造的质量,有时角色塑造甚至比动画中的故事情节更为重要,角色塑造的价值不仅可以将整个动画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来,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甚至转化为玩具和商标。比如米老师、唐老鸭和哆啦A梦等角色,就已经超出了动画自身的寿命,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商标形象,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由于影片故事情节的不同,导致有的动画角色转化成产品的难度较大。而在定格动画中只有塑造好角色形象才能促进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超级无敌狗》就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动画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导演成功塑造出了华莱士和阿高这两种角色形象,角色风趣幽默的形式让人们印象深刻,从而导致有许多人是因为角色的原因开始购买相关的影碟。由导演蒂姆·波顿所制作的《圣诞夜惊魂》也是因为男主角的突出,才能在群众中引发强烈的反响,从而衍生出许多相关产品,增加了经济价值。
  二、如何有效设计定格动画的角色造型
  (一)突出艺术特性
  定格动画中角色的艺术特性其实就是指角色所具有的表现魅力和艺术魅力,具体体现出来就是造型的强大表现力和艺术想象力。在设计动画角色造型时要注意了解动画艺术特性和角色艺术特性之间的关系[1]。动画的艺术特性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创造性,主要是利用夸张、虚幻的表现力来展现动画的魅力,而定格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也符合这一形式。在塑造角色时,设计者要让角色的艺术特性和整个动画的艺术特性保持一致性。保证动画中的人物主题和角色始终围绕着剧本中心来进行,不能脱离剧本的要求。设计者还要以剧本为基础,促进角色造型和动画风格的完美融合。让角色造型和动画中的材料使用、技术手段、叙事特点、美术风格都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
  (二)通过动静之美提高冲击力
  角色造型在定格动画中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动态造型,一种是静态造型,但无论是哪一种造型都是定格动画中的重要艺术要素,也是角色表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静态造型都是静止的,处于静止的状态,因此主要体现的是角色独特的审美角度,也是从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而诞生的[2]。而在其他摄影、绘画等艺术创造中,这种定格美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定格影像能够將角色的某个特性充分展示出来,比如思想意识、地域文化、民俗风情、表情、年龄等内容。动态造型是利用各种矛盾在动画情节中的冲突来进行表现的,矛盾冲突也是动态造型存在的基础,失去冲突就无法实现角色造型的完整性。因此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将动画中的艺术表现要求充分展示出来,挖掘出动画的艺术内涵。
  (三)展现出角色的艺术风格
  正常情况下,艺术风格就直接决定了角色造型的外在印象和表现。由于社会年龄和社会层次的不确定性,因此动画角色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从多层次、多样化的角度入手,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观看要求。动画角色中主要的造型风格有艺术类风格、漫画类风格和写实类风格。在写实类风格中要求设计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来设计动画的造型角色,避免虚幻和浮夸的问题,写实类的风格虽然比较平淡,但是十分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漫画类风格则与写实类的风格有所不同比较倾向于利用虚幻、夸张的表现方式来塑造动画的角色形象。艺术类则和前两者风格都不同,更加倾向于将传统化和民族化的内容添加到动画角色造型之中。此外,设计者在塑造动画角色造型时还可以多参考一些国际中的流行元素,借鉴国际的一些艺术风格,创新角色形式,同时还要遵守内涵和形式的一致性原则。
  结语:综上所述,塑造一个动画角色是一项较为繁琐的过程,要想将动画角色的艺术化、形象化、个性化全部成功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对动画角色进行有效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想象和实践的统一,在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发展实践,从而满足观众真正的审美需求。在设计角色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出民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加深角色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田梓林.定格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研究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刘丹.定格动画角色造型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2):94-95.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术设计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哥特风格诞生与十二世纪,是对罗马风格的传承,以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直立的线形,体量向上升腾的趋势,尖锐的造型设计,表述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哥特风格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其通过变革创新,极大的表现出一种夸张、诡异、神秘、奇幻、怪诞的另类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哥特服饰与新哥特服饰的比较与区别及其联系,还包括了新哥特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美”的抽象化的解读,从
期刊
摘 要:对传统家具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传统家具的发展历程是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由低矮家具向高大家具进行演变。经历几千年的演变历程,到明代时我国家具的发展已达到繁盛时期,明代家具用材讲究、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之一。硬木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可谓是家具结构中的精髓部分,不用一枚铁钉,用榫卯使各部件进行衔接,安装完毕后略施鱼鳔就可以使家具的寿命长达百年之久,工艺精巧的榫卯结构构成了传统
期刊
摘 要:总结了畜牧防疫失败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宣传、保证疫苗质量、增加防疫经费、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防疫;失败原因;对策  在畜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畜牧防疫工作还是难题。安龙县实行“畜牧产地检疫”后,虽实行常年防疫,但目前广大农户接受畜牧防疫的力度还不够,已接种疫苗的畜禽仍有少数零星发生疫病,导致畜牧防疫密度不理想、防疫效果不好;加之新安镇属于县城所在乡
期刊
摘 要:《文心雕龙》全书50篇,大致为四个部分,即总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文学评论。《神思》篇为创作论之首,具有“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地位。本文尝试阐释“神思”的意义,并分析《神思》篇在艺术创作思维上的理论价值与贡献。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创作  《文心雕龙》全书50篇,计37000余字,周振甫先生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即总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文学评论。在创作论中,刘勰把《神思》篇列为
期刊
摘 要:罗伯特·欧文(1771- 1858)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它始终聚焦于政治正义、社会和谐与普遍幸福的政治伦理路向,确立了现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公正、福利和自由发展的道德旨趣,表达出对被资本割裂的社会进行道德的、政治的批判与反思,同时欧文还是一位有影响的现代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验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的空想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关于学前教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中占重要地位。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风俗画就是以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魏晋而兴于宋。特别是北宋后期以及南宋,风俗画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其中,吉祥题材的风俗画是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这和当时繁荣的经济和成熟的文化分不开。在以往专家学者的著述中,大都是针对年画或者人物画进行分析研究的,本文就宋代吉祥题材风俗画的
期刊
摘 要:直诉制度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由受害人及其亲属在其冤情得不到申诉时,直接或者间接地诉于皇帝,并由皇帝亲自或者监督有关机关受理,对正常的诉讼制度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的起诉和上诉制度。清代的直诉制度主要包括登闻鼓制度、迎车架、上书陈言、自封投柜、庋置、封章密奏制、密折、叩阍等。其中既有继承前朝旧制也有创新之举。即叩阍制度为清朝所独有。本文主要从叩阍和京控概念的界定;叩阍制度设立的背景思想;叩阍制度的目
期刊
纵观古今中外,犯罪种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因此古代东西方的犯罪种类也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对古代东西方刑事立法进行比较考察要想使得所得出的结论更接近正确性,所考察的对象必须是在古代东西方中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律。公元前445年,李悝变法制定《法经》,《法经》是中华法系的肇始,后来法律皆以法经为基础,同时期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其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本文
期刊
摘 要:当代中国在妇女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妇女的人身人格权,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妇女人权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对当前广大妇女的上述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权;妇女权利;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妇女人权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需要
期刊
摘 要:印度与中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从恒河流域孕育而出的古印度文化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看似毫无瓜葛,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因不同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因素,所呈现出的发展样态亦有不同。从法律层面上看,古印度法与中国传统法律亦有些许同异。古印度法是以婆罗门教法为核心,其最具代表性的《摩奴法论》,与此相对应,遥远的东方古国正值秦汉时期。因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古印度与秦汉时期的刑事立
期刊